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2张PPT)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历史的发展与秦始皇的初衷是否一致?导入新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识记秦朝暴政的表现。01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原因、时间、地点。02分析秦朝灭亡额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03理解秦亡前后刘邦、项羽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04学习目标柳宗元说:“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世人皆曰:“秦亡于暴政,正所谓秦王无道, 天下俱反。”秦的暴政材料研读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来自秦朝一位农民的告白请思考:这反映了秦朝的什么现象?材料研读秦的暴政材料一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从而导致了“男子力耕不足饷粮,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假如你生活在秦朝,今年收了9袋米,要上缴多少,自己还剩多少?算一算沉重的赋税材料研读秦的暴政材料二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繁重的徭役骊山陵墓阿房宫材料研读秦的暴政建筑群规模宏大,正殿东西约50步,南北约50丈,殿内可容一万人。宫门是用磁石做的,以防有人暗带兵器入宫。宫门前还立着12个铜人。为修建这些宫殿,从各地运来最好的石料和木材,有的地方树木都被砍光了。阿房宫材料研读修陵墓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城东约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陵墓规模宏大,修建时间长达37年之久,分为内外两城,内城方形,外城长方形。陵园南部是墓葬区,今墓冢为四方锥形,底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高55米。墓内机关重重,有众多的珍品陪葬。虽然始皇陵的价值极高,但由于各种原因,迄今为止尚不能挖掘。材料研读兵马俑秦始皇兵马桶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l500米处。昔日,这里是一片坟地,当地农民在掘墓时曾发现有像人一样的东西。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桶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秦始皇兵马桶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修长城秦始皇修筑抵御匈奴的城防,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共长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修驰道材料研读秦的暴政材料三 秦朝的刑法残酷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人们动不动就要受处罚,而且一人有罪,家族邻居都要受牵连,每年被处以各类刑法的人多达100多万。当时在秦国的市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残酷的刑法秦代的刑具材料研读秦的暴政材料四 秦二世下令将秦始皇无子嫔妃全部陪葬;把修骊山陵墓的工匠全部活埋;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材料研读“毁灭文化”廷尉李斯议曰:“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秦的暴政材料研读焚书坑儒说一说焚书坑儒是怎么回事?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什么?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哪些损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读48页“相关史事”思考回答:秦的暴政刑法残酷徭役兵役更加繁重赋税沉重二世更加残暴摧残文化知识小结“天下苦秦久已。” ——《史记?陈涉世家》“丁男被甲,丁女传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汉书·严安传》假如你生活在当时的社会中,面对如此“状况”你会怎么做?起义!反抗!材料研读官逼民反,揭竿起义认真阅读教材第48-49页,找到以下相关历史信息,并在课本中及时作出标注。思考探究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吴广大泽乡经过: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的时候,遇到大雨,道路泥泞,被迫停止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他们当中的领队人陈胜和吴广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于是杀死了押队的军官,率众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思考探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起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田。有一次休息的时候,陈胜说:“将来谁要是富贵了,不要相互忘记。”和他一起干活的人都嘲笑他:“你还给别人种地呢,哪能富贵?”陈涉叹息着说:“麻雀怎么能知道大雁、天鹅的远大志向呢!”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篝火狐鸣鱼腹丹书思考探究差役:(手挥鞭子,鞭打贫苦农民)快点走,不准停留,延误了时间,把你们通通处死。?吴广:官爷,如今连日暴雨,道路泥泞,让我们如何行走。我们的命不值钱,但是官爷你的命却很重要呀!(大家浑身湿淋淋的,拥挤在破庙里,焦急万分,一筹莫展。差役在角落里喝酒)陈胜:广弟,此处距渔阳好几千里路,就是雨停上路,也不能按期到达了。如今逃亡是死,举大计也是死,同样是死,不如为国而死来得好啊!??吴广:对!死中求生!?陈胜:反暴虐打天下,谁不盼这世道变一变!?吴广:咱们哥俩意见一致,但那900名弟兄如果意见不一样,怎么办??陈胜:(悄悄和吴广耳语)吴广:好!就这么办!(营造夜晚的场景和狐狸的叫声)趣味活动吴广:(躲在破庙外,学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农民甲:雨天出鬼火,狐狸叫人语,我生平从未见闻,真是桩怪事。农民乙:我们已经停留了十几天,不按期到达是要杀头的,大家说怎么办呢??众人:我们不能等死!我们都听陈胜的。?陈胜:(带着同伴,找到押送的差役)?差役:你们想造反么?(两差役分别举鞭拔剑向陈胜、吴广奔来)陈胜:大丈夫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举起腰刀,把差役砍翻在地。众人一拥而上,把押差杀死)?陈胜:(站在高处)敬受天命,誓反暴秦!众人:(手拿木棒、旗帜)誓反暴秦!??旁白:这支队伍,像股奔腾澎湃的洪流,一举占领了大泽乡。青年们纷纷来投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革命的熊熊烈火在大泽乡首先燃烧起来了。