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对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2.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结合升华和凝华的教学,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教学难点】1.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而学生易误认为需通过液态这一过程。2.突破策略:加强实验指导、教师启发点拨,着重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投影片(画面):人们在欣赏文艺演出时,经常会看到舞台上“白烟滚滚”,以渲染气氛。问:你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吗?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二、新课教学1.演示实验:人工造“雪”注意观察瓶底有无液态物质出现。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1)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在巡视指导时要强调两点:一是要缓慢加热;二是要学生注意观察瓶底有无液态物质出现。(2)组织各小组学生代表汇报实验观察的结果。(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观察结果、讨论总结得出:①固态的碘粉末经加热后能直接变成气态的碘蒸气;②气态的碘蒸气要冷却后方可直接变成固态的碘粉。布置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此时教师板书: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时要吸热。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时要放热。2.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1)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的实例:(2)组织、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本实例。并在(让学生把答案写在纸上进行投影)。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引导其他同学进行补充。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生活、物理、社会”,了解人工降雨的原理及过程。师生共同分析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升华—→凝华—→熔化三、总结提升让学生归纳小结:(一)实验探究-----人工造“雪”(二)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时要吸热。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时要放热。(三)人工降雨:升华—→凝华—→熔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