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章 物态变化2.1 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能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2.理解温度的概念,认识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3.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会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知识梳理】一、物质的三态(1)三态: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状态形状体积固态有一定形状有一定体积液态没有固定形状有一定体积气态没有固定形状没有一定体积(2)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3)影响因素:物质的状态与温度有关。注意: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在常温下呈现固态的物体一般称固体,如:钢铁、食盐等;在常温下呈现液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液体,如:水、酒精等;在常温下呈现气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二、酒精灯的使用(1)外焰加热:外焰温度最高。(2)禁止相互引燃:绝对禁止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发生火灾。(3)火焰用灯帽盖灭:用灯帽盖两次,不可用嘴吹。(4)湿抹布扑盖救火。三、温度的认识与规定(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2)摄氏温度:①单位:摄氏度,符号℃,读作摄氏度。②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四、温度计(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2)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3)温度计分类:寒暑表、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4)温度计结构:玻璃管、测温液体、刻度、玻璃泡。(5)温度计使用:①使用前,观察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温度计;②使用时,应使玻璃泡全部浸入到被测液体中,且不得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③读数时,要等到液体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⑤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相平。(6)体温计:①用途:测量人体的温度。②量程:25~42℃,分度值为0.1℃;③使用:每次使用前要将水银甩下去。④结构:玻璃泡处有缩口,防止液体回流,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教材链接]P30议一议如图2-7所示的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中,哪些是正确的?答:(a)中左边第一个: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玻璃杯底部,因此是错误的;左边第二个: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玻璃杯壁,因此也是错误的;左边第三个: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与液体充分接触,因此也是错误的;左边第四个:操作过程是正确的。(b)图中左边第一个是正确的,左边第二个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了,没有保持接触,故错误的。(c)图中,从上到下,中间的读法正确,视线应该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难点突破】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使用体温计:①用途:测量人体的温度。②量程:25~42℃,分度值为0.1℃;③使用:每次使用前要将水银甩下去。④结构:玻璃泡处有缩口,防止液体回流,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提示】体温计使用前,每次都要将水银甩下去,不甩的话,若待测液体比原来示数高,则显示真实的温度;如果待测温度比原来示数低,则显示原来的温度。【例1】一支体温计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38℃和39℃,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体温是38℃,乙的体温是39℃B.甲的体温低于38℃,乙的体温是39℃C.甲的体温不高于38℃,乙的体温是39℃D.因为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向下甩,所以甲、乙两人的体温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体温计的缩口结构使缩口上面玻璃管中的水银不能自动回到玻璃泡中,要使升到玻璃管中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中,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若没有甩就直接测体温,则其温度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即能测出高于38℃的人体温度,而不能确定等于或低于温度是38℃的病人,故选C。【例2】一支温度计标度不准确,但刻度分布均匀。用此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为5℃;插入沸水时,示数为95℃。(1)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温度时,示数为23℃,则实际温度为多少?(2)如果当时室内气温为25℃,此温度计上示数该为多大?(3)若测某一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示数恰好与实际温度相同,此时的温度是多少?【答案】(1)20;(2)27.5℃;(3)50℃【解析】(1)由题意知,该温度计0~100℃之间共有95格-5格=90格;所以每个格表示的温度是:;该温度计的0℃在第五格处,室温在第23格处,所以室温和0℃之间有:23格-5格=18格所以室温为:。(2)当时室内气温为25℃,设温度计的示数(格数)为则:解得: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27.5℃(3)设液体的实际温度为t,则:解得:【典型例题】【例1】如图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运动特点的是( )A.甲B.乙C.丙D.甲和乙【答案】C【解析】固体是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而液体是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气体是既没有固定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故选C。【例2】如图所示甲,乙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和。【答案】17℃;—8℃。【解析】由甲图和乙图可知两个温度计的分度值都是1℃,甲图中,液柱示数在0摄氏度以上10-20之间,指在17℃处,故读数为零上17℃或者17℃。图乙中,液柱示数在0摄氏度以下,0-10之间,指在8℃处,故读数为零下8℃或者-8℃。【点评】温度计的读数,首先要弄清量程和分度值,其次是明确是零上还是零下温度。【例3】如图4所示,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①使用前,观察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温度计;②使用时,应使玻璃泡全部浸入到被测液体中,且不得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③读数时,要等到液体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⑤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相平。