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趣味活动陈郡大泽乡函谷关张楚陈胜吴广起义示意图吴广周文大泽乡起义占领陈郡建立张楚政权意义:揭开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思考探究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大泽乡领导人:陈胜、吴广原因:直接原因:戍边遇雨误期根本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经过:大泽乡起义→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害。起义军被镇压下来,陈胜、吴广被杀害。意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它沉重的打击了秦朝的统治,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思考探究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历史是真实的,秦末农民大起义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因为秦的暴政,秦末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苦秦久已”,只有推翻秦的统治才是唯一的希望与出路。而“遇雨误期”只是一个“偶然”,为他们起义提供了一个“机会”而已。所以说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是必然的。通过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看到,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就是──秦的暴政,而“遇雨误期”则是直接原因。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有更多的“陈胜、吴广”站了起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项羽和刘邦率领的起义军。他们把秦末农民大起义推向了高潮。思考探究1.哪次战役消灭了秦军的主力?领导者是谁?这次战役有什么特点?2.谁最终灭掉了秦朝?3.秦朝什么时间灭亡?楚汉之争阅读课本49页中间自然段并作答。思考探究项羽巨鹿之战时间:公元前207年地点:巨鹿意义:击败秦军主力思考探究项羽、刘邦起义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率军入咸阳,秦灭亡。项羽起义:刘邦起义:秦朝灭亡(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7年)性质:争夺帝位的战争思考探究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和刘邦这两大“功臣”由谁来“统治天下”呢?思考探究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刘邦项羽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广纳人才,势力壮大。刚愎自用,众叛亲离,实力削弱。取得胜利,建立汉朝。最终失败,乌江自刎。思考探究楚汉之争楚汉之争的目的是什么?为争夺帝位楚汉之争的结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刘邦最终取得胜利。因为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而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从而使力量由弱变强。思考探究楚汉之争没想到啊,项羽一开始那么强大,最后居然输给刘邦!为什么呢?思考探究VS西楚霸王汉王楚汉之争思考探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贵族后代,拥有军队40万。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自封西楚霸王,大搞分封制。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人可用,但又对范增猜疑。楚汉之争思考探究出身布衣,早年任亭长小官,拥有军队不足10万。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刘邦用人不疑,有韩信、张良、萧何等人的辅佐。楚汉之争思考探究亡秦后,项羽有心以优势兵力,消灭刘邦。刘邦自知不敌,便一面拉拢项伯,请为调解,一面亲赴鸿门表示诚意。项羽是个缺乏战略头脑的人,经不住刘邦几句好话,便改变了灭刘的打算。刘邦借故逃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楚汉之争思考探究秦末农民起义与楚汉之争的比较战争目的代表阶级战争性质反抗暴秦农民阶级农民战争帝位之争封建地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楚汉之争秦末农民起义思考探究相关的成语:揭竿起义破釜沉舟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课堂总结秦朝大事年表时间重大事件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朝建立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公元前206年楚汉争霸公元前202年楚汉争霸结束,西汉建立课堂总结课堂总结以史为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尤其是强大的秦朝因暴政而亡,楚汉之争项羽败、刘邦胜,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要实行仁政。课堂总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公元前209年,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就要被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的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1)这次起义的名称叫什么?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图中的两个中心人物可能是谁?其中哪一位后来自立为王?(3)这次起义的最终结果如何?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4)请试着分析出这次起义有何意义?课堂练习(1)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根本原因:秦的暴政。(2)陈胜,吴广。陈胜。(3)结果:起义失败,陈胜、吴广被杀。原因:秦军的强大;起义军缺乏后援。(4)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为后来的农民反抗残暴的统治树立了榜样。课堂练习秦朝的快速灭亡,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远去的硝烟,还有深深的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材料二秦朝的死刑种类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还有“族诛”“连坐”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刑法的处置。材料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材料四如图(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2)材料三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并说出这一事件发生的地点。