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流的热效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什么是电流的热效应. ⑵知道电流的热效应与导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 ⑶知道生活生产中电流热效应的应用实例和危害.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猜想、制定计划、设计记录表格、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 ⑵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法的科学研究方法,体会转换的研究思想. ⑶通过学习电流热效应的应用实例和危害,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⑵通过了解物理学家焦耳的事迹,培养学生不懈追求的科研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⑶通过学习电流热效应的应用实例和危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体会物理知识对生活、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几个因素的探究过程,焦耳定律公式的表达式. 2.如何制定计划来验证对“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几个因素”的猜想.对具体实验的设计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探究、实验、总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引入电 流热效 应的概 念 演示实验:点亮白炽灯后,请两个学生用手靠近灯泡,说出感觉. 提出问题:是“谁”给了灯泡热?是什么能变成什么能? 教师给出电流热效应的概念. 提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电流热效应的例子? 学生回答:是电流.是电能变成了内能和光能. 学生举例说明. 问 题 与 猜 想 提出问题:电流的热效应是电流产生的,应与电流的大小有关,还与其它因素有关吗? 进一步提问: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里,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的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电阻才是导体本身的属性,从而归结为猜想电流的热效应与导体的电阻、电流、通电时间有关. 学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可能想到与电压、电流、通电时间有关. 学生讨论猜想:之所以通过相同的电流,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是因为电炉丝的电阻比导线的电阻大得多.看来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大小有关. 制 定 计 划 提出问题:怎样判断产生电热的多少? 由于教材中所提供的实验方法演示时间较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另一种方法来验证. 教师演示:取一空圆底烧瓶,用单孔橡皮塞塞紧瓶口,橡皮塞孔内插有玻璃管,通过橡皮管与U形玻璃管相连.U形玻璃管内存有一定长的红色水柱,竖直放置,用双手抱紧烧瓶,给烧瓶加热,通过投影观察水柱两个液面前后的变化. 如何把电热收集在密封容器中?采用什么研究方法?电路怎么连接? 引导学生将电阻密封在容器中,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要研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应控制哪些物理量?设计图1电路,取甲、乙两个相同的U形管,置入等量的红色水,甲的一端与密闭容器V1密接,V1另通过止水夹控制与大气的通断;乙的一端与密闭容器V2密接,V2另通过止水夹控制与大气的通断;把两个U形管固定在一竖直面上,初始让四个液面相平后,密封V1、V2.可通过甲乙两个液面的差别大小来比较V1、V2中R1、R2产生热量的多少. 如何用这样的装置来验证猜想呢?请同学们设计、完善实验. 通过演示实验,学生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知道,一定量的空气温度升高得越多,膨胀得越显著,红色水柱液面的差别越大.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可以用U形管液面的差别来反映产生的电热的多少. 学生思考后得出: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电路.用转换法来体现 学生设计装置图.图1,让R1>R2,因I1=I2,t1=t2所以可定性说明Q与R的关系. 图2,控制R1=R3,t1=t3,因I1>I3,所以可定性说明Q与I的关系. 只观察R1产生电热的情况,可定性说明Q与t的关系. 实验 探究 组织学生依照图1、图2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探究. 分组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记录两个U形管的液面差. 交 流 分 析 结 论 组织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教师对学生的猜想给予肯定,讲解焦耳定律的内容表述和公式.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你的实验结果与别的同学是否一样?如有差异,是何原因?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学生对实验记录进行分析、讨论后得出: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的热效应越显著.把这一结论与公式对照. 学生分组讨论. 电流热效应的应用和防止其危害 教师向学生出示几个电热器的基本结构,指出电热器的主要工作部分是发热体.同时提出问题:发热体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电热的例子?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因电热而带来危害的例子.找出防止危害的方法. 学生观察电热器的结构. 学生讨论得出:需要用电阻大、熔点高的导体作为发热体. 学生举例. 学生讨论举例. 一些电器本身自装排热、散热装置.如电脑、电视.有些电器使用时注意通风,如冰箱. 课后思考及作业 做一个调查,看哪些电器是电热器,哪些是防止电热危害,写一调查报告 教学点评: 本节课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上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 ⑴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知道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在实际教学中,突出了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⑵强调注重过程和方法的学习.通过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的猜想、制定计划、设计记录表格、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⑶教学中还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知识载体,比如通过焦耳的故事,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科学观的教育;通过学习电流热效应的实例,体会和理解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