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教材分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教材分析

资源简介

2020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概述
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
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岩石与矿物一直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材料和工具。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均来自岩石和矿物资源。从建筑到道路,从汽车到手机,从电脑到药品,工秳师们在创造一切东西时都会用到岩石不矿物。人们还在岩石的内部建造隧道,在它上面建造桥梁和高大的建筑物。它们是人类早期工具的重要来源,人类第一个文明时期被称为石器时代。岩石和矿物丌仅是地质学家和工秳师的研究对象,也是小学阶段研究物质科学和地球科学的重要内容。千姿百态的岩石和矿物在他们眼中很神秘。由于小学生缺乏生产经验,尚未理解岩石和矿物是重要资源。
本套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积极渗透科学思想,将成分与结构、性质与功能以及物质变化,隐含在本主题学习中。本单元教材以认识岩石和矿物为明线,十分重规帮助学生获取相关直接经验,力图借助探索性观察、合理描述、科学调查、采集、体验游戏、科学阅读促使他们建立起对岩石矿物的基本认识,初步树立节约矿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地球上岩石的基本状况;
初步认识大自然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
科学探究
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幵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科学态度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不书本。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对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的落实
14.4地球表面覆盖着岩石。
?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标本,认识常见岩石的表面特征。
?知道矿产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15.1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
?说出人类利用矿产资源进行工业生产的例子,树立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的意识。
单元活动框架
本单元次级主题逻辑关系
第一课与第二课聚焦于观察与描述常见岩石和矿物的性质,第三课指向矿物资源在生产生活中广泛的应用。
第一课《常见的岩石》详细指导学生科学观察、细致描述四种常见岩石,知道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能初步根据岩石的外部特征辨认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砂岩四种常见岩石。
第二课《认识矿物》首先认识岩石是由矿物组成,再指导学生学习观察与描述矿物外部特征的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矿物和它们的性质,让学生初步具有辨识矿物、描述矿物性质的能力。
第三课《矿物与我们的生活》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矿物是重要自然资源的认识,重点展示了人们利用矿物制作日用品的事例,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矿物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矿物是现代工业的“粮食”和“血液”,激发他们保护矿物资源的意识。
单元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2.能够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岩石与矿物的特征。
3.能够描述常见岩石及典型矿物的表面特征。
4.能举例说出人类利用矿产资源进行工农业生产的例子,知道矿物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树立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的意识。
第16课《常见的岩石》
遵循学生的认知顺序,本课由浅入深展开四层内容:
第一层——交流和认识岩石的分布,先自由分享后上升经验、形成解释;第二层——观察常见岩石标本,提升科学观察和词语描述能力;
第三层——探索性游戏:辨石,科学表达与交流,促进信息整合。
第四层——科学实践:制作岩石标本,应用课堂所学,拓展学习时空,培育岩石爱好者。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阅读,能举例说明地表到处都有岩石。
2.乐于运用多种方法,细致观察四种常见岩石标本,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岩石在断面颜色、颗粒特征、吸水性等方面的特征。
3.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仿照示例描述岩石主要特征,并根据描述辨别岩石。
4.学会采集制作岩石标本。
第17课《认识矿物》
遵循学生的认知顺序,本课由浅入深展开两个层次:
第一层,认识矿物组成,了解岩石和矿物的共同特征
第二层,用多种方法观察、描述矿物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知道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能举例说明矿物不同于岩石的特征;
2.能对矿物的粉末颜色、晶体形状、光泽、透明度、硬度进行细致观察与描述,并能认真记录;
3.提升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体验到认真观察和细致描述的重要性。
第18课《矿物与我们的生活》
遵循学生的认知顺序,本课由浅入深地展开四项内容:
第一层——配对游戏,初步认识矿物是重要的生产原料。(先自由分享后上升经验、形成解释)
第二层——了解从铁矿石到铁制品的生产过程(提升信息提取能力)
第三层——体验石膏的作用(提升联想与科学表达交流能力)
第四层——阅读了解矿业生产的基本状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
教学目标
1.通过配对、阅读活动,能够用举例等多种方式说明人类生活、工业生产离不开矿物资源。
2.借助文本或视频学习,能大致述出从铁矿石到铁制品的生产过程。
3.通过体验石膏糊作用等活动,能说出石膏更多的用途。
4.树立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的意识。
课时安排建议
序号
课题
课时
16
常见岩石
1
17
矿物的性质
1
18
矿物与我们的生活
1
总课时
3
专项学习
像工程师那样
凸显科学方法的价值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这两个方面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采用某种系统的、显性化的方法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对于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乃至理解科学的本质都是必要的。
强调工程教育的意义
工程聚焦解决实际问题。工程教育是培养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育。
工程思维是指按照某一特定的目标,遵循一定的规范或标准进行设计,然后进行生产或建设,直至最后制造出产品供应社会或投入运营。
科学学习划分为科学工程实践、跨学科概念、学科核心知识三个维度,同等重要,所以我们要看到工程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阅读有关工程师素质的资料,知道不同类型的工程师具有一些共同的素质。
3.模仿工程师,设计并制作一个ED发光手环。
2.了解工程师工作的一般过程,重点学习前期研究、制作模型和展示交流三个环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