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蒸发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物理(教育科学出版社) 章节 第五章第三节 学时 1 年级 八年级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知道蒸发现象。 2、知道蒸发的定义及特点。 3、知道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4、懂得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现象 三、学习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掌握了两种相反的物态变化方式---熔化和凝固,同时也具备了初步的探究实验能力,他们对物理现象具有直觉的兴趣;对物理活动具有操作的兴趣;对物理知识具有因果关系的认识兴趣;对物理知识具有概括性的认识兴趣。他们喜欢活跃的课堂形式,热忠于讨论、归纳、分析、争辩等思维活动,兴趣广泛,求知欲强,探究和讨论的风气较浓厚。但他们易于用生活观念代替物理概念,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表现为凝固性、片面性和干扰性障碍。为了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学中多让学生接触真实、具体的物理情境,提高从真实、具体的物理情境中获得信息的辩识能力,让学生暴露出错误观念并加以纠正。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11430099060重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1430099060难点:蒸发过程要吸热有致冷作用及现象解释 本节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活动化的观念,本节内容处在物理知识的启蒙阶段,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激发学习兴趣出发,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探究实验,通过观察、讨论、发表见解,既体验成功,也增强了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还可弥补班额较大时对弱势学生关注的不足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多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物理课堂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外,还应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生活情境—活动,采用“问究析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问”——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真实的生活、生产情境或进行实验演示等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发现和提出个性问题的过程。 (二)"究”——合理猜想,自主探究 “探究与发现”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自身的学习知识和经验为背景,通过自身的自主探究活动获取学科知识,发展学科能力的过程。根据物理学科特点,物理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两种探究类型:概念课的探究与规律课的探究。 概念课的探究主要集中在: ①探究发生的物理现象; ②探究现象产生的物理原因; ③探究现象的物理名称。 规律课的探究一般是通过物理实验,观察物理现象,测定必要的数据,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进而总结得出物理规律。一般规律课的探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探究数据;②探究图象。 (三)“析"——解析疑难,提炼方法 “解析疑难,提炼方法”是指组织学生交流和展示问题,自主解决基本问题,明确疑难问题,确认需要讲解的有效问题。 1.辨析概念:不仅要分析概念的内涵,更要对物理概念的外延以及变式进行解析,特别是相似概念的辨析。 2.解析规律:对物理规律的分析,则要根据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及形成的条件,重点解析物理规律的使用条件及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3.凝析思想方法: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对物理学科思想方法的提炼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物理学科思想方法的凝析,可以从浅层的知识教学走向内核的实质教学。 (四)“用” 应用拓展,实践创新 “应用拓展,实践创新”是指将所学知识在生活加以应用,同时将所学知识进行拓展’以获得更多的知识。 重点放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上,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动手实验、体验等一系列活动来获得新知,同时应用媒体画面展现生活实例来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从而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样既增长知识,又培养能力,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重点突破:先展现一块湿布,说明湿布变干的过程就是蒸发过程,从而提出如何让湿布更快的变干呢?你有哪些方法?学生小组先讨论再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电风扇、热水袋、酒精灯、扇子、)进行实验,最后学生归纳出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最后又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来解释晾衣服(不同情境对比)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再让学生从生活中举出一些实例,它们是通过改变什么因素来加快或减慢蒸发呢,最后学生通过实验和生活中大量蒸发现象去得出结论。 难点突破:首先老师用酒精棉涂在学生的手背上让学生亲身感受,接着从大家都有体会的夏天使用风扇来说,提出问题煽风时空气中的温度变了吗?为什么人会感觉到凉爽呢?引起大家的思考,请一位学生配合老师一起进行实验,让学生先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接着用电风扇同时对着温度计的玻璃泡和学生的脸部同时吹风,让学生再一次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有无变化,人有什么感觉?从而学生总结得出结论,用多媒体呈现,学生解释夏天,烈日当空,人从泳池上岸后为什么会感觉更冷呢?从而也实现了学以致用的的目的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情境引入 0’00’’----04’08’’ 汽化、液化概念 用酒精灯给试管内装有酒精上方套有气球的试管加热 观察实验现象 让全班看清楚,展台把实验现象更清楚的呈现, 汽化的两种方式 04’08’’---05’50’’ 汽化分蒸发和沸腾 展示一杯水和一壶正在沸腾的水 观察并说出它们表现出来的特征有什么不同 电子白板软件以图片形式展现实物情境 蒸发的定义 05’50’’----06’51’’ 对蒸发的理解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蒸发实例 举出生活中的蒸发现象 06’51’’---7’45’’ 蒸发能再任何温度下进行 拿出新鲜石榴和冰箱冷藏后变干的石榴 观察并得出结论 电子白板软件以图片形式展现生活情境 7’45’’---8’29’’ 印证蒸发能在任何温度 引导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 从生活中举例 8’29’’----10’47’’ 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及蒸发定义 把变干的石榴切开 观察并得出结论 让全班看清楚,展台把实验现象更清楚的呈现, 10’47’’---11’31’’ 能从微观角度理解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视频播放 理解 帮助学生更好理解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1’31’’----17’41’’ 能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用相机把实验过程照下来并上传到白板软件上 先讨论,再利用实验器材实验 把手机上发的照片接受到,并利用剪切功能把实事图片呈现出来 17’41’’---21’46’’ 学生说出方法并归纳这些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方法 分别说出不同方法,并在电子白板软件上进行归类 利用书写功能写出方法并拖拽出归纳的方法, 21’46’’---22’20’’ 能解释生活中晒衣服的情境 引导学生去解释通过改变什么因素来加快蒸发 通过现象解释 电子白板软件以图片形式展现生活情境 22’20’’---25’12’’ 能举出生活中通过改变什么因素来加快或减慢蒸发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结论 引导学生举例,并补充解释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并试着解释 得出结论 用拖拽和拉遮屏的方法把对应图片展现出来, 利用拖拽和发音功能把结论读出来 25’12’’---26’46’’ 种类也会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 播放视频,同时进行解释 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 利用插入媒体功能播放 蒸发是吸热,有致冷作用 26’46’’---28’16’’ 让学生亲身体验酒精在蒸发且是需要吸热 用医用酒精把酒精棉浸湿然后涂在学生手背上 体会感受 拖拽出器材,便于学生理解 28’16’’---31’02’’ 通过科学探究得出蒸发需要吸热 告诉实验器材,引导学生如何做实验 分组实验,并得出结论 呈现实验器材,学生更容易理解如何做实验 31’02’’----34’41’’ 利用蒸发是吸热,有致冷作用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通过图片来描述生活情境 学生分析、解释 电子白板软件以图片形式展现生活情境 减小蒸发节约用水 34’11’’---39’31’’ 如何减小蒸发,节约用水 北方干旱;坎儿井; 交流,讨论,解释和提出减小蒸发方法 电子白板软件以图片形式展现生活情境 课堂小结 39’31’’---41’14’’ 回顾整节课所学习内容 引导梳理 回顾,回答 利用拖拽把对应的知识点拉出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