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2.导体的电阻自主探新知预习比值阻碍电阻××√××合作攻重难探究对电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电阻R和电阻率ρ的比较当堂固双基达标课时分层作业点击右图进入…Thankyouforwatching!答案解析答案考点1规律方法考点2W谢谢次赏谢谢赏课时分层作业(十一) 导体的电阻(时间:25分钟 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关于公式R=和公式R=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式对一切情况都适用B.R=仅适用于金属导体,R=ρ适用于任何导体C.导体的电阻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D.同种导体的电阻在温度一定时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D [R=ρ适用于金属导体和电解液,且为纯电阻电路,故A、B错误;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决定,与U、I无关,故C错误,D正确。]2.金属材料的电阻率有以下特点:一般而言,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的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有的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根据以上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连接电路用的导线一般用合金来制作B.电炉、电阻器的电阻丝一般用合金来制作C.电阻温度计一般用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的合金来制作D.标准电阻一般用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金属材料制作B [纯金属的电阻率小,故连接电路用的导线一般用纯金属来制作,故A错误;合金的电阻率大,故电炉、电阻器的电阻丝一般用合金来制作,故B正确;有的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故电阻温度计一般用金属来制作,故C错误;有的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故标准电阻一般用合金材料制作,故D错误。]3.(多选)对于常温下一根阻值为R的均匀金属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若将金属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10倍,则电阻变为10RB.常温下,若将金属丝从中点对折起来,电阻变为RC.给金属丝加上逐渐从零增大到U0的电压,则任一状态下的值不变D.把金属丝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电阻率会突然变为零的现象称为超导现象BD [设原电阻R=ρ,当l′=10l时,由体积不变原理求得横截面积变成S′=S,所以电阻变为R′=ρ=ρ=100R,A错误;从中点对折起来,相当于两个阻值为R的电阻并联,其总阻值为R,B正确;金属丝的电阻率ρ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金属丝两端的电压逐渐增大时,由于电流的热效应会使电阻率ρ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而R=ρ=将逐渐增大,C错误;金属丝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把金属丝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电阻率会突然变为零的现象称为超导现象,D正确。]4.A、B是两根长度相同、质量相同而材料不同的金属导线,已知A的密度比B的大,A的电阻率比B的小,则A、B两根导线的电阻的大小关系为( )A.RA>RB B.RA<RBC.RA=RBD.无法判断D [质量相等,A的密度比B的大,则A的体积比B的小,而长度相等,故A的横截面积比B的小。由电阻定律R=ρ,A的电阻率比B的小,但A的横截面积也比B的小,故无法确定A、B两根导线的电阻的大小关系。选项D正确。]5.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丝甲和乙,长度均为L,横截面积均为S,将甲对折起来,将乙拉长为原来的两倍后,将两根金属丝串联在同一电路中,甲、乙金属丝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A.1∶4B.4∶1C.1∶16D.16∶1C [将甲对折起来后长度减半、横截面积加倍,由R=可知,电阻变为原来的,乙拉长为原来的2倍时,横截面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由R=可知,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两电阻串联时,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故电压之比为1∶16,故选C。]6.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和无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由多层类脂物质——髓质累积而成的,具有很大的电阻,经实验测得髓质的电阻率为ρ=8×106Ω·m。某生物体中的某段髓质神经纤维可看作高20cm、半径为4cm的圆柱体,当在其两端加上电压U=100V时,该神经开始发生反应,则引起该神经纤维产生感觉的最小电流为( )A.0.31μAB.0.62μAC.0.15μAD.0.43μAA [由R=ρ,可知R=3.18×108Ω,所以I=≈0.31μA,A正确。]二、非选择题(14分)7.如图甲为一测量电解质溶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Q为电极,设a=1m,b=0.2m,c=0.1m,当里面注满某电解质溶液时,且P、Q加上电压后,其U?I图像如图乙所示,当U=10V时,求电解质溶液的电阻率ρ。甲 乙[解析] 由题图乙可求得电解质溶液的电阻R==Ω=2000Ω,由题图甲可知电解质溶液长l=a=1m,它的横截面积S=bc=0.02m2,由R=ρ得ρ==Ω·m=40Ω·m。[答案] 40Ω·m22.导体的电阻[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导体的电阻,知道U?I图线的斜率反映导体电阻的大小。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重点)3.掌握导体电阻的计算公式。(重点)4.理解电阻率的概念及物理意义,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一、电阻1.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中电流的比值。2.定义式:R=。3.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物理量。4.导体的U?I图像的斜率反映导体电阻的大小。二、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1.探究电路2.探究原理a、b、c、d四条不同的导体串联,电流相同,因此,电阻之比等于相应的电压之比。3.探究过程(1)b与a只有长度不同,比较a、b的电阻之比与长度之比的关系。(2)c与a只有横截面积不同,比较a、c的电阻之比与横截面积之比的关系。(3)d与a只有材料不同,比较a、d的电阻是否相同。4.探究结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有定量关系,与电阻的材料也有关。三、导体的电阻率1.导体的电阻: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2.电阻定律:R=ρ。3.电阻率ρ的相关因素(1)与导体材料有关: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2)与导体的温度有关①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影响,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②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制作电阻温度计。③当温度降低到特别低时导体电阻可以降到0,这种现象叫作超导现象。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由R=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2)电阻率ρ只与导体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S有关。(×)(3)电阻率表征了材料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4)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很大。(×)(5)导体的长度越大,电阻也一定越大。(×)2.如图所示,a、b、c为同一种材料做成的电阻,b与a的长度相等,b的横截面积是a的2倍;c与a的横截面积相等,c的长度是a的2倍。