【例4】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和40℃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A、36℃和40℃B、40℃和40℃C、39℃和40℃D、39℃和39℃【答案】C【解析】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因为体温计的特殊构造——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缩口。离开人体后,水银就在狭窄的缩口部分断开,使已升入管内的部分水银退不回来。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定病人乙的体温,不难看出,如果用来测量体温是36℃的病人时,该体温计的示数仍然是39℃。如果用来测量体温是40℃的病人时,则该体温计的示数也会高于39℃,即显示病人的实际体温40℃。所以C正确。【例5】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温度计,如图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 (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3)如图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 ℃。?【答案】(1)气体热胀冷缩; (2)左; (3)39。【解析】(1)瓶中装的是气体,因此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2)当周围温度降低时,瓶中气体收缩,液柱向左移动;(3)由液柱所对刻度可知,患者体温是39℃。【基础与提高】1.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C.江阴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D.江阴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答案】C【解析】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B、水的凝固点在0℃左右,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低于0℃,故B不符合实际;?C、江阴夏季高温炎热,室外中午最高气温甚至达到38℃,故C符合实际;?D、江阴冬季气温较低,最低气温在0℃以上,不可能达到零下30℃,故D不符合实际.?2.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一定体积的物质一定是固体B.具有一定形状的物质一定是固体C.具有流动性的物质一定是液体D.不能保持一定形状的物质一定是气体【答案】B【解析】固体是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而液体是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气体是既没有固定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性,故选B。3.有关使用酒精灯的叙述正确的是(??)A.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B.酒精灯的内焰温度最高C.点燃酒精灯时,应把灯帽倒置在桌子上D.点燃另一个酒精灯时,可以对火【答案】A【解析】A、在加热物质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正确;;B、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故错误;C、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为了防止酒精挥发,将水分残留在灯芯上下次不易点燃,故C错误;D、酒精具有可燃性,点燃时要用火柴点燃,故错误.4.如图所示为体温计测得的温度,关于体温计的读数下列正确的是( )A.36.9℃???B.37.0℃???C.37.2℃???D.37.6℃【答案】B【解析】由图知: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7℃.故选:B.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先要弄清楚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度相垂直.此题考查的是体温计的读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体温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5.下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C【解析】A、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故A错误;B、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故B错误;C、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读数时,视线要和玻璃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C正确;D、图中读数时,视线没有和玻璃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D错误。6.三支温度计甲、乙、丙,甲温度计置于空气中;乙温度计的液泡上包有含水的棉花团;丙温度计置于有密闭盖子的水杯内,经观察三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则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三支温度计都是准确的B、乙温度计肯定不准确C、甲、丙温度计肯定不准确D、至少有一支温度计是不准确的【答案】B【解析】甲放在空气中时,它所显示的是空气的温度;丙温度计置于有密闭盖子的水杯内,它显示的是杯中水的温度,因为是密闭的,因此它的温度等于外边空气的温度;乙温度计的液泡上包有含水的棉花团,棉花团中的水要蒸发,蒸发要吸热,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应该比外界空气的温度低.由此可以判断,乙温度计肯定不准确.故选B.7.一支体温计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38℃和39℃,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体温是38℃,乙的体温是39℃B.甲的体温低于38℃,乙的体温是39℃C.甲的体温不高于38℃,乙的体温是39℃D.因为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向下甩,所以甲、乙两人的体温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体温计的缩口结构使缩口上面玻璃管中的水银不能自动回到玻璃泡中,要使升到玻璃管中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中,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若没有甩就直接测体温,则其温度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即能测出高于38℃的人体温度,而不能确定等于或低于温度是38℃的病人,故选C。8.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如果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A.4℃B.0℃C.-40℃D.略高于-40℃【答案】B【解析】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和水混合故其温度为0℃,所以在冰水交界面的温度是0℃符合题意;-40℃是冰基本的温度,不可能是交界处的温度,因为达到这一温度时,水早已结冰,不符合题意;略高于-40℃时,水早就结冰了,不可能存在为液态,不符合题意。9.在制作液体温度计时,为了提高温度计的准确程度,下面措施可行的是( )A.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细一些B.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粗一些C.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粗一些D.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细一些【答案】A;【解析】(1)玻璃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细,上升的刻度越多,越灵敏;(2)玻璃泡容积越大,温度变化量相同时,液体总体积的变化量会更大,表现在毛细管中会更明显,灵敏度更高、准确程度更高.