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电路》复习课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针对学生对电学的学习中,对电学的灵活比较难以适应,觉得比较没有系统性,故在复习中应掌握在框架上让学生有较好的理解,让学生站在较高的高度上,理清电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才能灵活应用在解题上。 一、教学目标 知道摩擦起电及其原因 进一步了解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通过练习掌握画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基本方法。 4、掌握电路的分析方法。 5、学习简单的电路设计。 ? 二、重点难点 1、电路图的画法、实物图的连接。 2、电路分析 ? 三、教材分析 ???? 本节内容通过这样安排和设计,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复习方式和学习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认、会画、会连、会分析、会设计电路。 ? 四、教学过程 ?? (一)、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其中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1、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2、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 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二)、电路的基本组成 ????1、电路包括那几个组成部分? ????2、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板书:电源:提供电能 用电器:消耗电能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导线:输送电能? (三)、电路的三个状态: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短路:用电器或电源被导线直接连起来;电源短路时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和导线。 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断路时电路中没有电流,只有电源有电压) (四)、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 1、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切断任何一个元件整个电路均不工作;各个用电器间的工作状态互相影响。 2、并联电路:电流有几条通路,切断一条支路其余各支路仍能正常工作;各个用电器间的工作状态互不影响。 电流法: 让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各用电器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这些用电器是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成几条支路,然后在某处汇合,若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几个用电器就是并联。 节点法: 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没有电源用电器,导线两点点均可以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连接的共同点。 例1、要使灯L1、L2组成串联电路, 则应闭合开关_________;要使灯L1、L2 组成并联电路,则应闭合开关_________。 开关_________不能同时闭合,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例2、如图所示:当S2和S3闭合,S1和S4断开时,电流流过的用电器是_____;当S2闭合,S1、 S3 和S4断开时,电流流过的用电器是_________,它们是________连接;当S1和S4闭合,S2和S3断开时,电流流过的用电器是__________,它们是_______连接 (五)、实物图与电路图的连画转化 ????1、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总结方法。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总结连接方法。 例3、根据电路图,将电路元件一一对应地连接起来 (六)、课堂小结,强调重点 ????本节复习了两种基本电路的识别、电路图的画法、实物图的连接、简单的电路设计,重点总结了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仍然是我们以后复习的重要内容,希望同学们多做、多思、多问,解决电学中的这一难题。认真分析电路连接情况,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进一步理解短路情况,加深对变化电路的认识。? (七)、作业 巩固练习题() (八)、板书设计 1、摩擦起电 2、电路的基本组成 3、电路的三种状态 4、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 (九)、教学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