当开关闭合后,三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关系是( )A.V1的示数是V3的2倍B.V1的示数是V2的2倍C.V2的示数是V1的2倍D.V2的示数是V3的2倍B [由R=ρ,a、b、c的电阻之比为R1∶R2∶R3=2∶1∶4,三者串联,电流相等,则电压比等于电阻比,选项B正确。]3.如图所示,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C端移动时,小灯泡变亮,那么应将N接( )A.B接线柱B.C接线柱C.D接线柱D.以上都可以B [首先要明确小灯泡变亮了,这表明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减小,长度变短,而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由下面的接线柱决定,只有N接C才能满足题意。选B。]对电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对电阻定律的理解(1)公式R=ρ是导体电阻的决定式,如图所示为一块长方体铁块,若通过电流为I1,则R1=ρ;若通过电流为I2,则R2=ρ。(2)适用条件:温度一定,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质溶液。(3)电阻定律是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的规律。2.R=ρ与R=的比较公式R=ρR=区别电阻的决定式电阻的定义式说明了电阻由导体的哪些因素决定,可以说R与l成正比,与S成反比提供了求电阻的方法,并不能说电阻与U和I有关系只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液、等离子体适用于纯电阻元件联系R=ρ对R=补充说明了导体的电阻不取决于U和I,而是取决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例1】 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导线A和B,如果把其中的一根A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把另一根导线对折后绞合起来,则它们的电阻之比为多少?思路点拨:(1)导线拉长2倍后,导线的ρ不变,l变为原来2倍,体积不变,S变为原来的。(2)R、ρ、l、S满足R=ρ。[解析] 金属导线原来的电阻为R=ρ,拉长后l′=2l,因为体积V=lS不变,所以S′=,R′=ρ=4ρ=4R。对折后l″=,S″=2S,所以R″=ρ=ρ·=,则R′∶R″=16∶1。[答案] 16∶1上例中,若将变化后的A、B两个导线串联在同一电路中,则它两端的电压之比为多少?提示:两电阻串联时,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故电压之比为16∶1。应用R=ρ解题的技巧(1)明确导体的形状改变后,电阻率不会发生变化。(2)导体的形状改变后,体积不变,由V=l1S1=l2S2确定l2与l1、S2与S1的关系。(3)由R=ρ确定电阻关系。1.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2bc。当将A与B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电流为I;若将C与D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则电流为( )A.4I B.2IC.ID.IA [设沿AB方向的横截面积为S1,沿CD方向的横截面积为S2,则有=,AB接入电路时电阻为R1,CD接入电路时电阻为R2,则有==,由欧姆定律得电流之比==,解得I2=4I1=4I,故A正确。]电阻R和电阻率ρ的比较电阻R电阻率ρ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R大,阻碍作用大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ρ大,导电性能差决定因素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由导体的材料、温度决定,与导体的形状无关单位欧姆(Ω)欧姆·米(Ω·m)联系ρ大,R不一定大,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不一定大;R大,ρ不一定大,导电性能不一定差【例2】 (多选)关于导体的电阻及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作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有电流通过时才具有电阻B.虽然R=,但是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导体中的电流无关C.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D.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BD [导体的电阻率由材料本身性质决定,并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中电流大小无关,A、C错误,B正确;电阻率反映材料的导电性能,电阻率常与温度有关,存在超导现象,D正确。]电阻与电阻率的辨析(1)导体的电阻越大,说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能说明导体的电阻率一定越大。(2)电阻率越大,材料的导电性能越差,但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不一定大,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和决定电阻率大小的因素是不同的。2.下列关于电阻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阻率只是一个比例常数,与任何其他因素无关B.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所以与材料有关C.电阻率与导体的温度有关D.电阻率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欧·米A [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与材料有关,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电阻率与温度有关,C选项正确;根据电阻定律R=ρ,解得ρ=,电阻率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欧·米,D选项正确。]课堂小结知识脉络1.电阻的定义式R=,其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2.电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3.电阻率的相关因素,区分电阻与电阻率。1.(多选)下列关于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B.电阻率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C.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大D.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成标准电阻BD [材料是决定电阻率大小的主要因素,另外电阻率还与温度有关,A错,B对;由ρ=知,导体的电阻大小与电阻率、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有关系,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不一定大,C错;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如锰铜合金)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成标准电阻,D对。]2.一根阻值为R的均匀电阻丝,长为l,横截面积为S。设温度不变,在下列情况下其阻值仍为R的是( )A.当l不变,S增大一倍时B.当S不变,l增大一倍时C.当l和S都变为原来的时D.当l和横截面的半径都增大一倍时C [根据电阻定律R=ρ可知,只有选项C正确。]3.如图所示,图线Ⅰ和图线Ⅱ所表示的电阻值分别是( )A.4Ω和2ΩB.0.25Ω和0.5ΩC.4kΩ和2kΩD.2.5×10-4Ω和5.0×10-4ΩC [在U?I图中,斜率越大,电阻越大,且斜率大小与电阻阻值大小相等,所以R1=k1=Ω=4kΩ,同理R2=2kΩ。]4.某同学想粗测一下粗细均匀的某金属导线的电阻率,他先用螺旋测微器测出该导线的直径为d=0.200mm,然后用刻度尺测出导线的长度为1.0×103mm,用调好的欧姆表测出导线的电阻为5.0Ω,由此可算得该铜导线的电阻率约为( )A.1.57×10-7Ω·m B.1.57×10-7Ω/mC.1.57×10-8Ω·mD.1.57×10-8Ω/mA [由电阻定律:R=ρ=eq\f(ρl,π·\b\lc\(\rc\)(\a\vs4\al\co1(\f(d,2))))得:ρ==Ω·m=1.57×10-7Ω·m。所以A正确,B、C、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三11.2导体的电阻学案.doc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三11.2导体的电阻课件(共42张PPT).ppt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三11.2导体的电阻课时练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