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九年级《燃烧和灭火》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化学九年级《燃烧和灭火》 课件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人教版
初中化学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
新知导入
古人钻木取火
古人用火取暖和烧烤食物
古埃及人用火冶炼铜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燃烧
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新知学习
一、燃烧的条件
【实验7-1】
1.在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
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
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用滤纸吸去表面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2.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观察现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新知学习
燃烧的条件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新知学习
一、燃烧的条件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铜片上
的红磷没有燃烧,烧杯内的白磷没有燃烧
2.通入氧气,烧杯内的白磷燃烧
实验现象
【实验7-1】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新知学习
一、燃烧的条件
【讨论】
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
燃烧的事实,说明了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时,可燃物才会着火燃烧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新知学习
一、燃烧的条件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50~330
320~370
700~750
【资料】
着火点是物质着火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通常情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着火点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可燃物的
着火点不同,每种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固定的
着火点低的物质比着火点高的物质更容易燃烧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新知学习
一、燃烧的条件
【讨论】
2.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
不燃烧的事实,说明了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后才会着火燃烧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新知学习
一、燃烧的条件
【讨论】
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
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了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可燃物只有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后,才会着火燃烧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新知学习
一、燃烧的条件
【讨论】
4.综合上述讨论,你能总结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吗?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能燃烧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新知学习
燃烧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航天中有着广乏应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新知学习
燃烧也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损害
怎样灭火?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新知学习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讨论】
下面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因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可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
用锅盖盖灭,是因为把可燃物与空气隔绝了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新知学习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讨论】
下面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因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
油罐着火时需用水喷淋降温。
用水浇灭,是因为水可以把温
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新知学习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讨论】
下面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因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
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隔离带把可燃物与火焰隔离,火就不会蔓延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新知学习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讨论】
根据燃烧的条件及以上事实,请你归纳灭火的原理

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隔绝氧气(或空气);

把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都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灭火时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不同性质的火灾灭火方法可能不一样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新知学习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思考】
请你为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失火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充电时电瓶车着火
先切断电源,再用湿毛巾等物品扑打或用水泼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新知学习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思考】
请你为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失火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身上衣服着火
就地打滚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新知学习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思考】
请你为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失火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厨房里煤气罐着火
用湿毛巾盖住,关闭阀门
新知总结
1.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着火点是物质着火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3.灭火的根本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视频参考
燃烧条件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视频参考
灭火原理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堂练习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1.
下图中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小莹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
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
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其中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是
(
B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课堂练习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2.
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
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
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
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C
)
A.
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B.
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C.
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D.
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课堂练习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3.
王宁同学从资料中查得白磷的着火点是40℃,他将一小块白磷放入
80℃的水中。并用导管对着热水中的白磷吹气,结果白磷燃烧了起来。
除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一因素外,上述热水中白磷燃烧的可能原因是(
A
)
A.
嘴吹出的气体中仍含有可支持燃烧的氧气
B.
嘴吹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也可支持燃烧
C.
白磷这一可燃物特别容易燃烧
D.
吹气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使白磷燃了起来
课堂练习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4.
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
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D.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课堂练习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5.
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船竟然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
D
)
A.水能分解
B.纸不是可燃物
C.没有和氧气接触
D.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
6.
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
火扑灭。分析不合理的是
(
C
)
A.
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
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C.
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
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课堂练习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7.
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1)
由该实验得,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氧气(O2或空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导热性
4P+5O2
2P2O5
点燃
8.
大兴安岭局部地区发生森林火灾,消防队员紧急奔赴现场。
有的使用风力灭火机强力灭火,其原理是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有的砍伐部分树木,形成防火隔离带,其灭火原理又是
清除可燃物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