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3.1 消费及其类型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3.1 消费及其类型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3.1消费及其类型教学设计
【课
题】
消费及其类型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消费及其类型》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课的第一框,也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消费类型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生活中的经济现象,透过现象看到经济本质。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家庭消费的具体实践有限,对家庭收入及国家经济状况的了解因人而异,运用经济理论去分析的能力相对较弱。当然本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所以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社会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结合学生的阅历,探究活动要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特点、恩格尔系数的哈尼,理解居民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变化与生活水平的关系,知道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及其内在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对影响价格的因素及价值规律基础知识的学习,增强理论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消费类型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生活中正确分析生活中和消费有关的经济现象,透过现象看到经济本质,增强应对经济社会的能力与信心。
【学科素养】
政治认同:支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消费类型的基本理论,运用经济生活的基本理论分析经济现象。
法治精神:依法参与经济生活,合法消费。
公共参与: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点】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教学难点】
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优化
【教学方式】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课前准备】
2020年上半年相关经济数据;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设计】
程序设计
学习环节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预设)
媒体运用




列出预习问题
提出预习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已有知识,找出预习问题的答案。
预习内容较多,要留足时间,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最好是绘制表格,清晰明了,便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根据PPT展示的问题,在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学会速读课本的同时找准课本关键信息。
对找到的信息进行整合,绘制记忆表格或者列出知识要点。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2.消费类型与结构
根据课前分组情况,依次邀请每组的发言人,展示该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检验预习效果。
每组的发言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
其他组同学的补充或者异议在该组发言结束后进行,时间控制在1分半,特例依具体情况延长时间,总时长要调控好。
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为发言人,展示本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其他未展示的同学认真观看,待发言人结束发言后,对发言同学的发言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








探究一:
阅读2020年上半年我国的经济信息,思考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都有哪些?
探究二:
阅读一下几条经济信息,思考怎样才能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探究三:下图中蕴含了哪些经济信息?
提示: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根本因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
其他因素:物价水平;宏观调控;市场秩序;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人口数量等
提示:
答:见表。
提示:
从2010年到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逐渐降低,但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农村恩格尔系数高于城镇恩格尔系数。
这表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城乡消费差距依然存在。
根据探究问题,和本组内的同学展开讨论,然后自己组织好答案,将答案草稿或者逻辑线罗列在草稿纸上,根据提问顺序,展示自己的答案。














城乡居民收入(I)对商品需求量(Q)具有重要影响(如下图)。I0向I1移动所引起的变化说明(
B

①收入变动引起甲、乙商品需求量等量变动
②若甲、乙商品中只有一种为生存资料,则乙商品属于发展资料或享受资料
③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基础性因素
④互为替代品的甲、乙商品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作为新兴业态,电子商务模式对居民消费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下列对该商务模式影响传递路径分析正确的是(
D
)
A.居民收人増加——流通环节减少——消费观念转变——促进居民消费
B.流通环节减少——商品价格下降——商品流通成本降低——促进居民消费
C.消费观念转变——商品价格下降一流通环节减少——促进居民消费
D.流通环节减少——商品流通成本降低——商品价格下降——促进居民消费
3.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8.2%: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达100亿元,比去年增长8.5%,首破万亿元大关,全国商品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买年货、吃年夜饭、逛庙会等传统消费红红火火,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消费亮点纷呈。以下针对假期消费状况的分析,对应合理的有( C )
①零售餐饮首破万亿一一表明百姓收入达到中产
②旅游市场持续火爆一一说明旅游产业良性运转
③传统消费红红火火一一表明求实心理深入人心
④新兴消费亮点纷呈一一说明消费需求呈现多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某地市场有这样一种经济现象:柜台上名牌服装的售价虽然较高,但销售也旺盛;非名牌服装的价格虽然便宜且一再走低,但销售仍然平淡。对这种现象的分析具有合理性的是(
A
)
①非名牌服装主要满足人们基本的着装需要,需求弹性小
②该地居民收人水平较髙,对名牌服装有消费偏好
③非名牌服装存在低价恶性竞争,且质量低劣
④该地居民在服装消费方面具有攀比心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在“不健康”的声誉和网络外卖崛起等因素的影响下,曾在我国物资匮乏年代被视为“奢侈品”的方便面,不可挽回地变成边缘化的补充性食品。数据显示,我国方便面销量已经连续五年下跌。这表明(
C
)
①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食品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比降低
②我国食品供应更加丰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③我国居民消费方式多样,网络消费成为主流
④我国居民消费观念更新,更注重健康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
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恩格尔系数
消费类型及结构






练习册对应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