(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4)材料四中“楚汉”分别指的是谁?这两位历史人物在推翻秦朝的统治中各做出了怎样的贡献?(5)从秦朝的快速灭亡中,你有何感悟?课堂练习(1)反映了秦朝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残酷的刑法。(2)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3)因果关系。因为秦朝的暴政,激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与反抗,陈胜等人才起来领导秦末农民起义,推翻秦朝。(4)楚:项羽,通过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汉:刘邦,攻占咸阳,最终使秦朝灭亡。(5)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要实行仁政。课堂练习(1)你认为下列秦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有哪些?试在右侧的□中画√。课后活动(2)想一想,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一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虽然失败了,但他们的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课后活动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识记秦朝暴政的表现。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原因、时间、地点。分析秦朝灭亡额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理解秦亡前后刘邦、项羽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历史的发展与秦始皇的初衷是否一致?二、学习新课(一)秦的暴政1.材料研读柳宗元说:“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世人皆曰:“秦亡于暴政,正所谓秦王无道, 天下俱反。”来自秦朝一位农民的告白: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请思考:这反映了秦朝的什么现象?2.材料一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从而导致了“男子力耕不足饷粮,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沉重的赋税3.材料二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繁重的徭役阿旁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正殿东西约50步,南北约50丈,殿内可容一万人。宫门是用磁石做的,以防有人暗带兵器入宫。宫门前还立着12个铜人。为修建这些宫殿,从各地运来最好的石料和木材,有的地方树木都被砍光了。修陵墓: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城东约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陵墓规模宏大,修建时间长达37年之久,分为内外两城,内城方形,外城长方形。陵园南部是墓葬区,今墓冢为四方锥形,底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高55米。墓内机关重重,有众多的珍品陪葬。虽然始皇陵的价值极高,但由于各种原因,迄今为止尚不能挖掘。兵马俑:秦始皇兵马桶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l500米处。昔日,这里是一片坟地,当地农民在掘墓时曾发现有像人一样的东西。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桶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秦始皇兵马桶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修长城:秦始皇修筑抵御匈奴的城防,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共长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4.材料三秦朝的刑法残酷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人们动不动就要受处罚,而且一人有罪,家族邻居都要受牵连,每年被处以各类刑法的人多达100多万。当时在秦国的市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残酷的刑法5.材料四秦二世下令将秦始皇无子嫔妃全部陪葬;把修骊山陵墓的工匠全部活埋;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6.焚书坑儒廷尉李斯议曰:“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7.知识小结(二)陈胜、吴广起义“天下苦秦久已。” ——《史记?陈涉世家》“丁男被甲,丁女传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汉书·严安传》假如你生活在当时的社会中,面对如此“状况”你会怎么做?1.认真阅读教材第48-49页,找到以下相关历史信息,并在课本中及时作出标注。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的时候,遇到大雨,道路泥泞,被迫停止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他们当中的领队人陈胜和吴广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于是杀死了押队的军官,率众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2.【趣味活动】差役:(手挥鞭子,鞭打贫苦农民)快点走,不准停留,延误了时间,把你们通通处死。?吴广:官爷,如今连日暴雨,道路泥泞,让我们如何行走。我们的命不值钱,但是官爷你的命却很重要呀!(大家浑身湿淋淋的,拥挤在破庙里,焦急万分,一筹莫展。差役在角落里喝酒)陈胜:广弟,此处距渔阳好几千里路,就是雨停上路,也不能按期到达了。如今逃亡是死,举大计也是死,同样是死,不如为国而死来得好啊!??吴广:对!死中求生!?陈胜:反暴虐打天下,谁不盼这世道变一变!?吴广:咱们哥俩意见一致,但那900名弟兄如果意见不一样,怎么办??陈胜:(悄悄和吴广耳语)吴广:好!就这么办!(营造夜晚的场景和狐狸的叫声)吴广:(躲在破庙外,学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农民甲:雨天出鬼火,狐狸叫人语,我生平从未见闻,真是桩怪事。农民乙:我们已经停留了十几天,不按期到达是要杀头的,大家说怎么办呢??众人:我们不能等死!我们都听陈胜的。?陈胜:(带着同伴,找到押送的差役)?差役:你们想造反么?(两差役分别举鞭拔剑向陈胜、吴广奔来)陈胜:大丈夫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举起腰刀,把差役砍翻在地。众人一拥而上,把押差杀死)?陈胜:(站在高处)敬受天命,誓反暴秦!众人:(手拿木棒、旗帜)誓反暴秦!??旁白:这支队伍,像股奔腾澎湃的洪流,一举占领了大泽乡。