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资源简介

高新区中心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 2010——2011学年第下学期)
2011年2月订
学科 数学 班级 四、2(3) 任课教师 李海云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班级概况四年级两班学生共71人,身心健康,积极向上,他们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两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知识打下良好基础。2、学生学习习惯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数学课学习兴趣较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学生上进心强,班级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浓;接受新知识的主动性较好,好奇心,好强心都很强,具体形象思维活跃。由于年纪较小,学生的个性显得不稳定,对事物的认识和个人的情感不能客观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强,对人对事热情度高,但持久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失败面前易灰心。同时也有个别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对实施课堂教学有一定难度。
教材基本内容分析 1、教材特点及所处地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是依照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于2004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初审通过,供四年级下学期使用。特点:(1)选取的素材具有科学性和时代能引导学生了解生活、认识社会。(2)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3)体现知识的生成性,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4)展现了多样化的教与学的方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2)理解乘法运算律。(3)全面认识角和三角形。(4)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5)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计算方(6)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和对两种数量同时进行统计的方法。难点:(1)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3)建立图形的空间观念。(4)名数的改写和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5)灵活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6)复式分段统计。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理解并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及减法的一些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能运用所学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了解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计算中应用。(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理解小数的性质,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借助计算器,探索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进行十进制复名数与小数之间的改写。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4)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运算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小数简便计算。(5)经历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角和三角形的过程,认识角和三角形,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的大小关系。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之和是180°的知识。(6)会用量角器量制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能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在探索三角形分类和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中,体验方法的多样性。(7)结合生活经验,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组合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摆放物体。(8)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平均数解决与分析实际问题。(9)学会同时对两种数量分段统计数据,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2、过程与方法(1)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概括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学习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3)在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经历观察操作验证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4)在具体情境中,不断提高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3)在统计过程中,逐步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初步体会统计的工具性。
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1、认真研究教材,熟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2、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认真设计教案,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注意向周围有经验的数学教师学习。4、多关心、帮助学困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5、认真做好培优转差的工作。
周次 起止日期 内 容
1 2.21-2.25 1~7
2 2.28-3.04 8~15
3 3.07-3.11 16~21
4 3.14-3.18 22~27
5 3.21-3.25 28~33
6 3.28-4.01 34~38
7 4.04-4.08 39~47
8 4.11-4.15 48~54
9 4.18-4.22 55~60
10 4.25-4.29 61~69
11 5.03-5.06 70~76
12 5.09-5.13 77~82
13 5.16-5.20 83~88
14 5.23-5.27 89~96
15 5.30-6.03 97~103
16 6.07-6.10 104~109
17 6.13-6.17 110~116
18 6.20-6.24 期 末 复 习 考 试
19 6.27-7.0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