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2张PPT)正确认识广告大家好,嘿嘿,我想请同学们猜谜,行吗?同学们,除了在电视上,我们还能在哪里看到或听到广告呢?虚假广告有哪些危害呢 对消费者:1.误导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对商家:1.破坏了自身的良好形象。2.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谢谢观看e块恬习10>i0Firi 回寸尚书學≈H20t日外下绝动p新思雄周DEA中然文星圖書-11字准T叶2789-75:歌莉姬"Sh涤p年大防舍量丽開書店雅施裂夏p電现新世界寬频全港覆盖家居話假惠村昵图网山.nipic..pmBy:dora-do.No.20131217182612634109iiAAE内衣名方镜公司AOCHANG上海外窖有品公司迎江缈风(5海澜之家成人回.cn(梦公益广售合康0021课题: 正确认识广告科目: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四年级 课时:1课时提供者: 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正确认识广告》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七册第9课。本课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无处不在的广告;广告的作用;广告可信度;怎么辨别广告四大部分。第一课时要引导学生发现广告无孔不入、无所不包、无奇不有,以及了解广告有哪些作用。第二课时主要通过一份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广告下买过东西是什么感受?买的东西和广告是否有差距?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广告中也有很多虚假现象,面对广告要学会辨别,并懂得辨别的方法,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现在的广告有些存在虚假或者引起消费者误解的内容,会误导消费者,是当今社会一种普遍现象,因此本节课内容切合当今社会现状,学生需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学会辨别广告真伪,并懂得相关广告法律,学会维护消费者利益。所以在四年级适时的安排这个内容是及时而又有意义的。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讨论、交流、辨析了解虚假广告带来的后果及相关广告法律的知识中,从而能够学会辨别广告,破解广告招数。2.过程与方法:学生收集、整理和筛选、获取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辨别广告的真伪,解决实际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在活动中对“广告”这一具体社会现象的正反辨析,培养学生“学会选择”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和实践性很强,绝大部分学生乐意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以及课前调查问卷与学生交流谈心等,我发现四年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对自己、他人、社会等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随着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此,本课通过活动让学生意识和体验到社会上很多广告存在虚假现象,作为消费者进行购买产品,要学会掌握方法辨别真伪,这对于这个阶段儿童有着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设计理念:道德与法治的新课程理念强调社会性,这种社会性源于儿童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这就要求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并亲身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等,不断积极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广告作为现代人类生活的一种特殊产物,可以说,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实际内容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让学生自主地收集信息调查研究,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辨别能力、学会选择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活动策略:1.通过留心观察社会、网上查阅等方式收集、整合、利用资料。2.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探讨辨别广告真伪的办法,培养学生“学会选择”的能力。3.模拟情境表演,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参与体验。