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检测卷 一、语言基础与表达(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德行(xíng) 亵渎(xiè) 调和(tiáo) 心无旁骛(wù) B.瞥见(biē) 惊骇(hài) 赃物(zāng) 丰功伟绩(jì) C.汲取(xí) 宽宥(yòu) 游弋(yì) 彬彬有礼(bīng) D.恪守(kè) 矗立(chù) 箴言(zhēn) 抽丝剥茧(bā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浪荡 羡慕 精微 断章取意 B.劫掠 赞誉 制裁 自吹自擂 C.尊循 累赘 涵养 大发雷霆 D.积攒 麾下 困厄 李代桃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针对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问题,艺术高校师生团队应随机应变,发挥专业优势,做城市或乡村的“美容师”。 B.波音737MAX8型客机接连发生两起空难,安全性引发质疑,全球多国纷纷对其禁飞,美国总统特朗普终于不再一意孤行,表态美国也将禁飞! C.德功黑陶艺术馆里那些精美绝伦,令人自惭形秽的黑陶艺术品,堪称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典范之作。 D.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们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许多人对新疆的周围环境有着十分深厚的兴趣,到了周末都想出去走走。 B.日本停止滨冈核电站4号机组运转,目的是防止地震和海啸不再引发重大核安全事故。 C.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发表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主旨演讲。 D.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包括食品用加工助剂、胶母糖基础剂和食品用香料等2314个品种。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网络问政并不意味着线下的调研、接访、走访等传统渠道就失去意义。 ②要么更新不及时,信息陈旧,更像是一个展览橱窗而并非便捷渠道。 ③更何况,不必讳言,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的网络问政也存在形式主义的弊病。 ④必须明白,问政可以在网上,但解决问题、消除隐患、标本兼治,一定是在网下。 ⑤要么功能单一,互动性差,政府回复千篇一律,缺乏解决问题的耐心和诚意。 ⑥这些都需要不断完善提升,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A.①④③⑤②⑥ B.①⑥③⑤④② C.③②⑤①④⑥ D.③⑤①④②⑥ 6.中国古典诗文中有很多表达“自强不息”含义的名句,请你任举出一例并说说其含义。(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16分) 说“正” 李建永 ①每一个汉字的组成结构部分往往都包含着丰厚的意蕴。“正”字由“一”与“止”构成,故其本义乃“守一以止”。东汉许慎《说文》讲:“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徐锴曰:‘守一以止也。’” ②那么,“一”是什么?何以守“一”? ③《说文》讲:“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其大意与老子《道德经》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相近。我倒觉得,由于《易·乾卦》的六个阳爻(yáo),是由六个“一”组成的,因而“一”体现的正是《易·乾卦·文言》中阐释的“刚健中正”。故我认为,“一”的本义乃“刚健中正”。 ④“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对生长于天地之间的人来说,“刚健中正”的“正”来自“中”,正气来自中气,中气源自养气,正如孟子所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儒家讲正心诚意,修齐治平,就是从自身的“养中持正”做起,蕴藉涵养胸中之正气,氤氲淳化为道德、智慧和力量,不仅德润自身,裨益家庭,而且成就事业,造福人民。 ⑤然而,理论不能只停留于理论阶段,理想也不能止于理想化。迄今为止,在塞北的许多村庄,每逢村干部换届选举以及其他事宜的投票活动,仍然沿用老辈人传法,画下一个个“正”字来计票,这种计票方式,倒不完全因为“正”字恰好五画方便记数,其注重并寻求的正在于“正”字所蕴含的传统政治文化意义。 ⑥孔子曰:“政者,正也。”政治的全部要义,就在于一个“正”字。而“正”者“守一以止”,当“止”于“刚健中正”。“刚健”乃精诚坚守,一以贯之;“中正”乃公平正义,一身正气。至于“守一以止”的守,对为政者来说,既要求秉持公道正义,不越雷池半步的操守与坚守;亦包含我疆我理守土有责,对岗位事业的担当与使命。特别是各级机关单位的一把手—尤其是主政一方或一个方面的主官,“一”与“正”一身双荷,担子艰巨,责任重大,位高权重,影响深远,在其能否“守”“止”之间,不仅关乎一己之荣辱,同时还关系到一项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一方土地乃至一个系统的安危。“政”与“正”相较,多了一个反文旁,意为敲打、敲击、打击。所以,监督、约束、制约乃至惩治、法治、制裁等等,也是为政者必须接受的要求。 ⑦俗话说:“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可见“止一”不易,“守一”更难;更何况有人明知故犯。倘若有的人——特别是官员,不甘“守”,不愿“止”,不肯“养中持正”以厚德载物,不能“刚健中正”以自强不息,必然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现实中有太多反面教材给人以警示:迷失航向、偏离正道、贪赃枉法、行险侥幸者,就会像俗语所言“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⑧其实,做人做官,一个道理。 