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质的比热容一、内容分析《物质的比热容》,是本章的重点,同时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它是反映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和生产技术上的许多问题都跟物质比热容有关,比热容这一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针对这一特点,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以“同样都是在太阳光照射下,为什么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一样呢?”引入课题,意在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动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实这样的情景很多,例如,夏天游泳池边上的瓷砖被太阳晒得很热,而游泳池里的水却温度适宜;夜里游泳池边上的瓷砖凉了,而游泳池里的水却比较暖和。二、教学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的单位,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2.会查比热容表,了解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3.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三、教学重点: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2.利用比热容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现象。四、教学难点:1.制定实验探究方案;2.比热容与热量、温度、质量三者间的变化关系五、教具准备教师用:多媒体及课件学生用:铁架台(2个)、500ml的烧杯2个、同规格的加热器2个、搅拌器2个、秒表、量筒、温度计2只、水,煤油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炎热夏天在海边玩耍时发现沙滩上比较热,海水比较凉,同样都是在太阳光照射下,为什么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一样呢?(创设物理情景,制造问题悬念,在自然导入新课的同时,拉近了物理和生活的距离,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实验探究】提出问题:1、从小到大,有谁帮助妈妈烧过水?(可适当进行爱劳动、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2、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请用你的生活经验来支持你的观点。(这种设置问题的方法,比教材中直接提问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是什么关系,更具开放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板书)1)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2)与水温升高多少有关,水温升高越多吸收热量越多。(让学生知道质量、温度、热量似乎存在一定关系)3、是不是所有物质的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它们吸收的热量就相等呢?(或者说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还跟其他因素有关?)(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和情境设置,引导学生猜想物质吸热可能与物质种类有关,使探究目标更为显性化。)二、猜想与假设:学生猜想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确定研究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既然物质吸收热量可能与质量、温度变化、物质种类有关,那么该实验用什么探究方法。)2、怎样确定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学生经讨论认为: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间接反映物质吸热多少。(教师强调:必须保证热源相同且较稳定。体现转换思想)3、学生交流讨论、展示设计方案,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让各小组讨论,然后教师特别强调“相同条件”是哪些。再次巩固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方案一: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表一)物质的种类水(煤油)升高的温度(℃)加热的时间(min)方案二: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给它们加热相同时间,比较温度升高的多少。(表二)物质的种类水(煤油)加热的时间(min)升高的温度(℃)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学生设计或交流时忽略的问题,如:(选水和煤油的目的是物质比热容相差大,效果明显。)(怎样获得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四、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将学生分组,明确分工,其目的是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1、选取自己方案中所需的实验器材2、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并随时记录好数据。提示:烧杯的容积规格不要太大(150ml),水和煤油的质量不要取得太多(80g左右)。五、分析与论证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煤油比水需要的时间__短___(长/短),升高相同温度时煤油比水吸收的热量__少__(多/少),这说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_不同___(相同/不同)。(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结论。进一步引导分析,如果用其他物质来做实验,结论是相同的。如果做让物质放热的实验,质量及温度变化相同时,放出的热量也不相同。由此引入比热容的概念。)六、交流与合作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你现在能说出它的道理!2、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3、汽车发动机应用循环流动水进行冷却,你能说出它的工作原理吗?(通过这些例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说明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生活·物理·社会1、海陆风的成因2、为什么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差小?(这样设计安排,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还可以使学生养成关心社会问题、关注科学技术的新思想的良好习惯。)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