青年们纷纷来投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革命的熊熊烈火在大泽乡首先燃烧起来了。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3.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历史是真实的,秦末农民大起义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因为秦的暴政,秦末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苦秦久已”,只有推翻秦的统治才是唯一的希望与出路。而“遇雨误期”只是一个“偶然”,为他们起义提供了一个“机会”而已。所以说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是必然的。通过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看到,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就是──秦的暴政,而“遇雨误期”则是直接原因。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有更多的“陈胜、吴广”站了起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项羽和刘邦率领的起义军。他们把秦末农民大起义推向了高潮。(三)楚汉之争1.阅读课本49页中间自然段并作答。哪次战役消灭了秦军的主力?领导者是谁?这次战役有什么特点?谁最终灭掉了秦朝?秦朝什么时间灭亡?项羽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击败秦军主力。项羽起义: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巨鹿之战。刘邦起义:公元前207年,率军入咸阳,秦灭亡。秦朝灭亡;(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7年)性质:争夺帝位的战争2.楚汉之争的目的是什么?为争夺帝位3.楚汉之争的结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刘邦最终取得胜利。因为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而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从而使力量由弱变强。4.没想到啊,项羽一开始那么强大,最后居然输给刘邦!为什么呢?(1)楚国名将项燕之孙,贵族后代,拥有军队40万。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自封西楚霸王,大搞分封制。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人可用,但又对范增猜疑。(2)出身布衣,早年任亭长小官,拥有军队不足10万。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刘邦用人不疑,有韩信、张良、萧何等人的辅佐。5.秦末农民起义与楚汉之争的比较三、课堂总结1.秦朝大事年表2.思维导图3.以史为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尤其是强大的秦朝因暴政而亡,楚汉之争项羽败、刘邦胜,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要实行仁政。四、课堂练习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公元前209年,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就要被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的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1)这次起义的名称叫什么?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图中的两个中心人物可能是谁?其中哪一位后来自立为王?(3)这次起义的最终结果如何?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4)请试着分析出这次起义有何意义?(1)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根本原因:秦的暴政。(2)陈胜,吴广。陈胜。(3)结果:起义失败,陈胜、吴广被杀。原因:秦军的强大;起义军缺乏后援。(4)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为后来的农民反抗残暴的统治树立了榜样。2.秦朝的快速灭亡,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远去的硝烟,还有深深的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材料二秦朝的死刑种类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还有“族诛”“连坐”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刑法的处置。材料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材料四如图(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2)材料三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并说出这一事件发生的地点。(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4)材料四中“楚汉”分别指的是谁?这两位历史人物在推翻秦朝的统治中各做出了怎样的贡献?(5)从秦朝的快速灭亡中,你有何感悟?(1)反映了秦朝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残酷的刑法。(2)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3)因果关系。因为秦朝的暴政,激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与反抗,陈胜等人才起来领导秦末农民起义,推翻秦朝。(4)楚:项羽,通过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汉:刘邦,攻占咸阳,最终使秦朝灭亡。(5)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要实行仁政。五、课后活动(1)你认为下列秦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有哪些?试在右侧的□中画√。(2)想一想,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一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虽然失败了,但他们的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秦的暴政》.mp4 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微课.mp4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pptx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doc 陈胜吴广起义,历史背景及其起义过程,和失败原因.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