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九年级物理第四章第1节《电流》(2)设计人:合作人:审核人:学习预设问题与活动教学(学习)目标1.会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认真阅读明确目标导入新课复习提问:电流表使用的规则包括哪四条?①电流表要串联在所测电路中;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转。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是电流表相当于导线。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通过分组实验,探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点三、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猜想或假设:相等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实验设计思路:(小组交流,需要什么仪器?如何连接?测量哪些数据?先做什么?再做什么?)2.实验电路图(画在边框内)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把测得的数据填在下表中,把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扼要写下来。指针反转、指针晃动。IA/AIB/AIC/A第1次第2次第3次分析与论证测量结果,得出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用公式表示为IA=IB=IC。[及时练习]1、三只灯泡L1、L2、L3串联在电路中,灯L1最亮、L3最暗,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为(D)A、L1最大B、L2最大C、L3最大D、一样大2、有人认为用电器要消耗电流,如图所示电路,L2的电流应比L1的电流小,这种说法正确吗?不正确,电流相等知识点四、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猜想或假设:干路里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实验设计思路:(小组交流,需要什么仪器?如何连接?测量什么数据?先做什么?再做什么?)2.实验电路图(画在边框内)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把测得的数据填在表中,把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扼要写下来。指针没有指在刻度线上I/AI1/AI2/A第1次第2次第3次分析与论证测量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用公式表示为IA=IB+IC。[及时练习]如图所示,闭合开关,若在电路a、b两处接入电流表,其读数分别是2.3A、1.6A,则电流表接在c处时,其读数应为0.7A。评估:在进行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②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③应从电源正极(或负极)按电路图将元件逐个连接起来;④连接好电路后,要仔细检查一下,确认电路连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观察示数;⑤读数时要客观、准确,视线与表盘垂直,读数完毕,断开开关,切断电源,整理好仪器;⑥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和特殊性,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实验时要换(选)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或改变电源电压进行多次测量。要求:1、先独立思考2、组内交流讨论,补充完善3、三分钟后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质疑,老师完善,评价激励盘点收获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小结,然后绘制思维导图。达标检测1、一个电路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用电器,用电流表测量表明通过两个用电器的电流相等,则这两个用电器(D)A.一定是串联B.一定是并联C.不可能是并联D.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2、如图所示,将粗细不均匀的导体接入电路,b的半径为a的2倍,则这两处电流关系为(C)A.Ia=2IbB.Ia=4IbC.Ia=IbD.2Ia=Ib3、如图,电流表能直接测量通过L2电流的是(D)4、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2)小明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1不发光灯,但L2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L1开路;(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l、I2和I3,电流表示数如图甲、乙、丙所示,可读出Il=0.5A,I2=0.52A,I3=1A;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I3=Il+I2(写出关系式即可)。为了探究结论的普遍性,小明应采用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测量的方法继续实验进行验证。要求:独立完成。积极动脑,做完后,举手回答。让思路方法不一致同学介绍自己的解题情况,作业完成《互动训练》第1节内容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