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测试卷(二)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并将其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题号12345678910选项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选项1.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曾出现在尼罗河流域的古老文字是(???)A.????????????????????????????????????????B.?C.???????????????????????????????????????????D.?2.某班级准备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代印度历史,涉及“种姓制度”时,下面台词中不正确的是(?????)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姻殿堂3.下图是某一宗教的传播示意图。关于这个宗教叙述正确的是(???)A.?它的建筑形式是清真寺???????????????????????????????????????B.?它的经典文献是《古兰经》C.?它起源于古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D.?它起源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4.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均为得天独存的大河文明国家,它们的共同点有(???)①地处大河流域②诞生了世界性的宗教③地处亚非洲④以农业经济为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反对(???)A.?禅让制????????????????????????????????B.?世袭制????????????????????????????????C.?郡县制???????????????????????????????D.?分封制6.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成语源于春秋争霸的是(???)A.?退避三舍??????????????????????????B.?围魏救赵???????????????????????????C.?纸上谈兵?????????????????????????????D.?三顾茅庐7.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B.?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C.?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D.?准许土地自由买卖9.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公平……向农村、薄弱学校、贫困地区、困难群体倾斜……”。在当代中国,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C.?有教无类?????????????????????????D.?当仁不让于师10.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的吗?(?)???????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11.《三字经》写道: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从这段材料中可以提取的有效信息是(???)①夏朝开始,“公天下”变成“家天下”?②三个朝代中,周朝的统治时间最长③夏、商、西周政权更迭的历程????????④暴政导致国家灭亡的历史规律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2.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下列选项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①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③西方的“哲学”一词来自古罗马语??④罗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拉丁语是古代罗马人使用的语言,现在很多语种如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意大利语等都从拉丁语衍化而来。这说明(???)A.?古罗马人是欧洲人的祖先????????????????????????????????????B.?古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C.?古罗马人有很强的语言天赋????????????????????????????????D.?古罗马的文化渗透到它统治过的地区14.下图阴影部分所示为下列哪一帝国的版图(?)A.?波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D.?阿拉伯帝国15.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则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有(??)①民主政治时期的雅典没有国王②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③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④包括妇女在内的所有雅典人都享有民主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6.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A.?希腊文明的繁荣????B.?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C.?罗马共和国的兴衰????D.?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17.下列哪些内容可以作为答案回答下图著作封面的问题。(???)①古希腊的城邦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②古希腊诞生了对欧洲具有深远影响的民主制③现在欧洲人使用的“哲学”一词来自古希腊语④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诞生了悲喜剧之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8.下表是拉丁语和现代的意大利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中“面包”一词的比较,它能说明(???)拉丁语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面包panispanepainpanA.?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B.?现代很多语种与罗马拉丁语有着渊源关系C.?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是古罗马的后裔D.?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是古罗马的统治区19.伯利克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位人物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A.?????????????B.?????????????C.?????????????D.?20.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句话的意思是(???)A.?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B.?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C.?古代埃及人十分爱护尼罗河????????????????????????????????D.?尼罗河是古代埃及的象征二、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60分)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材料二: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1)以上材料反映周武王开始实行什么制度?(2分)(2)“封”的对象有哪几类人?(1分)周武王认为谁是灭商的最大功臣?(1分)(3)被周武王“封”的对象拥有什么权利和义务?(2分)(4)你认为该制度能不能保证周天子对广大疆域实行长久牢固的统治?(1分)为什么?(3分)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大放异彩的局面。材料二:《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体著作。“泛爱众,而亲(接近)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等,意蕴深刻。回答:(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大放异彩”的局面被称为什么?(2分)(2)根据材料一,指出这种局面出现的背景和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4分)(3)概括材料二中孔子的思想主张。(4分)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法典规定如果奴隶主把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了事。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隶,就不用任何赔偿。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作为惩罚;被人打掉牙齿,就要敲掉对方的牙齿。(1)材料一中刻在石柱上的这部法典被称为什么?(1分)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1分)(2)材料二的规定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法律精神有何区别。(4分)4.(10分)【展世界文明风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作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材料二: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德国法学家耶林格(1)材料一中的“她”是指古希腊的哪一城邦?(1分)当时“她”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实现民主制度?(2分)(2)材料二中的“法律“是指什么?(1分)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这一观点的?(2分)(3)古希腊、古罗马还有哪些堪称“源头”又能“征服”世界的成就?请各举一例。(2分)(4)从上述材料和思考中,你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2分)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卫鞅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材料二:商鞅变法时期的两幅图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1)据材料一指出卫鞅的主张。(2分)(2)从材料二的图一和图二中你能提取哪些历史信息?(2分)这些信息反映了什么?(1分)(3)据材料二中的图二,有人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1分)为什么?(2分)(4)引用材料三中的一句话,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2分)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测试卷(二)参考答案1、单选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ACCDABCC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DBCCDBAB2、材料分析题21.(1)分封制。(2)功臣与亲戚。姜尚。(3)权利:得到封地和封地上的人口;义务:服从周王命令,定期朝贡,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4)不能。分封制在当时的确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朝控制的区域,但它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上,随着人口不断繁衍,周王室和其他诸候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而生产力的友展使一些诸侯国日益强大起来,从而对周王室构成了巨大的威胁。;22.(1)百家争鸣。(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互相辩论;如何治理国家。(3)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德治国;有教无类等。23.(1)《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2)古巴比伦王国存在森严的等级制度;《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3)《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具有浓厚的等级思想,将刑罚作为报复的工具。而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本,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刑罚的主要目的是防治犯罪。24.(1)雅典。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作为民主政治的机构有充分的权力;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群众发给工资和补贴等。(2)罗马法。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3)古希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可上溯到古代希腊。古罗马:罗马的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和最通用的字母,现在很多语种都从拉丁语演化而来。(其他言之有理也可)(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25.(1)主张按照现实需要改变治理国家的政策,不必因循守旧。(2)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逐步推广;说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3)正确。因为当时商鞅“坏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或由于当时生产力的提高,在井田以外的私田越来越多。)(4)倾邻国而雄诸侯。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