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1.2.3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混战人教版九年级上本资料为作者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复习旧知保路运动1.时间背景:1911年6月清政府将铁路收归国有2.意义:使得湖北的革命形势迅速进入高潮武昌起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晚2.意义影响:清政府统治迅速崩溃,推动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1.时间地点:1912年1月1日南京2.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3.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国旗:五色旗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1.时间:2.意义: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革命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性质:2.意义: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1.这是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是中国资产阶级最独立和最活跃的时代,其程度远远超过所谓国民党的黄金十年。 2.这是中国人常识民主制度和议会制度的时期,是中国最开放和多元化的时期3.这是中国最混乱、最黑暗的年代,全国各地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思考:这是民国政府的什么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混战北洋:清末对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沿海各省的统称。军阀:指拥有军队、武装、地盘、政权的军人或军人集团。北洋军阀:晚清时期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以他为首建立起的这一个军事集团,由此得名北洋军阀。何谓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政府执政时期:1912-1928知识梳理孙中山提出这三项条件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限制袁世凯权力,保留辛亥革命的成果袁世凯又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突破这三项条件的限制的?(1)临时政府设于南京,已由各省代表议定,不能更改;(2)新总统到南京受任后,本大总统始行解职;(3)新总统必须遵守“临时约法”。1.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往北京2.改组内阁,委任亲信为内阁总理袁世凯临时大总统誓词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凡兹志愿,率履弗渝。俟召集国会,选定第一期大总统,世凯即行解职。谨掬诚悃,誓告同胞。——大中华民国元年三月初十日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独揽大权,窃取革命果实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北洋政府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独揽大权的措施?1.政治2.军事3.对外关系临时政府从南京迁至北京;改组内阁,委任亲信;削弱革命派力量;胁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扩张武力(向列强借款),接受日本二十一条镇压革命党人,加强北洋军“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秘密条款。日本帝国主义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各国无暇东顾的时机,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觐见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袁世凯,递交了二十一条要求的文件,并要求政府“绝对保密,尽速答复”。此后日本帝国主义以威胁利诱的手段,历时五个月交涉,企图迫使袁世凯政府签订,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无理要求,这些条款称中日“二十一条”思考:“二十一条”损害了哪些国家的利益?损害了中国的利益,是一部丧权辱国的“亡国条约”损害了欧美列强在华利益1913年,袁世凯为了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消灭国民党控制的南方各省势力,以办理“善后”为名,指派国务总理赵秉钧,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借款2500万英镑,签订了《善后借款合同》。《二十一条》主要内容1.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2.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3.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4.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5.中国向日本采办一定数量之军械(譬如在中国政府所需军械之半数以上),或在中国设立中日合办之军械厂聘用日本技师,并采买日本材料。6.中国允将接连武昌与九江、南昌路线之铁路,及南昌、杭州,南昌、潮州各路线铁路之建造权许与日本国。7.在福建省内筹办铁路,矿山及整顿海口,(船厂在内)如需外国资本之时,先向日本国协议。1913年3月,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国民党大获全胜,宋教仁北上组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身亡。1913年中华民国国会大选,国民党大获全胜,宋教仁正欲循欧洲“内阁制”惯例,以党首身份组阁之际,同年(1913年)3月20日22时45分,被洪述祖暗杀于上海火车站,子弹从后背射入体内,射中其右肋,斜入腹部,凶手开枪后逃逸。宋教仁疼痛难忍,趴倒在一张椅子上,用手把于右任的头拉到胸口,喘息地说:“吾痛甚,殆将不起……”孙中山闻宋教仁遇难,从东京赶回上海,亲致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1.时间1915年底2.概况各阶层人士群起反对,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很快席卷南方多个省份。袁世凯复辟帝制后,全国各阶层人士群起反对。1915年底,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亦纷纷宣布独立。3.过程袁世凯复辟帝制二次革命基本情况1.原因2.时间3.过程4.结果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刺杀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1913年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发起反袁的“二次革命”;江西李烈钧在江西举兵,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等地加入讨袁行列由于南北武力悬殊,二次革命很快失败新知讲解1.原因2.时间3.发动4.结果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出卖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12月袁世凯复辟帝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5——1916年蔡锷组织护国军,发起讨袁战争,全国响应。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运动胜利。护法运动基本情况新知讲解段祺瑞冯国璋张作霖军阀混战奉系军阀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北洋军阀派系代表人物依靠的帝国主义国家直系冯国璋、曹锟美、英皖系段祺瑞日奉系张作霖日滇系唐继尧美、英桂系陆荣廷美、英各军阀及其支持的国家皖系军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陕西)桂系军阀(广东、广西、湖南南部)直系军阀(湖北、江西、江苏及直隶)奉系军阀(奉天、黑龙江、吉林)滇系军阀(云南、贵州、四川南部)山西军阀(山西)控制中央政权时间国家形势北洋时期袁世凯统治1912.4—1916.6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建立;复辟帝制,护国运动等反抗中失败。皖系统治1916.6—1920.7北洋军阀分为三大派系,段祺瑞掌权中央,直皖战争皖系失败。直系统治1920.7—1924.10两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北京政变奉系统治1924.10—1928.12北伐战争,北洋军阀失败。各派系轮流控制政府,政局动荡不安。从上表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①出现了长达十多年的军阀割据混战局面,整个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②各派系轮流控制政府,政局动荡不安。③长年的战争,造成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军阀混战带来的影响:直奉战争直皖战争是北洋军阀内部首场大规模战争,是决定直系和皖系政治命运的关键之战。直皖战争,发生于1920年7月14日,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吴佩孚、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在京津地区进行的战争。