7.请用自己的话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对“为政者”提出了哪些要求?(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第⑦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析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应该怎样“养中持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14分) 带点笑容 罗 兰 ①一位台大工学院的教授曾经在闲谈中对我说,他每次上课(特别是给新生上课),一定面带笑容。他不但面带笑容,而且尽量用说笑话的方式来讲话,使得满室笑声不绝。他说,这样做是为了消除一般学生对理工科目的畏惧心理。 ②“剥下科学严肃、冷硬、令人生畏的外衣,显出它内在的、原有的、真正的趣味和美感!”这是这位名教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宗旨。 ③他说,本来科学是非常美妙、非常有趣的一种东西,可惜当初真正“通”的人太少,以致因为他们的不通,而不能把科学的真正面目很轻易地传授与人,而使科学蒙受了冤屈,成了深奥难解、令人不敢接近的东西。 ④笑容是消除隔膜的媒介。我一向畏惧数理科学,相信这就是因为它们最初和我见面时,没有“面带笑容”的缘故。由此想来,文学、艺术、音乐之所以使人乐于接近,也不外是因为它们多少都带了一点或隐或现的笑容吧! __A__。 ⑤笑容还是增进感情的媒介。笑容好比机器上的润滑油,可以减轻摩擦,使齿轮与齿轮之间的运转灵活,又犹如桌椅脚下的胶垫,可以缓和锐角,增加彼此之间的和睦与协调。 __B__。 ⑥当我和朋友在谈话之间,偶尔意见发生冲突时,我喜欢停止谈话,用笑容来听他的滔滔雄辩。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消灭争执而又不伤和气的办法。 ⑦而且我更相信,即使在你争辩或抗议的时候,如果你仍能使自己面上带点笑容,这争辩抗议也会很容易地变成了提醒与解释。减少了对方的敌意和反感,增加了胜利的机会。 ⑧笑容不但能表现在面貌上,而且能表现在________里。 ⑨也许我是因为职业的关系,做播音员做久了,对声音特别敏感。有好几次,接听电话时,因为对方声音里缺少笑容,被我误认为他很忙,或一面打电话,一面为办公桌上的公事在发烦,使我不敢和他多谈下去。而当我草草结束谈话,请他快去忙公事的时候,他才惊奇地问我:“为什么这样匆促?你不是有事要商量吗?” ⑩我这才知道,他并不忙,也没有为公事发烦,他只是以为我看不见他的表情,因此省掉了笑容而已。 ?还有一次,一位很熟的朋友,因为她在电话里的声音没有笑容,而使我以为她在生气。等我向她问罪的时候,她才连忙解释,并没有生气,也并没有不欢迎我的电话。后来,她才恍然想起,说:“哦!对了!我没有带上一点笑容。” ?笑容虽是脸上的事,但表情确乎会影响声音。当你带点笑容讲话时,你的声音里必定有点喜气。当你皱起眉头讲话时,你的声音里就自然而然地带上了不耐烦。当你拿起电话听筒,脸上毫无表情地问上一句:“喂!你是哪位!”对方听来,准觉得你是陌生和疏远的。而假如对方通上名来之后,你还不能用笑容表示一点欢迎与惊喜之情的话,你的朋友就难免以为他的电话对你是一种无礼的打扰,而急于想要把电话挂断了! ?生活虽然有它严肃的一面,但如果你懂得使这严肃的人生带上一点笑容,那么,那严肃的一面也就会交成音乐与诗章了。那难道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吗? (选自《罗兰小语》,有删改)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台大教授上课面带笑容,只是为了消除他与学生之间的隔膜。 B.第⑤段运用了比喻论证,把“笑容”比作“润滑油”“胶垫”,论证形象生动。 C.“带点笑容”和“皱起眉头”表现在声音上是不同的。 D.严肃的人生因带上笑容而变成音乐和诗章,那一定是件很开心的事情。 12.下面这段话出自原文,你认为是放在上文的A处还是B处呢?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以前小学生的算术教科书上,把“2”画作一只游水的鸭子,把“6”画成一个汤匙,把“7”画成一把伞柄……这正与国语的开始用诗歌体,慢慢才归纳到文法,音乐开始用唱游,慢慢才演绎出乐理相似。 选________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笑容”的含义。(4分) (1)也不外是因为它们多少都带了一点或隐或现的笑容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喜欢停止谈话,用笑容来听他的滔滔雄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 (1)文章认为,“笑容”在生活中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在第⑧段空白处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使文章论述完整。(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10分) ①挑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生物不会进化,至今地球上就只有原始生物。 ②科学发展史是不断接受挑战的历史。 ③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根本不同,有些科学家一时难以接受。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概率解释,说:“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tóu)子。”他还多次提出“理想实验”进行挑战。