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第二框《共筑生命家园》微课(19分48秒)+课件(20张)+视频素材(2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课第二框《共筑生命家园》微课(19分48秒)+课件(20张)+视频素材(2份)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第二框:《共筑生命家园》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学习目标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5.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是什么?
运用你的经验P81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天星桥(节选)
梁衡
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有机的结合。你看石临水巧妆,极尽其态,因水而灵;水绕石弄影,曲尽其媚,因石而秀;而这树呢,抱坚石而濯清流,展青枝而吐绿云,幻化出一团浓烈的生命。这种生命的力量和美感充盈在这条不大的山谷之中,令你流连忘返,回肠荡气。
阅读诗文,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生活图景?你认为两幅图景蕴含着怎样的共同意境?
在美好大自然的怀抱中悠然自得,轻松诗意的田园生活。两幅图景都蕴含着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之美。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人与自然的关系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人与自然的关系)
(2)人对自然的态度
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探究与分享P82
1952年12月5日开始,一场大雾在英国伦敦持续了5天。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还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整个伦敦城笼罩在烟尘煤气中。据英国官方统计,在大雾持续的5天里,死亡者多达4000人。在大雾过去的两个月内,陆续又有8000多人因毒雾死亡。英国媒体将这次污染事件称为“杀人雾事件”。
这场灾难让英国走上现代意义上的空气污染治理之路。1956年,英国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清洁空气法》,第一次以立法形式控制家庭和工厂排放废气。该法明确规定: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采取冬季集中供暖;在城市设置无烟区,禁止烧煤;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迁到郊区等等。此后,英国又出台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控法律,加大控制空气污染力度,伦敦逐渐告别烟雾,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1)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2)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
①那时的伦敦市区布满了各种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工厂和发电设施,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
②1952年的严寒使得民众用于取暖的燃煤增加,从而导致污染物剧增;
③长时间高压控制下的伦敦形成了无风的环境,使得污染物很难扩散。
(1)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2)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
①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治霾;
②转变发展现念,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升级;
③完善民众参与机制,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④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方案)
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达成了“只有一个地球”以及人类与环境时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的共识。这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第一座里程碑。
1982年5月,人类环境特别会议通过了《内罗毕宣言》。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
1994年3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生效,奠定了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
2002年8-9月,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和《执行计划》。
2005年2月,《京都协议书》正式生效,标志着国际社会进入一个实质性减排温室气体的阶段。
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在法国巴黎通过《巴黎协定》。
2016年9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了《巴黎协定》批准文书。
相关链接P84
在人类环境保护的历次重要会议上达成的共识,这对我们保护环境有什么启发?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①20世纪70--80年代余村走的是一条对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的致富道路,带来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存环境,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②2003年,余村提出特色产业和生态建设相结合,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①余村关停矿山、封山护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体现了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②余村同时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增强发展后劲,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③余村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了绿色惠民、绿色富民,生动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2.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2.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这是一个副标题
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是什么?
(1)美丽中国,不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筑生命家园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为什么
怎么做
资源环境承载力、自然规律
坚持国策,坚持发展理念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严守上限、底线、红线
和谐共生,是人类智慧选择
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课堂板书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