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的内容。电阻是电学中的基础物理量,是后面学习中的基石。 本课的重难点: 实验探究——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 2、理解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目的: 1、理解什么是电阻 2、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几个因素;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新方法设计: 1、通过把导体类比为水管,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什么是电阻,以及对电阻影响因素更好的进行猜想;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还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以及转换法,特别是转换法很多同学都非常的陌生,在这里我们不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一问一答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水到渠成设计出实验; 让学生分为三个大组进行不同的实验,最后在归纳汇总,节省时间的同时学生也更具备了团队精神。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既然不同的导体导电性是不同的,那么导体的电阻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点拨:我们可以用类比法来分析,将导体类比为水管,粗细相同的水管,管子越长,阻力大……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生1:可能和导体的长度有关,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生2:可能还和导体的粗细有关,导体越粗电阻越小。 生3:和导体的材料有关 类比法在前面的电流的学习中已有所应用,电阻同样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量,将导体类比为水管,电流类比为水管中的水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阻的影响因素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提出猜想,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该如何设计这个实验呢? 有多个因素可能影响电阻大小该怎么办? 电阻的大小我们又如何得知?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生1:既然可能有多个因素会影响电阻的大小,我们应该用到控制变量法 生2:电阻的大小我们没有办法直接测量,可以串联一个灯泡和电流表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是初中阶段重要的探究方法 通过点到即止的提问、提示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实验的大体思路 请同学们写下大致的实验过程,并分组分项目进行实验(分为三大组,对应三个项目: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在中考中也时有出现,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得出结论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巡视指导 让各大组学生代表汇报,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注意实验结论的严谨性) 大组1:相同长度、横截面积的不同导体,它们的电阻不同; 大组2:当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大; 大组3:当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大的导体电阻小。 实验不仅要会做,还要会说、会写实验结论 控制变量法的实验特别要注意实验结论的书写,很多同学总是忘记实验的前提。让学生多说,加以充分的解释,学生才能知其所以然。 老师归纳小结,板书 学生记录笔记 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