当时曹锟为地方军区负责人,段祺瑞为民国政府“边防督办”,从法律上来说,直皖战争是一场地方军人抗拒中央政府的军事政变。战争结果直系和奉系军阀合作击败皖系军阀,共同取得北京政权,段祺瑞下台。直皖战争直奉战争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由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在中国北方进行的两次战争。直奉战争第一次以直系获胜,第二次以奉系获胜、直系失败告终,从此直系势力一蹶不振,北洋政府落入奉系军阀手中。直系军阀退出北京政治舞台,北洋政府开始了张作霖时代。袁世凯死后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军阉割据混战、国家四分五裂。2.影响:①出现了长达十多年的军阀割据混战局面,整个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②各派系轮流控制政府,政局动荡不安。③长年的战争,造成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北洋政府军阀混战建立:统治措施: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对内独裁专制,对外卖国护国运动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很快分裂为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和奉系军阀三大派系,它们为争夺北京中央政权和各省地盘展开激烈角逐。新知讲解1.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是()A.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B.孙中山宣布解职C.责任内阁成立D.溥仪下诏宣布退位A2.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采取的措施有()①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委任自己的亲信为内阁总理④想办法削弱革命派的力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C课堂练习3.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是()A.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B.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各省代表选举C.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D.大总统召集立法院,宣告开会、停会、闭会D4.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护国运动迅速发展B.帝国主义放弃支持袁世凯C.北洋军阀内部分化D.卖国和复辟不得人心D课堂练习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组织讨袁护国军。“誓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拥护共和,反对帝制。”材料二:“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此共和之福,非共和之罪也,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1917年孙中山广州演讲材料三:“民国初期若干年(注: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全球通史》(1)蔡锷组织讨袁护国军的原因是什么?这样运动的名称是什么?(2)为什么孙中山认为“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此共和之福”?他把共和的敌人指向了谁?(3)《全球通史》称这时期是最糟糕的时期之一的,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课堂练习(3)军阀割据混战人们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等(1)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运动(2)中国依然是专制统治,北洋军阀(或袁世凯)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2.3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混战同步练习(解析版)一、单选题(共9题)1.如图是绘于1912年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袁世凯正骑在木马上来回摇动,脸上流露出一幅得意的表情。木马看起来是在运动、前进,事实上却是动而未进、原地踏步。他装模作样的目的在于(???)袁世凯骑木马A.?骗取清政府的信任????????????B.?骗取帝国主义的支持????????????C.?蒙蔽人民群众????????????D.?蒙蔽革命党人2.1914年,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趁机提出“二十一条”,企图侵占山东等地的帝国主义国家是(???)A.??日本??????????????????????????????????B.?美国??????????????????????????????????C.?俄国??????????????????????????????????D.?奥匈帝国3.以下有关“二十一条”的说法,错误的是(???)A.?对中国权益的损害严重且涉及范围深广B.?它表现出日本对中国强烈的侵略野心C.?欧美列强支持日本与中国签订“二十一条”D.?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4.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占据浙江的是(???)A.?直系军阀???????????????????????????B.?奉系军阀???????????????????????????C.?桂系军阀???????????????????????????D.?皖系军阀5.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要希望他好,使他不能不好”。孙中山认为“它(指袁世凯)不承认共和则已,既已承认共和,若是一朝反悔,就将失信于天下,外国人也不能答应”。资产阶级革命派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本原因是(???)A.?幻想以帝国主义来制衡袁世凯?????????????????????????????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C.?政治上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D.?认识到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6.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的标志是(???)A.?张学良通电“改易旗帜”????????????????????????????????????B.?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C.?消灭军阀吴佩孚孙传芳???????????????????????????????????????D.?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爆发7.1915年底蔡锷在一篇宣言中说:“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材料中的“民贼”是指(???)A.?李鸿章????????????????????????????????B.?曹汝霖????????????????????????????????C.?孙传芳????????????????????????????????D.?袁世凯8.《申报》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如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A.?辛亥革命时期?????????????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C.?土地革命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这主要是指该时期(???)①军阀割据混战????②人民生活困苦????③社会秩序混乱????④人民思想开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问答题(共2题)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大总统是国家的元首,总揽统治权”。──《中华民国约法》材料三:“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言(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可知总统的权力发生了什么变化?(2)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袁世凯表面上对共和与专制的态度是怎样的?(3)结合史实,袁世凯后来是如何独裁大权的?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组织讨袁护国军。“誓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拥护共和,反对帝制。”材料二:“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此共和之福,非共和之罪也,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1917年孙中山广州演讲材料三:“民国初期若干年(注: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全球通史》(1)蔡锷组织讨袁护国军的原因是什么?这样运动的名称是什么?(2)为什么孙中山认为“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此共和之福”?他把共和的敌人指向了谁?