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 测试卷(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 测试卷(一)

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测试卷(一)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并将其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1.19世纪末,德国外长皮洛夫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阳光下的地盘。”这段材料可用来论证(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B.?三国同盟形成的必要性
C.?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的原因
2.下表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直接后果是(???

1913年英、美、德、法的实力对比表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3
2
1
4
在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5
2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美德取代英法掌握了世界霸权?????????????????????????????D.?美英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3.如图所示是一幅国际政治漫画,若为该漫画的问号处标注文字说明,则应写上(???
)
A.?萨拉热窝事件?????????????????B.?“凡尔登绞肉机”?????????????????C.?德国突袭波兰?????????????????D.?珍珠港事件
4.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组尔·沃勒斯坦曾说:“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岀谋划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世界秩序是(???
)
A.?美苏争霸???????????????????B.?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C.?“冷战”格局???????????????????D.?两极格局
5.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要求收回一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结果《凡尔赛条约》却将这些特权转让给了日本。这深刻表明(
???)
①一战后中国仍然属于被宰割的地位
②德国、日本在巴黎和会上居于主导地位
③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列强分赃的会议
④弱国无主权、弱国无外交
A.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2020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提出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在近代与武汉相关的历史事件有(?

A.?武昌起义???????????????????????????B.?中共成立???????????????????????????C.?南昌起义???????????????????????????D.?七七事变
7.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B.????????????????????????C.????????????????????????D.?
8.有学者认为:
“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漂橹、尸横遍野,……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迭。”该观点的主旨是(??

A.?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B.?改良比革命更能改造中国的政治
C.?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漫长????????????????????????????????????D.?辛亥革命是中国式的“光荣革命”
9.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干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渡,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它”高举的旗帜应是(??

A.?自强求富???????????????????????????B.?三民主义???????????????????????????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
10.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他(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作者旨在说明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和破坏????????????????????????????????B.?清朝封建势力的强大
C.?袁世凯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11.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要希望他好,使他不能不好”。孙中山认为“它(指袁世凯)不承认共和则已,既已承认共和,若是一朝反悔,就将失信于天下,外国人也不能答应”。资产阶级革命派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本原因是(???

A.?幻想以帝国主义来制衡袁世凯?????????????????????????????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
C.?政治上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D.?认识到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12.为表达对民进党当局破坏两岸关系的不满,台北市某餐厅写了以下歇业公告:“本公司自民国106年5月25日起停止营业。”这则歇业广告写于(???

A.?2014年???????????????????????????????B.?2015年???????????????????????????????C.?2016年???????????????????????????????D.?2017年
13.小明在历史复习中确定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兴衰”的主题。如表是他整理出来的资料,其中错误的是(
??)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
14.“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以下可以印证“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史实是(??

①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②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一兴中会
③创建同盟会,实现了三民主义???
④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5.右图是绘于1912年的一幅漫画。画中的袁世凯正骑在木马上来回摇动,脸上流露出一副得意的表情。木马看起来是在运动、在前进,事实上却是动而未进、原地踏步。他装模作样的目的在于(
)
A.骗取清政府的信任
B.骗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C.蒙蔽革命党人
D.蒙蔽人民群众
16.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往(
)
A.北京
B.武汉
C.上海
D.天津
17.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占据浙江的是(  )
A.直系军阀  B.奉系军阀  C.桂系军阀  D.皖系军阀
18.20世纪30年代初,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文绣不惧舆论的压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力,与溥仪离婚。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了当时(??

①人们的思想观念在逐步变化
②法律制度已经非常完备
③教育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④中国女性开始争取婚姻自由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在悄然不觉中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下列史料能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①张某在阅读《申报》时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
②清政府在上海开办第一家电话局,方便了人们的交流
③火车、轮船、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引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④对地位高的人的称呼从“老爷”“大人”改用“先生”“女士”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从十八星旗图到五色旗的变化,说明了(

①从小民族主义到大民族主义的变化
②从武力夺取政权到和平演变
③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变化
④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60分)
21.(12分)战争教育了人们,人类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图说历史
材料二:下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数据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30多个
15亿人口
3000余万
3400多亿美元
材料三:战后,德法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英国一直在国际事务中寻机打压法国;意大利身为战胜国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但因战争损失惨重,为强权的独裁统治奠定了基础;志在远东、急于扩张的日本与在这一地区有重大利益的美国矛盾加剧等。这种种现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播下“火种”。
——选自《图说欧洲史》
材料四:……美国通过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使“门户开放”原则在东亚在此得以遵循,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本的扩张,改善了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地位。
?
(1)图1反映的是一战前德军向英国水兵挑衅的历史漫画,为什么德国敢向英国挑衅?(2分)图2中三角形代表的集团名称叫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此次世界性战争产生的重大影响有哪些?(4分)??
(3)材料四中的会议是什么会议?(2分)这一会议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
22.(12分)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主要是指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
步骤一:收集资料,感受中国近代化艰难探索路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的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图,分别写出A、B、C三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3分)并举出B处相关历史事件的内容。(2分,任意2点即可)
步骤二:整合知识,体验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成果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从经济、政治两个方面各举一例有关中国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4分)
步骤三:感悟历史,中国近代化探索多困惑
材料二: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3)根据材料二,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在近代化探索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1分)
2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兴中会总部在会章中沉痛地指出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危机,揭露了清朝统治的黑暗和腐败,在会员入会的秘密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材料二:同盟会是一个全国性的革命组织,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材料三:《民报》发刊词
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
民权主义:就是“创立民国”,即……
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通过……
材料四: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是役也,集各省革命党之精英,与彼虏为最后之一搏。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慨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
——孙中山《建国方略》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兴中会提出的革命纲领与同盟会提出的革命纲领在内容上有何异同?(4分)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与材料二中同盟会纲领的联系。(2分)
(3)材料四中被孙中山高度评价的“是役”指哪个历史事件?(2分)结果怎样?(2分)根据材料四概括该事件的影响。(2分)
24.(14分)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标语字把民国的“国”
改写为“囻”。
——宋军《申报的兴衰》
材料二:它使传统中国二千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
——费正清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身败名裂,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
材料三: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申报》庆祝的1912年元旦的重大政治事件是什么?(2分)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哪些重要成果?
(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辛亥革命后“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列举两例)(4分)
(4)综合以上材料,用一句话概括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2分)
25.(10分)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为了纪念先生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九年级某班学生收集了以下一些材料进行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二: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
“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1)从材料一中可以获知孙中山先生提出的革命纲领是什么?(2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材料三中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
(4分)
(3)结合所学的知识,用至少两例史实证明“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不能照抄材料原文)(4分)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测试卷(一)参考答案
1、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A
B
C
A
C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B
C
C
A
D
C
B
A
2、材料分析题
21.(1)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的经济实力超过了英国。三国同盟
(2)影响:①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②战争加剧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3)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重建了战后国际新秩序。
22.(1)名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载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学等。(答出两点即可)
(2)经济:如,洋务运动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义的产生和发展。政治: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特点: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应当注意的问题,要根据国情来确定自己的近代化之路等等(合理即可)
23.
(1)同:都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异:同盟会纲领中增加了民生方面的内容。
(2)联系: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纲领进一步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3)历史事件:黄花岗起义。结果:失败。影响:使革命精神进一步高涨(振奋革命精神),促进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24.
(1)中华民国成立(或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从专制走向民主的发展趋势。
(2)推翻帝制(结束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3)如称呼变化,妇女争取婚姻自由,发型变化等。
(4)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5.(1)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孙中山领导下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或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或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制国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