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导学案【课堂预习】1不同消费心理的表现、特点、评价和态度2.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四条)【基础知识】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常见的消费心理人们的消费行为受的影响。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人们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或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商家常常利用消费者从众、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进行。盲目从众是的。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些人消费时喜欢追求、的效果。这种消费有时可以推动和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还要考虑。为显示与众不同而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个别同学受攀比心理的影响,饮食消费向看齐,服装消费向看齐,娱乐消费向看齐,人情消费向看齐。这种消费心理是的。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消费者在选择商品的时候,往往要考虑很多因素:价格是否,好不好,是否到位,是否齐全,是否便捷,等等。讲究,根据自己的选择商品,是一种的消费。【互动一】全面认识四种常见的消费心理。【结论一】消费心理特??点评??价态??度做理智的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的更新,也带来不同消费观念之间的碰撞。我们要做,践行。1.量为,消费。要在自己的之内进行消费。那些支出,为了不惜消费而不考虑自己的能力的行为,是的。消费会使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的发展。所以,我们提倡消费要。2.避免,消费。别人都买的东西,不一定适合自己的需要。随大流购买自己并不的东西,是的。要避免,避免消费,避免只重消费而忽视消费的倾向。3.保护,消费。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应该树立自然、自然、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学会消费,共同营造爱护的良好风气。20世纪末,绿色消费悄然兴起。绿色消费是以保护健康、节约和保护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消费。人们形象地把绿色消费概括为“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环境,万物共存(Rescue)。4.勤俭节约,。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满意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艰苦奋斗精神,都应该发扬光大。【合作探究】【探究一】直播带货是指通过一些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进行商品线上展示、咨询答疑、导购销售的新型服务方式,具体形式可由店铺自己开设直播间,或由职业主播集合进行推介。直播经济“网红”直播是电商吸引眼球的一种全新方式,产生了李佳琦、薇娅这样现象级的“网红”主播,他们成为直播电商的典型符号。地方官员也纷纷冲到直播第一线为当地产品代言,成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一个新现象。2月21日,江西省瑞昌市副市长黄青华作为瑞昌山药的“代言主播”登上京东直播;2月19日,浙江衢州市市长、广东徐闻县县长等走进拼多多举办的“农货产销”直播,一天内均售出超过100万斤农货。截至3月底,已经有32位县长通过直播销售农产品超过100万件,累计销售额超5000万元。(1)你知道“直播带货”吗?(2)你买过“主播们”推介的商品吗?(3)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探究二:“断舍离”是一种生活态度。你有过“断舍离”的想法吗?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断舍离”的看法。探究三:我们要理智选择商品,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有人说,那我不消费就好了啊,反正也要“适度消费”和“勤俭节约”。你是怎么看这一观点的?【体系形成】【课堂实战】1.由猿辅导教育赞助播出的《王牌对王牌》第五季热播以来,猿辅导教育市场迅速打开,不费吹灰之力就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2.“生活需要仪式感、人生得意须尽欢、女人要学会取悦自己”是近年“精致主义者”的流行语,然而潇洒的“买买买”的背后是债台高筑。央视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的数据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高达797.43亿元,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6.98万亿元,90后负债平均达月收入的18.5倍,按平均工资6917元计算,平均负债12.79万元。这表明()①年轻人要追随大众文化的消费潮流②要量入为出,理性消费③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移动支付是浮夸性消费的助推器④冲动、非理性的消费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消极影响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行为经济学中的“稀缺心理”,指只看到蝇头小利而压缩必要消费开支,反而因小失大的行为。例如,为了省钱选择低劣食品导致疾病,反而损失更多医疗费用。这启示我们()A.努力提高全社会的医保水平B.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C.企业要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D.坚持适度消费做理性的消费者4.近年来,针对大学生的诈骗案件频发,校园贷也屡屡爆出巨额借贷无法偿还的新闻。某项调查显示,超半数大学生认为“不欠债、不贷款才是最好的消费方式”。下列对此观点评价正确的是()①否定了适度举债对提高个人消费水平和质量的意义②是一种科学、理性的消费观,有利于降低生活风险③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作为没有收入支撑的大学生不宜介入④是否贷款消费要充分考虑自身经济承受能力,防止消费走向极端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课后总结】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导学案【课堂预习】1不同消费心理的表现、特点、评价和态度2.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四条)【基础知识】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常见的消费心理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人们跟风、随大流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或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商家常常利用消费者从众、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进行具体分析。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些人消费时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这种消费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个别同学受攀比心理的影响,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消费者在选择商品的时候,往往要考虑很多因素:价格是否便宜,质量好不好,服务是否到位,功能是否齐全,操作是否便捷,等等。