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课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课的第二框,是经济生活“三观”之一——消费观。通过学习常见的消费心理和正确的消费原则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生活中的消费行为,透过现象看到经济本质,在生活中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的了解比较多,只是运用经济理论去分析消费行为的能力相对较弱。当然本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所以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社会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结合学生的阅历,探究活动要有可操作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四种常见的消费心理的特点,正确评价它们;理解正确的消费原则。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对影响价格的因素及价值规律基础知识的学习,增强理论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常见的消费心理和正确的消费原则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生活中正确分析生活中和消费有关的经济现象,透过现象看到经济本质,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科素养】政治认同:支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科学精神:正确理解常见的消费心理和正确的消费原则的基本理论,运用经济生活的基本理论分析经济现象。法治精神:依法参与经济生活。公共参与: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教学重点】消费心理及消费原则【教学难点】区分四种消费心理,掌握正确对待四种消费心理的态度。【教学方式】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课前准备】四种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直播带货及断舍离的资料;教学PPT;等【教学过程设计】程序设计学习环节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预设)媒体运用课堂预习列出预习问题提出预习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已有知识,找出预习问题的答案。预习内容较多,要留足时间,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最好是绘制表格,清晰明了,便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根据PPT展示的问题,在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学会速读课本的同时找准课本关键信息。对找到的信息进行整合,绘制记忆表格或者列出知识要点。多媒体基础知识1不同消费心理的表现、特点、评价和态度2.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四条)根据课前分组情况,依次邀请每组的发言人,展示该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检验预习效果。每组的发言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其他组同学的补充或者异议在该组发言结束后进行,时间控制在1分半,特例依具体情况延长时间,总时长要调控好。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为发言人,展示本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其他未展示的同学认真观看,待发言人结束发言后,对发言同学的发言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电子展台合作探究探究一:你知道“直播带货”吗?你买过“主播们”推介的商品吗?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探究二:“断舍离”是一种生活态度。你有过“断舍离”的想法吗?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断舍离”的看法。探究三:我们要理智选择商品,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有人说,那我不消费就好了啊,反正也要“适度消费”和“勤俭节约”。你是怎么看这一观点的?提示:能实现消费者、企业、相关产业行业多方共赢是直播带货的魅力所在。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说,在直播间购买商品,不仅价格更便宜,还能节省大量挑选试错的时间和成本。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借用明星或网红直播带货,能迅速增加品牌曝光度,以及产品转换率,从而加快资金循环速度,拓宽营销渠道,提升销售效率。在疫情期间,直播带货在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扶贫领域也表现不俗。 直播带货也存在主播夸大和虚假宣传、页面挂载不能说明商品特性的链接等问题意见较多,质量保障、支付安全和售后服务等问题。总之,我们在选择是否购买直播商品时,要结合自己的时间情况,认真理智地进行选择。提示:当断则断。提示:我们是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商品。“适度消费”和“勤俭节约”并不是要求我们节制消费,而是根据经济承受能力进行消费,是倡导我们不忘本来,艰苦奋斗,为国家做贡献。根据探究问题,和本组内的同学展开讨论,然后自己组织好答案,将答案草稿或者逻辑线罗列在草稿纸上,根据提问顺序,展示自己的答案。多媒体体系形成多媒体课堂实战1.由猿辅导教育赞助播出的《王牌对王牌》第五季热播以来,猿辅导教育市场迅速打开,不费吹灰之力就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A)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2.“生活需要仪式感、人生得意须尽欢、女人要学会取悦自己”是近年“精致主义者”的流行语,然而潇洒的“买买买”的背后是债台高筑。央视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的数据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高达797.43亿元,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6.98万亿元,90后负债平均达月收入的18.5倍,按平均工资6917元计算,平均负债12.79万元。这表明(C)①年轻人要追随大众文化的消费潮流②要量入为出,理性消费③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移动支付是浮夸性消费的助推器④冲动、非理性的消费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消极影响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行为经济学中的“稀缺心理”,指只看到蝇头小利而压缩必要消费开支,反而因小失大的行为。例如,为了省钱选择低劣食品导致疾病,反而损失更多医疗费用。这启示我们(D)A.努力提高全社会的医保水平B.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C.企业要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D.坚持适度消费做理性的消费者4.近年来,针对大学生的诈骗案件频发,校园贷也屡屡爆出巨额借贷无法偿还的新闻。某项调查显示,超半数大学生认为“不欠债、不贷款才是最好的消费方式”。下列对此观点评价正确的是(B)①否定了适度举债对提高个人消费水平和质量的意义②是一种科学、理性的消费观,有利于降低生活风险③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作为没有收入支撑的大学生不宜介入④是否贷款消费要充分考虑自身经济承受能力,防止消费走向极端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多媒体板书设计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常见的消费心理正确的消费原则板书课后提升练习册对应习题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