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名称:运动的描述姓名:工作单位:学科年级:八年级物理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第一节运动的描述,较为基础。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参照物的选择不是唯一的。2、根据参照物确定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能根据不同参照物来判断物体运动情况。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情感、态度与价值感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由于初中物理主要以直观的形象思维教学为主,只要求学生对物理现象和规律作一般了解,而不追求系统性及完整性。初中教材的习题在思维训练上跨度过小,逆向思维少,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也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基本上全靠教师指导完成学习活动,缺乏自主精神和探究行为。本节内容难度适中,学生容易接受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飞行员驾驶飞机在2000m高空飞行,忽然他看到身边有一样东西和飞机在一起飞翔,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随手抓过来一看,原来不是昆虫,而是德军发射的一颗子弹!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他能抓住飞行的子弹呢?让学生在惊奇中讨论事件发生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件发生。自己模拟当时的场景。初步认识运动的相对性。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运动的现象?总结: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没有改变体会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学生分析、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得出:运动的物体位置改变了,静止的物体位置实验: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让学生讨论回答:选取课桌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选择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选择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思考:什么物体可以作为参照物呢?思考、回答问题,明确课桌、课本、尺子三者的关系。在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明确对运动物体的描述,标准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判断。总结参照物的选取方法:1不以研究对象自身为参照物2一般选地面或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为参照物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1、一起描述图12.1—3卡车的运动情况:选取地面做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选取收割机做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行车,顺风时有时会感觉到无风;有时虽然没有风,但骑在摩托车上却感觉到风很大。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图片进一步明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观察图片,思考回答为什么说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是相对静止的?1.什么是机械运动?2.什么是参照物?为什么要选参照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超文本”功能,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用多媒体技术的“放大”作用,提高物理教学的演示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再现”作用,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4、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模拟”作用,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课程标准中,学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探究性学习中,在探索过程中,他们不是机械地记忆信息,而是根据某项“任务”,自主搜索、分析、组合与探究有关的信息,从而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基本的科学素养。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具有很大益处,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完全可以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六、教学评价设计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注重物理习题教学以及相关评价建议,对于学生物理学习的整个过程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物理习题课上,不仅是对学生所掌握物理知识的巩固、提高和实践应用,还是对教师教学计划和教学效果的一种完善和检验,无形之中使学生的物理成绩得到了提高。另外,重视学生的自主评价建议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是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尽情发展自我的一种有效方式和手段。七、板书设计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时,物体的运动或静止的情况不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