(3)《全球通史》称这时期是最糟糕的时期之一的,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三、综合题(共1题)1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中的实现“救国之梦”的人是指谁?(2)材料中为显示“救国之梦”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5)为实现“我的中国梦”,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会怎么做?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D【解析】题干图片是1912年的的一幅漫画。画中的袁世凯正骑在木马上来回摇动,脸上流露出一副得意的表情。木马看起来是在运动、在前进,事实上却是动而未进、原地踏步。他装模作样的目的在于蒙蔽革命党人。为建立他的独裁统治,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又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他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接着,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至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蒙蔽革命党人是题干漫画中的袁世凯装模作样的目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题干图片为依托,考查北洋军阀的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相关知识。?2.A【解析】袁世凯任总统期间,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A项日本趁机提出“二十一条”,企图侵占山东等地,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北洋军阀政府黑暗统治时期的相关知识。?3.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十一条是日本企图独霸中国的条款,自然会触及西方国家的既得利益,因此欧美列强不可能支持。C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表述符合史实ABD三项说法都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欧美列强支持日本与中国签订“二十一条”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二十一条”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4.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直、奉三大派系。皖系以段祺瑞为首,以日本为靠山,控制皖、鲁、闽、浙、陕等地;直系以冯国璋为首,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倾向英美;奉系以张作霖为首,在日本的扶植下,控制着东北地区。D项皖系军阀占据浙江,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的识记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派系统治地区的识记。?5.C【解析】资产阶级革命派产生题干想法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上不成熟,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推翻清朝统治就是实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中华民国也就是一劳永逸地实现了“创立民国”,三民主义只剩下平均地权有待奋斗。因此,他们认为应该争取同是汉族,又不乏开明之誉的袁世凯。他们根本没有想到革命是曲折的,斗争是复杂的。ABD三项都不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产生题干想法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C项政治上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产生题干想法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知识,要求具备运用所学解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能力。6.A【解析】1928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从此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A项张学良通电“改易旗帜”是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的标志,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东北易帜的影响的准确识记。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张学良“东北易帜”的意义解答即可。7.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反袁斗争和维护共和的努カ,从题干材料中的“冠冕”“共和”和此宣言的发表时间为1915年可判断,这是1915年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孙中山发表的《讨袁宣言》,“民贼”是指袁世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20世纪初的史实,属于简单题。8.B【解析】据“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从此进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在帝国主义各国的分别收买和互相争夺下,分裂成几个派系,其中主要是直、皖、奉三系,军阀割据混战。?B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出现题干描述时局,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申报》时评为依托,考查北洋军阀的知识,识记与灵活掌握北洋军阀政府黑暗统治时期的相关知识。9.A【解析】民国初年,由于袁世凯恢复帝制,国内爆发内战即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后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人民思想解放与“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不符,综上,①②③符合题意。④民众思想解放是正面的,不是糟糕的现象,故排除④。A项①②③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民国初年的社会状况,要求具备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二、问答题10.(1)总统权力全面加强,从三权分立到总揽大权。(2)赞成共和,发对专制。(3)迁都北京改组内阁、胁迫国会选举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公布《大总统选举法》等。【解析】本题考查袁世凯建立北洋统治的史实。材料一“行使统治权的有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材料二“大总统总揽统治权”说明总统权力全面加强,从三权分立到总揽大权。材料三“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可见袁世凯当时表态是赞成共和,发对专制。后来他独揽大权是通过迁都北京改组内阁、胁迫国会选举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公布《大总统选举法》等手段。【点评】本题掌握袁世凯建立北洋统治的史实11.(1)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运动。(2)中国依然是专制统治,北洋军阀(或袁世凯)。(3)军阀割据混战人们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等。【解析】本题考查北洋军阀统治的相关史实。本题是基础题,蔡锷组织讨袁护国军的原因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这样运动的名称是护国运动。尽管中国实现了共和。但是中国依然是专制统治。军阀割据混战人们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等。【点评】掌握北洋军阀统治的相关史实三、综合题12.(1)孙中山(2)辛亥革命;三民主义。(5)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等。【解析】(1)根据材料中“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中国近代史上孙中山在1905年建立了中国同盟会,之后提出了三民主义,1911年辛亥革命成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2)根据材料中“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也就是三民主义,1911年,孙中以三民主义为指导领导了辛亥革命。(3)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先辈们的付出,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功绩的识记。(2)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史实。(3)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3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混战.pptx 1.2.3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混战同步练习(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