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互动一】全面认识四种常见的消费心理。【结论一】从众心理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健康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不健康的从众心理会误导经济发展,影响个人成长具体分析,不可盲目从众求异心理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可以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攀比心理炫耀性盲目性这种心理不健康,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不利不值得提倡求实心理符合实际讲究实惠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有利值得提倡做理智的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也带来不同消费观念之间的碰撞。我们要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哪些支出无计划,为了撑面子不惜举债消费而不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的行为,是缺乏理智的。过于紧缩消费会使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所以,我们提倡消费要适度。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别人都买的东西,不一定适合自己的需要。随大流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是不理智的。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学会合理消费,共同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20世纪末,绿色消费悄然兴起。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消费。人们形象地把绿色消费概括为“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环境,万物共存(Rescue)。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满意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合作探究】【探究一】直播带货是指通过一些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进行商品线上展示、咨询答疑、导购销售的新型服务方式,具体形式可由店铺自己开设直播间,或由职业主播集合进行推介。直播经济“网红”直播是电商吸引眼球的一种全新方式,产生了李佳琦、薇娅这样现象级的“网红”主播,他们成为直播电商的典型符号。地方官员也纷纷冲到直播第一线为当地产品代言,成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一个新现象。2月21日,江西省瑞昌市副市长黄青华作为瑞昌山药的“代言主播”登上京东直播;2月19日,浙江衢州市市长、广东徐闻县县长等走进拼多多举办的“农货产销”直播,一天内均售出超过100万斤农货。截至3月底,已经有32位县长通过直播销售农产品超过100万件,累计销售额超5000万元。(1)你知道“直播带货”吗?(2)你买过“主播们”推介的商品吗?(3)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答案】能实现消费者、企业、相关产业行业多方共赢是直播带货的魅力所在。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说,在直播间购买商品,不仅价格更便宜,还能节省大量挑选试错的时间和成本。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借用明星或网红直播带货,能迅速增加品牌曝光度,以及产品转换率,从而加快资金循环速度,拓宽营销渠道,提升销售效率。在疫情期间,直播带货在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扶贫领域也表现不俗。 直播带货也存在主播夸大和虚假宣传、页面挂载不能说明商品特性的链接等问题意见较多,质量保障、支付安全和售后服务等问题。总之,我们在选择是否购买直播商品时,要结合自己的时间情况,认真理智地进行选择。探究二:“断舍离”是一种生活态度。你有过“断舍离”的想法吗?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断舍离”的看法。【答案】略。探究三:我们要理智选择商品,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有人说,那我不消费就好了啊,反正也要“适度消费”和“勤俭节约”。你是怎么看这一观点的?【答案】我们是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商品。“适度消费”和“勤俭节约”并不是要求我们节制消费,而是根据经济承受能力进行消费,是倡导我们不忘本来,艰苦奋斗,为国家做贡献。【体系形成】【课堂实战】1.由猿辅导教育赞助播出的《王牌对王牌》第五季热播以来,猿辅导教育市场迅速打开,不费吹灰之力就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A)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2.“生活需要仪式感、人生得意须尽欢、女人要学会取悦自己”是近年“精致主义者”的流行语,然而潇洒的“买买买”的背后是债台高筑。央视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的数据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高达797.43亿元,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6.98万亿元,90后负债平均达月收入的18.5倍,按平均工资6917元计算,平均负债12.79万元。这表明(C)①年轻人要追随大众文化的消费潮流②要量入为出,理性消费③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移动支付是浮夸性消费的助推器④冲动、非理性的消费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消极影响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行为经济学中的“稀缺心理”,指只看到蝇头小利而压缩必要消费开支,反而因小失大的行为。例如,为了省钱选择低劣食品导致疾病,反而损失更多医疗费用。这启示我们(D)A.努力提高全社会的医保水平B.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C.企业要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D.坚持适度消费做理性的消费者4.近年来,针对大学生的诈骗案件频发,校园贷也屡屡爆出巨额借贷无法偿还的新闻。某项调查显示,超半数大学生认为“不欠债、不贷款才是最好的消费方式”。下列对此观点评价正确的是(B)①否定了适度举债对提高个人消费水平和质量的意义②是一种科学、理性的消费观,有利于降低生活风险③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作为没有收入支撑的大学生不宜介入④是否贷款消费要充分考虑自身经济承受能力,防止消费走向极端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课后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导学案(学生版).docx 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导学案(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