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压 教学课题 电 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设备,电压是电路形成电流的原因. ②知道电压用字母U表示,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用符号V表示,其他单位有kV,mV, μV.掌握它们之间的单位换算. ③了解一些常见的电压值,记住人体的安全电压值,家庭电路电压值. ④能够正确使用电压表测电路的电压. ⑤知道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压之和. (2)过程与方法 ①体会利用类比方法引入电压概念,明确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设备.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②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认识电压表,掌握正确使用电压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培养学生爱护仪表、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电压表的使用及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教学难点 对电压的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仪器材料 电压表表盘模型、每组学生配有电压表、电源、灯泡2个、开关、导线若干、 板书设计 电压和电压表 一、电压(U) 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 电源:提供电压的装置. 单位 ①国际单位:伏特(伏)-----V ②常用单位:kV ,mV, μV 3、一些常见的电压值: 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两点间电压大小的仪表. 1、电路图符号: 量程,分度值 “-,3” :量程3V,分度值0.1V “-,15” :量程15V,分度值0.5V 使用注意事项: 4、读数:指针稳定在哪个刻度附近,就读哪个刻度所表示的值. 三、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1)、串联: 实验,记录数据 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 U1+U2 (2)并联: 1、电路图: 实物图: 实验,记录数据 结论: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 I1 +I2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新课引入 介绍电压概念 类比法教学 德育教育 依次投影下面甲、乙、丙图,问: 1.打开阀门水轮机会转动吗? 2.如何才能让水轮机转动? 3.怎样让水轮机持续转动? 演示计算机软件:有了水压,才能形成水流,使水轮机转动,要想得到持续的水流,需要用抽水机保持稳定的水压. 电路与水路相类比: 一、电压(U) 1.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 电源:提供电压的装置. 2.单位 ①国际单位:伏特(伏)-----V ②常用单位:kV ,mV, μV 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在这里介绍有关伏特的生平及故事 你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吗? 3.一些常见的电压值: 干电池1.5V 铅蓄电池2V 家庭电路220V 工厂动力用电380V 人体安全电压36V以下 以及电子手表的电池、手机电池、高压输电线路等的电压大概范围. 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通过类比得出 通过适当的练习落实电压单位之间的单位换算.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 电压表的使用 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两点件电压大小的仪表. 介绍电压表的符号和外观,主要介绍表盘和接线柱. 1.电路图符号: 2.量程,分度值 “-,3” :量程3V,分度值0.1V “-,15” :量程15V,分度值0.5V 3.读数:指针稳定在哪个刻度附近,就读哪个刻度所表示的值. 4.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电压表之前,先看指针是否在“0”的位置.若不在,要调零. ②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 ③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④两端电压不超电压表的量程.在测量之前,先要“试触”,判断被测电压是否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学生看电压表实物 学生根据电压表表盘说出量程和分度值 利用表盘模型练习不同量程下的读数 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你如何设计实验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教师投影出学生设计的电路图和表格.如: 被测电压 U1 U2 U 电压大小(V) 提醒学生电压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总结结论: 在串联电路中,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 U1+U2 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都相等,都等于电源两端电压.U= U1=U2 用电压表分别测量小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U1、U2,L1和L2两端的总电压U. 叫学生先画电路图,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再在桌子上连接实物.通过实验找出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类比法) 2.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3.你有哪些感想? 课后作业 伴你学物理中的内容 教学后记 本节课通过用类比的方法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师生的互动完成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