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1.2运动的描述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课标要求:2.1.1知道机械运动,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学情分析:生活中运动和静止无处不在,运动和静止是绝对的自然现象,学生对运动不陌生,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形成最熟悉的陌生人。教材分析:教材引用大量的机械运动的实例,表明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材举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的例子,介绍了参照物的概念,用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相对运动和静止。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比较物体的运动,分析得出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现象。2.通过典型事例的讨论,得出参照物的概念3.通过想想议议,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重点:机械运动,参照物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难点: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状态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归纳、对比教具:刻度尺、停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视频哪辆汽车是运动的,哪辆汽车是静止的?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判断物体运动的依据是什么?二、合作探究(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在物理学中,我们就把这种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大家还能举出其他一些物体运动的实例吗?补充:大家说的都很好,机械运动在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有些甚至我们觉察不到:比如珠穆朗玛峰由于地壳运动高度在变化,日本茨城县鹿岛町与中国上海市的距离由于板块运动缩短。其实除了机械运动,还有分子、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等多种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只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所以说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的现象。过渡:要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例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而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那么,事情真的那么简单吗?(二)、参照物议一议:P17(想想议议)提出问题:通过这个事例说明了要想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有什么要求呢?——选取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1、定义: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叫参照物2、物体运动和静止判断方法:先选取参照物并假定参照物是静止的,观察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这个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这个物体是运动的。3、参照物的选择的原则:(1)参照物的选择是可以任意的,但绝不可以选自己(2)在具体研究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需要和方便而选取(3)通常我们默认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练一练:将直尺放在课本上,课本放在课桌上,平移课本,判断课本和直尺的运动状态。(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直尺的运动时,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的状态却不一样,这又说明了什么?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由于参照物选取不同,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就有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看谁最棒:P18想想议议板书设计:1.2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2)、参照物:被选作标准的物体说明:1、参照物的选取任意,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但绝对不可以是自己2、通常情况下,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