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工业炼铁???????????????????????????B.?石油分馏???????????????????????????C.?海水制镁???????????????????????????D.?烧制陶瓷 2.下列活动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燃烧液化气炖制排骨???????????????????????????????????????????B.?利用熟石灰改良酸性的土壤 C.?用大米、红薯等酿酒???????????????????????????????????????????D.?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下列有关蜡烛燃烧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A中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B.?实验 B中的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 C中外焰部分火柴梗最先炭化??????????????????????D.?实验 D中的“白烟”可再次被点燃 4.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 ?) ①温度升高 ?②水分增多 ?③氧气含量升高 ?④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下列实验中玻璃棒不是用来搅拌的是(? ) A.?稀释浓硫酸????????????????????????B.?测定溶液pH?????????????????????C.?蒸发食盐水????????????????????????D.?溶解蔗糖 6.“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废旧报纸应投入的垃圾箱是(? ) A.???????????????B.???????????????C.???????????????D.? 7.下列图标中,在运输浓硫酸的罐车上需粘贴的是(? ) A.????????????B.????????????C.????????????D.?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溶解固体 C.?取用块状固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9.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配制”实验活动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取药 ???????B.?称量 ???????C.?量取 ???????D.?溶解固体 二、填空题 10.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干冰?????????? ②碳酸氢钠????????? ③熟石灰 (1)发酵粉中常含有________; (2)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 (3)常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 11.从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将其序号写在相应的空格处: (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用________;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用________; (3)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________; (4)量取液体的体积用________; (5)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 12.?????????????????? (1)实验室取用药品应该严格_??????é??è???±????_用量取,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________,固体只需________。 用剩的药品不能________,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________,应该________。 (2)实验后要及时清洗仪器,检查玻璃仪器是否洗干净的方法是将仪器盛满水然后再倒掉,当观察到________,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三、综合题 13.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处最先碳化.(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层温度最高. 21·cn·jy·com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_????????°?????????_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结论:石蜡烧燃后的生成物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解析:A、工业炼铁,是利用还原剂把铁矿石中的铁还原出来,发生了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www.21-cn-jy.com B、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的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加热蒸发石油,使石油中各成分分离出来,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2·1·c·n·j·y C、海水制镁,是通过电解氯化镁得到镁,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烧制陶瓷,是把含硅酸盐的泥土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得到陶瓷,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 2. D 解析:_A????????°???_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燃烧液化气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21·世纪*教育网 B.利用熟石灰改良酸性的土壤,是熟石灰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www-2-1-cnjy-com C.用大米、红薯等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此依据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 B 解析:A. 随着蜡烛的燃烧,烧杯内氧气逐渐减少,且二氧化碳逐渐增多,蜡烛火焰会逐渐变小直至熄灭,故A不符合题意; 2-1-c-n-j-y B. 石蜡燃烧不充分会产生炭黑,实验2白瓷板表面有黑色物质出现,故B符合题意; C. 温度越高,火柴梗越易碳化,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故C不符合题意; D. 实验 D中的“白烟”是固体的蜡烛颗粒,具有可燃性,可再次被点燃,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蜡烛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石蜡在加热后有石蜡蒸气生成。 4. B 解析: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温度升高,水分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氧气含量降低。 21*cnjy*com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的区别进行分析。 5. B 解析:A. 稀释浓硫酸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散热,防止水沸腾使浓硫酸溅出,故A不符合题意; B. 测溶液的pH时使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到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故B符合题意; C. 蒸发食盐水时使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故C不符合题意; D. 溶解蔗糖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蔗糖的溶解,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玻璃棒在实验中作用,进行分析。 6. B 解析:A. “其他垃圾”标志的垃圾桶用来装不属于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的垃圾,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选项A不符合题意; 【出处:21教育名师】 B. “可回收物”垃圾桶应投入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玻璃、织物和瓶罐等,废旧报纸应投入其中,选项B符合题意;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C. “有害垃圾”标志的垃圾桶用来装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包括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报纸不属于此类,选项C不符合题意;21*cnjy*com D. “厨余垃圾”标志的垃圾桶用来装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厨房垃圾,报纸不属于此类,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报纸属于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7. A 解析:A. 图中_????¤??????????è??_蚀品标志,浓硫酸具有三大特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浓硫酸强烈的腐蚀性是强氧化性的体现,故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应贴腐蚀品标志,符合题意; B. 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携带火种,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不具备可燃性,故不符合题意; C. 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的标志,故不符合题意; D. 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结合图标的含义进行分析。 8. D 解析:A.?加热液体,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一,故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 不能再量筒里溶解固体,故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 取锌粒时,不能直接放入竖直的试管里,故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 手捂法检验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气密性良好,故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给试管中的_??????????????????_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否则会引起液体飞溅,造成烫伤、 B、量筒不能作为反应容器。 C、取用块状药品时,横放试管,慢慢竖起,是防止药品打破试管底部。 D、手捂法测仪器的气密性,利用了大气压原理,手捂试管,试管内压强增大,气体体积增大,气体从导管排除,就会看到气泡生成。 9. B 解析:A. 在取氯化钠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 有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注意要“左物右码”,故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读取量筒的示数时,视线没有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 在量筒里不能溶解固体,故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取固体_è?????????????????_作进行分析。 B、使用托盘天平时将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垫质量、大小相等的纸片,不能直接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C、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D、量筒不能作为反应容器。 二、填空题 10. (1)② (2)① (3)③ 解析:(1)发酵粉的主_è??????????????é??_氢钠; (2)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3)熟石灰常于改良酸性土壤。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用途进行分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1. (1)a (2)g (3)h (4)d (5)b 解析:(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用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a。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用药匙, 故答案为:g。 (3)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坩埚钳, 故答案为:h。 (4)量取液体的体积用量筒, 故答案为:d。 (5)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试管,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12.__???1???1-_2mL;盖满试管底;放回原瓶;带出实验室;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滴,也不成股留下,(或者:内壁附着的水膜是均匀的) 解析:_???1??????_验室取用药品应该严格按实验要求的用量取,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 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 更不要带出实验室,应该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实验后要及时清洗仪器,检查玻璃仪器是否洗干净的方法是将仪器盛满水然后再倒掉,当观察到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滴,也不成股留下,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分析:(1)根据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和废弃药品的取用原则分析; (2)根据玻璃仪器清洗干净的标志分析。【版权所有:21教育】 三、综合题 13. (1)小 (2)外焰;内焰;焰心;a;外 (3)浑浊;水;二氧化碳 解析:(1)由于_è??????????¨?°?é??_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2)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由于温度越高,火柴梗易被炭化;所以,看到火柴梗的外层最先变黑,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3)由题意可知,由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了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由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分析:(1)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 (2)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和水的检验方法分析21cnjy.com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