所以为了提高温度计的准确程度,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细一些.故选A.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玻璃泡中的液体遇热膨胀时,会在玻璃管中上升,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细,上升的刻度越多,越灵敏;增大玻璃泡的容积,温度变化量相同时,液体总体积的变化量会更大,表现在毛细管中会更明显,会影响灵敏度.10.如图所示为意大利物理家伽利略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它是由长颈玻璃瓶侧插在液体槽里构成的,外界温度改变时,可由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低来标记温度,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面升高B.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玻璃管内液面降低C.它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D.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答案】C【解析】(1)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球内气体膨胀,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反之,温度较低时,玻璃球内气体收缩,玻璃管中的水位就会上升,故AB错误;(2)玻璃瓶内密封着一定质量的空气,因此它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故C正确,D错误.11.将下列物质按状态分类:糖、酱油、水蒸气、橡皮、修正液、氧气、烧杯、酒精、铅球、矿石、泥土.(1)属于固态的有?,其特征为.(2)属于液态的有,其特征为.(3)属于气态的有,其特征为.【答案】(1)糖、橡皮、烧杯、铅球、矿石、泥土,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2)酱油、修正液、酒精,有固定的体积,无固定的形状(3)水蒸气、氧气,无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解析】固态物质形状和体积都是固定的;液态物质形状不固定但体积固定;气态物质形状和体积都不固定.根据这些特征判断物质的分类。12.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__.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________.(2)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温度计里的液体通常用________(列举两种).(3)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这个温度计采用________温度.人的正常体温约________,读作________.(4)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它的下端是________,上面连着一根内径很细的________,当温度稍有变化时,细管内液面的位置就会有变化.【答案】(1)0;100(2)液体热胀冷缩;煤油(酒清、煤油等)(3)摄氏;37℃;三十七摄氏度(4)玻璃泡;玻璃管【解析】(1)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2)常用的液体温度计都是利用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最常见的液体有水银(如体温计)、酒精、煤油(如寒暑表)等.故答案为:液体的热胀冷缩;水银(酒清、煤油等).(3)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这个温度计采用摄氏温度,人的正常体温是37℃,读作三十七摄氏度;(4)在酒精温度计的下端做一个较大的玻璃泡,里面盛满酒精,是为了使酒精热胀冷缩的总体积变化量增大;内径的玻璃管做得非常细,是为了使体积的变化显示地更明显;温度升高,酒精体积增大时,管内酒精面的位置上升,温度降低,酒精体积收缩时,管内酒精面的位置下降.故答案为:(1)0;100;(2)液体热胀冷缩;煤油(酒清、煤油等);(3)摄氏;37℃;三十七摄氏度;(4)玻璃泡;玻璃管.13.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答案】乙;42【解析】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故正确方法为乙;该温度计分度值为1℃,读数为40℃+2×1℃=42℃。14.我国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日常生活中使用瑞典人摄尔修斯创立的摄氏温度(℃),美国等少数国家使用德国人华伦海特创立的华氏温度(单位符号°F).下表为华氏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对应关系,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关系归纳出华氏温度T与摄氏温度t之间的关系式.T=________。t/℃10152025303540T/°F505968778695104【答案】(1.8°F/℃)t+32°F【解析】设摄氏温度为t(℃)与华氏温度为T(°F)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T=kt+b,由题意得:50°F=10℃k+b﹣﹣﹣﹣①,59°F=15℃k+b﹣﹣﹣﹣②,由①②解得:k=1.8°F/℃;b=32°F;即T=(1.8°F/℃)t+32°F.故答案为:(1.8°F/℃)t+32°F.15.某同学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方法如图甲所示:(1)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2)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测出的温度比烧杯中液体温度偏____(填“高”或“低”).(3)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温度是____℃.【答案】(1)温度计玻璃泡碰到容器底;(2)高;(3)69℃【解析】(1)甲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虽然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是碰到了容器底部,因此图甲的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玻璃泡碰到容器底;(2)烧杯底部温度较高,所以测量结果会偏高;(3)乙图的温度计的刻度从下到上依次增大,所以0刻线在下面,示数应为正;分度值是1℃;由液柱位置读出所测液体的温度是69°C.16.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的实验中:?(1)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请你将他的实验步骤按合理的顺序排列:________(填字母序号).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时间C.观察温度计的示数D.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E.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F.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的操作情况,请指出操作中的三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被测液体的温度为________℃.【答案】(1)DAFBCE;(2)①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②读数时玻璃泡离开了被测液体;③读数时视线未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俯视了;(3)23.;【解析】(1)由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以知道:在使用温度计的时候应该先估计被测温度,根据估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在测量的时候温度计的液泡要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待示数稳定后读数,且不能离开被测液体,所以正确的顺序是:DAFBCE.