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推和拉》 教材要点:认识推和拉是常见的用力方法,感受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推力和拉力是两种常见的力。 科学探究:1.能用语言初步描述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能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的方法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推和拉的动作,并认识到推力和拉力的存在。 2.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科学学习与训练,已经对科学这门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同时还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但本单元是小学阶段关于“力”的启蒙单元,本课又是“力”的内容的第一课,对于二年级儿童来说,因为力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本课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围绕学生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推和拉的动作来展开教学,以达到预期目标。 教学重点:在推和拉的活动中,感受推力和拉力,认识这两种常见的力。 教学难点: 知道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教法学法: 实验探究法、探究研讨法。 教具学具: 课件、纸盒抽屉模型、拉力器、课桌。 教学环节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上科学课吗?老师也喜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上节有趣的科学课。希望同学们在课堂上能有新的收获。 2.体验活动:移动课桌。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推和拉。 学生倾听 学生体验 本环节意在调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激发兴趣。 环节2 二、认识“推和拉” 1.同学们,你们能分得清推和拉吗? 2.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看屏幕,谁在推,谁在拉? 3.那老师做个动作你们来判断。 学生判断 充分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区分推和拉的动作。 环节3 三、认识“推力和拉力” 1.师生互动:你们说使用抽屉是推还是拉? 2.教师演示:推抽屉。 3.出示图片:分布讲解。 4.学生体验:拉抽屉。 5.师生总结:关抽屉是推,用的是推力;开抽屉是拉,用的是拉力。推和拉是常见的用力方法。 学生判断 学生观察 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体验 学生齐读 感受推和拉是常见的用力方法。 环节4 四、探究推力和拉力有大小和方向 1.体验活动:拉力大比拼。 2.活动要求:每组4人轮流用拉力器,拉一拉,比一比,看看谁的拉力大。 3.观看视频:运载火箭升空。 4.比一比:推力大比拼。 5.出示图片:推箱子。 6.思考:哪幅图表示的推力大,箱子会向哪边移动?你的依据是什么? 7.出示图片:拔河比赛。 8.思考:哪边的拉力大?你的依据是什么? 9.小结。 学生体验 讨论交流并汇报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判断 学生观察 学生判断 学生观察 学生判断 学生倾听 体会具体生活情境中的推力或拉力,初步感知力的大小与方向的关系。 环节5 五、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 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3.拓展: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和拉? 4.布置作业。 学生汇报 学生填写《学生活动手册》 学生汇报 巩固本课教学重、难点,拓展延申。 板书设计 920741193638 173357821438300推力 172675419977900933279375901有大小、有方向 拉力 附: 《学生活动手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