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9.5电压及其测量(第二课时)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物理 学段: 初中 年级 九年级 相关 领域 各种类型的电压表(毫伏表、微伏表) 教材 书名:《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7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提供实验、观察、思考及讨论的机会,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最终达到丰富他们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能力的目的。本节教学本着以上的宗旨开展。这也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以及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的课程理念。本节课应用了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类比和实验的思想,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使用时的区别。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电压是电学中的基本概念。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通过探究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本节课不仅可以巩固以前所学的内容,也为后续学习欧姆定律等内容奠定了基础,进行了知识的铺垫与储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生情况:学生在本章的前四节学习中已经接触了一些简单的电学知识,包括电流表的使用,具备了连接简单电路的基本能力。但他们连接电路的熟练程度、设计电路、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对电路故障的分析能力还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提高。 3.教学方式: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对比法、实验法、提问法。 4.教学手段:电路示教板、演示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多媒体。 5.技术准备:分组实验器材共15组(电池2节、电压表1块、导线若干、小灯泡2个、开关一个)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压表的作用、电路符号 2.能够辨认电压表表盘量程和最小分度值,并能正确读数 3.能够独立操作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电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认识电压表,学会正确读数 3.通过实验,总结归纳出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4.通过实验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并比较电流表、电压表的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电压表的使用,使学生能够用电压表进行电路的探究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电压表的读数及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问题框架(可选项)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学流程示意图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电压是与自然、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也是物理科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在学习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得学生更好地学习电压表的读数以及正确使用电压表测电压。本节课应用了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类比和实验的思想,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使用时的区别。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课前检测 出示目标 2min 课前检测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主单位是 2.电压是使 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而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一节干电池电压为 对人体安全电压为不高于 出示学习目标 师友组独立 完成课前检测 【活动一】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回忆上一节课的知识 评价积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PPT投影 2min 环节一:电压表 3min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那么同学们猜一猜测量电压的仪表是什么? 2.电压表的符号是什么?构造是什么? 【活动二】学生观察课桌上的电压表 学生思考后回答 【活动三】 电压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电压表的量程。 (2)确定电压表的分度值。 (3)由指针位置读出示数。 养学生观察能力 实物投影 PPT投影 5min 环节二:电压表的读数 2电压表的读数: 【讲解】指导学生读数 ( 1)用“—”和“3”两个接线柱: 量程:0——3V 一个大格1V 一个小格0.1V 方法:用小格数×0.1V (2)用“—”和“15”两个接线柱: 量程:0——15V 一个大格5V 一个小格0.5V 方法:用小格数×0.5V 【活动四】 学生练习读数 通过类比电流表读数以及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认识电压表,学会正确读数的方法。 实物投影 5min 环节三: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提问】如何用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 【学生看书】自己找出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试着写在导学案上。 【演示实验一】老师连接好基本电路,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示用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 【演示实验二】老师演示将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测电源电压。 【师生共同总结】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电压表必须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 使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接线柱流出电压表。 使被测电压不超出电压表量程 电压表可以直接测量电源电压 思考 看书总结 一名学生将电压表连接在灯泡的两端,其他同学观察,找出该同学实验操作的不足之处 观察 总结、归纳电压表的使用规则,体会要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生生互动,印象深刻,展示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宝贵资源 实物演示(学生) 10min 环节四:学生实验:用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 【布置任务】 学生实验一:按图3连接实验电路,用电压表测出通过灯泡L1和灯泡L2两端的电压大小.将测量结果记在表格中。 【设疑提问】你还想知道谁两端的电压? 你先猜一猜,再测一测 学生实验二:用电压表测出图3中电源两端的电压、导线两端电压、断开的开关两端的电压,看一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电源两端电压U/ V 导线两端电压U线/ V 断路两端电压U断/ V 【活动五】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表挌 提醒连接前的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2)连接电路时,先连接其他电路元件,最后连电压表,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就连接在谁的两端。 动手连接,教师巡视。 展示实验结果 培养生能够用电压表进行电路的探究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为以后讲解电路排障做铺垫 分组实验 实物投影 10min 环节五:针对训练 1.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叫_____,电压表的电路符号是_____,要测量某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必须把它跟这部分电路_____起来,并使电流从_____接线柱流入,从_____接线柱流出,还要注意被测电压不得超过它的_____。 2.实验室最常用的电压表有____个接线柱,____个量程。如图4所示,电压表示数是____V。 3.如下图5所示,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哪一个是正确的[ ] 师友组独立完成,不会的问题请老师或学师 学以致 用 导学案 6min 环节六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电压表的读数以及使用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在,请你总结一下电流表和电压表有哪些区别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区别: 师友组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电压表和电流表区别 PPT投影 4min 环节七课堂检测 独立完成课堂检测 师友组独立完成,学师评价学友 完成本节课目标 自制导学案 5min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 评价内容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A B C D 自评 对本节课知识的兴趣 浓厚 较浓厚 一般 弱 独立思考的习惯 强 较强 中 弱 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 多 较多 一般 少 理解他人思路,与同伴交流 好 较好 一般 弱 在知识、方法等方面的收获 多 较多 一般 少 同伴互评 本节课发言的次数 多 较多 一般 少 本节课发言的质量 好 较好 一般 差 本节课课堂练习的正确率 高 较高 一般 低 师评 上课听讲的专心程度 专注 教好 一般 弱 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 高 较高 一般 低 课堂发言反映出的思维深度 强 较强 一般 弱 课堂发现问题的角度 多 较多 一般 少 课堂发现问题的能力 强 较强 一般 弱 评价说明 在评价等级对应的栏目下打“√” 评价量规:师友互助评价标准 1.课堂上精神饱满,积极回答问题 学师回答问题奖励1颗心,学友回答问题奖励2颗心,班上特殊学生(后五名)回答对问题奖励3颗心 2.学师及时耐心的帮助学友,并能完成当堂测试的,学友奖励3颗心,学师奖励2颗心,班上特殊学生(后五名)奖励4颗心 3.及时完成课堂检测 课堂完成,学友奖励3颗心,学师奖励2颗心,班上特殊学生(后五名)奖励4颗心。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本节课从上一节课的电压知识入手,引入如何测量,从而引出电压表,来进一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在本节课中使学生进入了三个空间。 1.学生的思维空间。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思考,通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 2.学生的活动空间。全体学生参与分组实验,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过程,得到发展。 3.学生的表现空间。通过学生演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把学生的想法、做法展示给全班,进行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将五种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之中。 1.旧知识与新知识融合法:针对本节内容,复习相关的旧知识,把熟悉的知识点转化为要学习的内容。 2.对比法:前面已经了解了电流表的读数和使用,在学习电压表时,请学生类比电流表学习电压表。 3.提问法: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问题串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行新知识的学习、理解与记忆。 4.实验法:通过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体会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5.自主学习法: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学案,学习电压表的使用,不仅培养了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而且使学生能发现问题,课上就能带着问题听课,优化课堂效率。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实验、课堂讨论、实验探究要花大量的时间,有的实验并没有能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实现真正意义的探究,在探究教学中如何能很好的落实知识点,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是我在以后教学中需要突破的问题。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