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在活动中对“广告”这一具体社会现象的正反辨析,培养学生“学会选择”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辨别能力,在实际生活当中践行能力。教学设计应以人为本,以生为本,通过多种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拓宽学生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该是最重要的,学以致用,应该重视践行环节。因此在情景模拟表演,引导学生辨别,维护自己消费权益的活动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践行道德践行法律,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广告猜谜,激趣导入1.出示广告,学生猜物今天从大森林里来了一位我们熟悉的好朋友,瞧——熊二(图片)。熊二:大家好,嘿嘿,我想请同学们猜谜,行吗?口述要求:猜出的请举手,大声告诉全班同学。播放儿童广告音频:(小天才电话手表的广告、喜之郎果冻广告……)相机交流:你买过吗?感觉如何?你怎么这么快就猜才出来了?(相机板书:广告)还有哪些商品也在进行广告?小结:小到饮料、玩具、鞋子,大到汽车、房子,都在做广告。谈话交流,引出主题 音频:(熊大喊熊二)熊大:哟,你在和同学们说广告呀,同学们,除了在电视上,我们还能在哪里看到或听到广告呢?贺岁动画大电影《熊出没 原始时代》看过吧?你喜欢里面的谁?我呀每每看到光头强、熊大、熊二与原始村里的人们分开就感动,你们瞧——(播放影片:分别场景,光头强将自己包中的所有物品都赠与小石头,有小玩具、有999儿童感冒颗粒……)你发现了什么?(999儿童感冒颗粒)原来广告还可以这样。火眼金睛的孩子们,你们再看——(播放视频:《少年派》第三集,妙妙赖床,妈妈给她送牛奶,床上出现良品铺子的靠背。)这么多的广告扑面而来,你有什么感受?这节课我们继续聊聊《正确认识广告》 1.学生猜测广告里面所说的产品是什么。学生联系平时所看到的电视中、宣传单中、墙壁上等广告,说一说自己知道哪些广告,对广告有什么感受?3.观看视频,交流中发现“999儿童感冒颗粒”广告这种隐藏宣传形式。发现“良品铺子”广告的种隐藏宣传形式。 本环节从广告中猜产品环节导入,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本课的兴趣。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在电视中、宣传单中、一些墙壁上,还看到哪些广告,有哪些感受,从而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引出本课主题:《正确认识广告》二、显示调查,交流讨论下面是针对广告问题对本班级54人所做的一个调查,让我们来看一下调查结果。1.出示调查问题及结果(1)问题1:广告可信吗?(2)问题2:你喜欢广告中的什么?(3)问题三:你相信广告吗?(4)问题4:你如何判断广告宣传的真假? 1.课前利用问卷星软件设置调查问卷内容,将生成的二维码发布到班级QQ群里面,学生在课前就需要扫码完成这个调查问卷内容。2.出示调查问卷结果的时候,学生需要仔细观察每项调查内容的比例,根据数据自己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的内容及进行统计结果,了解到了学生对广告是否喜爱、喜欢里面的什么内容、是否相信、如何判断等各种现实情况。课堂教学就是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品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实践,从而指导学生现在的生活。2.讨论交流通过以上调查结果,你发现了什么?预设交流:(1)非常讨厌广告的人要多一些,喜欢、讨厌、无所谓的人各占比例差不多。(2)喜欢广告中有明星的居多。(3)对于广告只有少部分人相信。(4)如何判断广告真假,听听别人意见的居多,其次是看广告,也要看产品本身的人较多。3.教师小结多数同学对于广告能够有自己正确的认识和判断,那你在广告的宣传下买过东西吗?上当受骗过吗?(气愤、没有广告中的好)刚才的这些商品的广告都是想把商品——卖出去。而这则广告却不卖东西(播放中国梦公益广告——梦娃篇),它是为了什么?它宣传的是人类的文明进步,崇高的社会风尚,叫做“公益广告” 一种是商业广告,一种是公益广告 3.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能够说出自己的发现,并大概了解同学们对广告都是怎么看待的。4.发现广告的不同,说说不同之处。 道德与法治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心体会社会,他们的世界是一个和成人世界不同的世界。这样的调查结果更加具有真实性。三、情景创设,辨析明理 过渡:假如老师就是某公司人员,正在宣传广告,你会有怎样的反应?你会怎么说呢?1.情景预演师:小朋友你好,学习不好是由于记忆力不好,所以要使用增强记忆力的某某学习枕,用了我们某某学习枕,你的成绩会飞速提高的,抓紧买一个试试看吧?(预设)生:广告中,明星都说了,能不相信吗?(预设)生:我才不相信呢,提高学习靠自己努力。……(根据学生回答相信和不相信,随机分为两组:正方和反方)2.分组辩论辩论:广告里说学习不好,因为记忆力,所以要用某某记忆力学习枕。 1.学生在情景中模拟遇到推销产品的人,自己如何回答?如何去做?2. 全班根据实际情况,分成两组,学生分组辩论,阐述相信的理由和不相信的原因。 模拟体验活动呈现的是儿童的文化,体现的是童心童真。