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爱因斯坦屡败屡战,苦思冥想出一个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玻尔彻夜未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清晨才豁然开朗,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爱因斯坦仍然固执己见,以至另一位科学家厄伦费斯特都忍不住说:“爱因斯坦,你真不像话!你简直在批判你自己的相对论了。”爱因斯坦挑战量子力学,虽败犹荣,他提出的“理想实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还对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④进化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挑战,从未停止过。创世说从信仰出发频频发难,甚至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进化论的传播。结果怎样呢?进化论身经百战,越战越勇,而创世说却破绽百出,只好以百万元大奖向科学家频送秋波求援。 ⑤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⑥至今为止,仍不断有人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其实,这些人趁早收旗为好,否则,等到发现挡箭牌其实是箭靶子时,悔之晚矣。 ⑦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直面挑战,意在求真求是。 15.第③④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⑤段中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⑥段中“科学”一词为什么加上引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有位作家曾说:“不管生活多么繁忙,读书和听音乐对我来说始终是极大的喜悦。唯独这份喜悦任谁都夺不走。”相信你也有各种各样的喜悦,这喜悦使生活多了趣味,让心灵得以舒展,为人生增添亮色。 根据你对上面这段话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要鲜明,要围绕观点展开论述;②选取适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参考答案 一、语言基础与表达(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A【解析】B项,瞥见(piē);C项,汲取(jí);彬彬有礼(bīn);D项,抽丝剥茧(bō)。 2.B【解析】A项,断章取义;C项,遵循;D项,李代桃僵。 3.B【解析】A项,“随机应变”的意思是根据情况灵活地应付事态的变化。不符合语境。B项,“一意孤行”的本意是谢绝请托,坚持自己的主张。后多指不顾客观条件,无视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孤行,独自行事。使用正确。C项,“自惭形秽”的意思是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人而感到惭愧。后也泛指自愧不如别人。对象不当。D项,“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轮,高大。奂,众多。对象不当。 4.C 5.A【解析】这是一个议论性语段,话题是网络问政,首先要找到观点句和总结句,同时要注意关键词,如“更何况”“要么”“这些”,注意分析这些词语在句中的承接点。 6.示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诗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年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壮志豪情。(5分,写出名句2分,指出含义3分,名句符合“自强不息”的要求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7.人应刚健中正。(2分) 8.秉持公道正义,不越雷池半步的操守与坚守(要秉持公道正义,有不越雷池半步的操守与坚守);要有我疆我理守土有责的思想,对岗位事业有担当与使命(对自己的岗位事业的担当和使命);接受监督、约束、制约乃至惩治、法治、制裁。(6分,每点2分) 9.道理论证(引证法)。引用俗语通俗地阐述了不坚守正义,就会产生严重后果的道理,进而论证了本文要坚守正义的论点,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4分) 10.示例:要有正气,有责任与担当;要守正气,守住底线,不忘初心,不随波逐流;要接受别人的批评与监督,听取别人好的意见。(4分) 11.A(2分) 12.A(2分) 理由:备选文段列举学科知识因带上笑容而使初学者乐于接近的例子,这是论证“笑容是消除隔膜的媒介”的论据。(2分) 13.(1)“这些科学内在的、原有的、真正的趣味和美感”(或“这些科学美妙、有趣的一面”)。(2分) (2)“笑脸(含笑的面容)”(或“面对冲突时的从容心态”)。(2分) 14.(1)笑容是消除隔膜的媒介;笑容是增进感情的媒介。(2分) (2)声音(2分) 15.第③段:量子力学曾受到爱因斯坦“理想实验”的挑战;第④段:进化论曾受到创世说者的频频发难。(2分) 16.不能颠倒。这句话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半句总结上文,后半句引出下文。(3分) 17.为了表示讽刺和否定。(2分) 18.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科学不断受到挑战比做大浪淘沙,证明了科学是不怕挑战的,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3分) 三、作文(40分) 19.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意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