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 生活中的材料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常见的材料》单元的起始课,定位于认识各种各样的材料,渗透了观察方法的训练,为后两课(纸、塑料)分别深化研究两种同类材料打下了认知和方法的基础。教材设置了两个承上启下的活动“认识常见的材料”和“辨别材料”,活动1是活动2的基础,活动1是活动2的深化。 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①认识生活中的常见材料。 ②辨认生活中的常见材料。 ③知道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2、科学探究:? ①经历观察、比较、归纳、分类等方法,比较常见材料的相同与不同。 ②学着使用材料气泡图,分类整理物品。 ③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品,知道很多物品是有由多种材料组成的。 3、科学态度 ①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乐于倾听他人的想法。 4、STSE:? ①体验到材料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了解材料的恰当使用,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辨别生活中的常见材料。 难点: 1、经历观察、比较、归纳、分类等方法,比较常见材料的相同与不同。 2、学着使用材料概念图,分类整理物品。 3、知道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玻璃、布、木头、纸、塑料、金属的制品若干。 每小组准备:各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如吸管、纸、抹布、镜子、筷子等;概念图实验单、小伞一把。 五、教学方法 教法:实例分析法、讲解法、指导法 学法:实物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六、时间分配: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实物分析、引入新课 从本节课从《生活中的材料》开始我们的《第四单元常见的材料》研究之旅。 板书课题 依次出示教材上提供的6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 并依次提问: 1、这件衣服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这个瓶子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3、…… 并板书:材料的概念图。 (二)新课学习 学生活动1:给常见的物品按材料分类(分一分、摆一摆) 1、出示更多由以上6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或图片。 2、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材料的不同,将各种物品分类。 3、抽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分类 4、小组学生对照检验,自己组分类是否正确。 3、小结:塑料、金属、纸、玻璃、木头、布,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材料。同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同类物品,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 学生活动2:运用多种观察方法,比较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 1、观察比较这6种材料有什么不同(如光滑度、软硬度、透明度等)。 用手按按哪种材料最硬、哪种材料最软? 用手摸摸哪种材料最光滑、哪种材料最粗糙? 用眼睛看看哪种材料透明、哪种材料不透明? …… 2、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3、教师小结,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不同特性的材料制成所需物品。 【设计意图】 运用多种观察方法(摸、撕、压、看),比较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 学生活动3:辨别材料 (1)出示门的照片,学生说一说:这个物品叫什么?它是用哪几种材料制成的? 学生分析后,老师用气泡图的方式分析门的制成材料。并板书。 (2)学生找找生活中有2~3种材料制成的物品,并用气泡图的方式分析,完成学 生活动手册。 (3)想一想:同一个物品,不同部位为什么选用不同的材料? 实例分析:衣服为什么不选金属的(太重、活动不便、不保暖),纸的(不结实) 伞的骨架为什么不选纸的(不结实)、伞面为什么不选用金属的(太重) …… (4)小结:同一个物品,不同部位选用不同的材料,是根据人们不同的需要,选用不同特性的材料制成的。 (三)课堂小结 同一个物品,不同部位选用不同的材料,是根据人们不同的需要,选用不同特性的材料制成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材料用途与材料性质的关系,体会的材料的恰当使用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四)整理,下课。 八、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