(2)①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左图玻璃泡碰到容器底;②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右图说明读数时玻璃泡离开了被测液体;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右图中读数时俯视了.(3)图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且指示零上23个小格,因此示数是23℃.17.小丽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她家,这激发了她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她利用双休日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在中午同一时刻测量了各个测试点的气温,并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1)从图中可以发现________的温度最高,这种现象我们称为“热岛效应”.?(2)请结合图中数据以及你的经验,找出一个造成热岛效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3)如何减少城市环境的热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市中心;(2)城市汽车排放尾气多;(3)在城市中心多建绿化地面。【解析】(1)分析表格的信息,可以得知市中心的温度最高达到38℃。(2)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建筑多为砖瓦建筑,道路多为水泥路面;另外是城市汽车排放尾气多,尾气的热量促使空气升温。(3)要解决城市热岛效应就要在城市中心,多建绿化地面,尽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章 物态变化2.1 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能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2.理解温度的概念,认识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3.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会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知识梳理】一、物质的三态(1)三态: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状态形状体积固态有一定形状有一定体积液态没有固定形状有一定体积气态没有固定形状没有一定体积(2)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3)影响因素:物质的状态与温度有关。注意: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在常温下呈现固态的物体一般称固体,如:钢铁、食盐等;在常温下呈现液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液体,如:水、酒精等;在常温下呈现气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二、酒精灯的使用(1)外焰加热:外焰温度最高。(2)禁止相互引燃:绝对禁止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发生火灾。(3)火焰用灯帽盖灭:用灯帽盖两次,不可用嘴吹。(4)湿抹布扑盖救火。三、温度的认识与规定(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2)摄氏温度:①单位:摄氏度,符号℃,读作摄氏度。②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四、温度计(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2)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3)温度计分类:寒暑表、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4)温度计结构:玻璃管、测温液体、刻度、玻璃泡。(5)温度计使用:①使用前,观察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温度计;②使用时,应使玻璃泡全部浸入到被测液体中,且不得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③读数时,要等到液体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⑤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相平。(6)体温计:①用途:测量人体的温度。②量程:25~42℃,分度值为0.1℃;③使用:每次使用前要将水银甩下去。④结构:玻璃泡处有缩口,防止液体回流,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教材链接]P30议一议如图2-7所示的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中,哪些是正确的?答:(a)中左边第一个: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玻璃杯底部,因此是错误的;左边第二个: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玻璃杯壁,因此也是错误的;左边第三个: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与液体充分接触,因此也是错误的;左边第四个:操作过程是正确的。(b)图中左边第一个是正确的,左边第二个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了,没有保持接触,故错误的。(c)图中,从上到下,中间的读法正确,视线应该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难点突破】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使用体温计:①用途:测量人体的温度。②量程:25~42℃,分度值为0.1℃;③使用:每次使用前要将水银甩下去。④结构:玻璃泡处有缩口,防止液体回流,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提示】体温计使用前,每次都要将水银甩下去,不甩的话,若待测液体比原来示数高,则显示真实的温度;如果待测温度比原来示数低,则显示原来的温度。【例1】一支体温计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38℃和39℃,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体温是38℃,乙的体温是39℃B.甲的体温低于38℃,乙的体温是39℃C.甲的体温不高于38℃,乙的体温是39℃D.因为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向下甩,所以甲、乙两人的体温无法确定【例2】一支温度计标度不准确,但刻度分布均匀。用此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为5℃;插入沸水时,示数为95℃。(1)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温度时,示数为23℃,则实际温度为多少?(2)如果当时室内气温为25℃,此温度计上示数该为多大?(3)若测某一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示数恰好与实际温度相同,此时的温度是多少?【典型例题】【例1】如图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运动特点的是( )A.甲B.乙C.丙D.甲和乙【例2】如图所示甲,乙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和。【例3】如图4所示,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正确的是()【例4】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和40℃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A、36℃和40℃B、40℃和40℃C、39℃和40℃D、39℃和39℃【例5】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温度计,如图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 (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3)如图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 ℃。?