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周课时作业3.1 光的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主要看这个物体是不是具有本身发光的本领且正在发光,而不是看物体亮不亮。月亮、灯光下的雪地看起来都是亮的,但它们本身都不具有发光的本领,它们都不是光源。【例1】(2020春?丽水期中)下列是光源的是( )A.闪烁的行星B.道路两旁起警示作用的反光胶带C.发光的电灯D.璀璨的钻石2、探究光的直线传播探究光在介质中传播时的特点,就应该清晰的观察到介质中的光,因此选择的介质必须是透明均匀的且实验环境的光线相对较暗。具体要注意以下问题:(1)探究光在气体中传播径迹时,可以将烟雾装在一个较大的矿泉水瓶中进行实验;(2)探究光在液体中传播径迹时,可以将水注入到水槽中,再向里面加入些牛奶并搅拌均匀;(3)探究光在固体中传播径迹时,可以选择形状规则、体积较大的玻璃砖。【例1】(2019秋?翠屏区期中)如图是研究光的传播规律的小实验:(1)图甲中,为了显示激光在空气中传播路径,可以在光的传播路径下点蚊香。图乙中,为了显示激光中水中的传播路径,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 ,可以得出光在均匀的液体中是沿直线传播的。A.食用油或牛奶B.牛奶或咖啡C.咖啡或食用油(2)要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这一普遍结论,还需要再做一个光在 中传播的实验。A.酒精B.玻璃砖C.木块(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图丙所示,当搅拌缸中的水后,现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 。【常考1】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例1】(2019秋?海州区期中)张子健同学晚自习下课回家的路上,他发现某行人在路灯下经过时,行人影子的变化情况应该是( )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C.先变短后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常考】2探究小孔成像特点【例2】(2019秋?鼓楼区校级期中)如图,小明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然后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该实验的成像原理和树荫下的圆形光斑的原理 (选填“相同”或“不同”)。(2)将蜡烛向上移动,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 移动(3)如果小孔变大,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变 (填“清晰”或“模糊”)(4)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 。比较甲、丙两图,又可以得出结论: 。【常考3】关于光速的应用【例3】(2019秋?常熟市期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从地球向月球发出激光信号,经过2.6s收到返回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 km,不能用超声波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因为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