他真正把学生引进了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使课堂教育不在是空洞的说教和生硬地灌输,是对学生生活的有效引导,从而体现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核心理念。你认为这则广告是否虚假骗人?正方观点:( )反方观点:( )3.教师引导总结:广告的内容不一定都可信,存在一定的虚假情况。有些虚假广告要么是推销假冒、劣质商品,要么是直接骗取消费者的钱财,这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4.案例呈现(1)你还听说过哪些虚假广告?造成什么严重后果,请看案例。案例一:某学习机广告被工商部门认定为典型的虚假广告,这则电视广告中含有“门门高分上名校”“内容好,成绩当然好”等不科学的保证。此外,广告中关于某学生使用产品后,成为学习状元的内容,其真实性无法证实,构成虚假宣传被处罚款五万多元。案例二:因虚假广告罪,被告人张某和李某被判刑,两人没有行医资格,却常年在医疗行业活动,编造出能根据某种疾病的“神话”,并大做虚假广告,不少患者受广告蒙蔽接受治疗,不仅病情没有好转,反而出现新问题,饱受痛苦。(2)从这些虚假广告中,你能总结出虚假广告的危害吗?对消费者( )对商家( )5.知识窗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该对广告的真实性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6.你认为广告商应该怎么做?7.有熊大熊二在,光头强砍不了树了,转行卖蜂蜜了,可是生意并不好,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帮帮他?(打广告,相机点示广告的制作和宣传是需要费用的。)光头强:广告有什么好的呀?谁来告诉他?相机板书:传递信息 提高知名度 劝说购买 3.学生阅读案例,想一想这些虚假广告给消费者和商家都带来哪些危害?4.学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了解广告法律知识。5.给光头强想办法,小组中交流广告的好处,选一人上台汇报。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话题氛围中,体验当时的情境,说出自己真实感受。然后根据学生想法,进行分组辩论,在辩论中引导学生明白广告也有虚假情况,要学会辨别。通过研读案例,明白虚假广告给他人、商家及社会带来的危害,并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学会维护自己消费权益。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四、了解招数,学会识别1.猜一猜其实广告是有很多招数的,你能猜一猜,广告都有哪些招数吗?2.火眼金睛出示小视频、图片出示,识破招数3.学生总结(1)简单重复,加深印象(2)名人代言(3)利用贪图心理,买一送一(4)利用从中心理,很多人都买了4.金点子比赛分组合作交流,说一说你有什么好办法,抵制这些诱惑?比一比,哪个小组说的又多又好?(1)请父母帮助(2)同类商品相互比较(3)实际购买情况5.延伸生活以后的生活当中,遇到推销广告的,你能识别是否虚假了吗?你会怎么做?6.教师总结以后对于广告上宣传的产品,要采用我们所学的方法,正确辨别产品的真实性、可靠性,再进行购买,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勿上当受骗。 1.学生积极思考:广告有哪些招数。 2.根据看视频、看图片,试着分析和总结,广告商隐藏的各种招数。3.学生积极思考生活中再遇到类似问题,自己以后会怎么做,思考本课收获,学会总结。 加强书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来实现教师情感、学生情感和文本所要表达情感的共振。这一环节的设计在于让学生从文本回归生活,走进生活,参与社会当中,学会辨别真伪,这也是本科最终的目的所在。同时把养成教育和美德教育有机的结合。七、教学评价设计评价指标(权重)评价标准描述评价好[1]较好[0.8]需努力[0.6]自评互评师评合作能力(20分)小组有计划,解决问题时,能完成各自的分工,还能互相帮助,最后达成问题方案。小组有计划,小组汇报结果,主要由1-2位同学完成。个别同学没有参与积极讨论。小组无计划,只有个别同学参与活动。辨别能力(30分)能辨别广告真伪,并想出多种抵制虚假广告的好办法。能够辨别广告真伪,但没有什么好办法抵制广告商诱惑。不能识别广告真伪,也没有好办法抵制广告商诱惑。语言表达能力(25分)课堂中或小组内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交流,学生能够流畅表达自己想法及观点等。课堂当中或小组内可以表达自己想法及观点,但是语言组织不够流畅有序。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及观点在课堂中或小组内进行表达出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5)能独立、快速上网搜索各种信息并进行合理处理、整合、使用资料。能独立、快速上网搜索各种信息,但是不能进行合理筛选处理。不能独立、快速上网搜索各种资料,也不能正确处理和运用这些信息。自评评语互评评语教师评语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9.正确认识广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上《正确认识广告》案例设计.doc 梦娃公益广告.mp4 正确认识广告0810.pptx 电话手表广告.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