【基础与提高】1.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C.江阴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D.江阴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2.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一定体积的物质一定是固体B.具有一定形状的物质一定是固体C.具有流动性的物质一定是液体D.不能保持一定形状的物质一定是气体3.有关使用酒精灯的叙述正确的是(??)A.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B.酒精灯的内焰温度最高C.点燃酒精灯时,应把灯帽倒置在桌子上D.点燃另一个酒精灯时,可以对火4.如图所示为体温计测得的温度,关于体温计的读数下列正确的是( )A.36.9℃???B.37.0℃???C.37.2℃???D.37.6℃5.下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6.三支温度计甲、乙、丙,甲温度计置于空气中;乙温度计的液泡上包有含水的棉花团;丙温度计置于有密闭盖子的水杯内,经观察三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则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三支温度计都是准确的B、乙温度计肯定不准确C、甲、丙温度计肯定不准确D、至少有一支温度计是不准确的7.一支体温计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38℃和39℃,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体温是38℃,乙的体温是39℃B.甲的体温低于38℃,乙的体温是39℃C.甲的体温不高于38℃,乙的体温是39℃D.因为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向下甩,所以甲、乙两人的体温无法确定8.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如果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A.4℃B.0℃C.-40℃D.略高于-40℃9.在制作液体温度计时,为了提高温度计的准确程度,下面措施可行的是( )A.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细一些B.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粗一些C.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粗一些D.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细一些10.如图所示为意大利物理家伽利略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它是由长颈玻璃瓶侧插在液体槽里构成的,外界温度改变时,可由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低来标记温度,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面升高B.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玻璃管内液面降低C.它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D.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11.将下列物质按状态分类:糖、酱油、水蒸气、橡皮、修正液、氧气、烧杯、酒精、铅球、矿石、泥土.(1)属于固态的有?,其特征为.(2)属于液态的有,其特征为.(3)属于气态的有,其特征为.12.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__.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________.(2)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温度计里的液体通常用________(列举两种).(3)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这个温度计采用________温度.人的正常体温约________,读作________.(4)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它的下端是________,上面连着一根内径很细的________,当温度稍有变化时,细管内液面的位置就会有变化.13.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14.我国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日常生活中使用瑞典人摄尔修斯创立的摄氏温度(℃),美国等少数国家使用德国人华伦海特创立的华氏温度(单位符号°F).下表为华氏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对应关系,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关系归纳出华氏温度T与摄氏温度t之间的关系式.T=________。t/℃10152025303540T/°F50596877869510415.某同学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方法如图甲所示:(1)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2)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测出的温度比烧杯中液体温度偏____(填“高”或“低”).(3)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温度是____℃.16.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的实验中:?(1)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请你将他的实验步骤按合理的顺序排列:________(填字母序号).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时间C.观察温度计的示数D.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E.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F.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的操作情况,请指出操作中的三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被测液体的温度为________℃.17.小丽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她家,这激发了她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她利用双休日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在中午同一时刻测量了各个测试点的气温,并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1)从图中可以发现________的温度最高,这种现象我们称为“热岛效应”.?(2)请结合图中数据以及你的经验,找出一个造成热岛效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3)如何减少城市环境的热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市中心;(2)城市汽车排放尾气多;(3)在城市中心多建绿化地面。【解析】(1)分析表格的信息,可以得知市中心的温度最高达到38℃。(2)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建筑多为砖瓦建筑,道路多为水泥路面;另外是城市汽车排放尾气多,尾气的热量促使空气升温。(3)要解决城市热岛效应就要在城市中心,多建绿化地面,尽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原卷版).doc 专题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