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压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压强的概念、单位。2.能用压强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经典例说]例1.关于压力、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支承面受的压强越大D.物体对支承面的压力越小,压强越小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而压力是物体间相互接触并挤压而产生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而指向受力物体.重力和压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选项A、B是错误的.由压强公式P=F/S可以看出压强大小由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共同决定.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大,压强也越大.所以选项C正确,D错误。参考答案:C例2.如图1所示,若木块A与竖直放置的木板B的接触面积为0.5分米2,木块所受重力为3.2牛。现用大小为2.4牛的水平力F作用在木块A上,则木板B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A.3.2牛;640帕B.2.4牛,480帕C.0.8牛;160帕D.5.6牛;1126帕解析:因为压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受力面垂直的且指向被作用的物体,所以木板B受到的压力应为2.4牛,而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无关。根据压强的定义式可求得木板B受到的压强为;参考答案:B例3.如图2所示,每块砖规格相同,长、宽、高依次为20厘米、10厘米和5厘米。当砖块按图中甲、乙、丙三种方法在水平地面上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是:()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解析:因为每块砖的规格相同,它们以不同方式组合后仍为一个柱体,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公式比较他们对地面的压强,因为它们的密度相同,高度也相同,所以它们对地面压强一样大。参考答案:D.例4.图3中m为同一正方体,比较它对接触面MN的压强的大小。Pa_______Pb;Pc________PdPa_________Pc解析:m为一固体,它对接触面压强的大小由它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共同决定。图3中,(a)、(b)两图中支承面MN都为水平面,m对MN的压力F都与m的重力G大小相等,即Fa=Fb但(a)图中的受力面积Sa等于m的底面积,而(b)图中的受力面积Sb则小于m的底面积,即Sa>Sb,因此根据压强公式p=F/S;Pa<Pb。图3的(c)图中,支承面MN是斜面,因此m对MN的压力Fc小于m的重力G,Fc<G,而(d)图中MN是竖直面,因此竖直悬挂的m对MN没有压力作用,即Fd=0,则Pd=0,所以Pc>Pd。图3(a)、(c)两图比较,(a)图中m对MN的压力Fa=G。受力面积Sa等于m的底面积;而(c)图中m对斜面的压力FcFc,而受力面积Sc=Sa也等于m的底面积。参考答案:小于;大于;大于。例5.用20牛的水平力把一颗重0.02牛的图钉按入竖直的墙壁,已知图钉帽面积是0.8厘米2,钉尖的面积是0.05毫米2,求(1)图钉对墙壁的压力。(2)钉帽所受的压强。(3)墙受的压强各是多大?解:(1)(2)(3)[夯实基础]1.压强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压强。一张报纸平铺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为___________帕。2.将重98牛,底面积为20厘米2的铝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帕,它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一铁圆柱体的底面积是10厘米2,重78.4牛,放在水平面上,用30牛的力竖直压它,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______牛,压强是帕。如果用20牛的力向上提它,地面受到的压力是牛,压强是帕。4.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越大,对受力面的压力一定越大B.压力越大,对受力面的压强越大C.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D.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5.下列情况中,人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A.人站立在地面时B.人单脚着地,另一脚向前跨步时C.人蹲在地上时D.人席地而坐时6.大型国宝珍品——秦始皇兵马俑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小红参观时发现,秦俑脚下都踩着一块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踏板,如图所示。为了了解这种做法的好处,她收集了一尊站立姿态的秦俑的有关数据:质量(含踏板)160千克,踏板面积0.016米2。求:(1)这尊兵马俑(含踏板)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2)这尊兵马俑(含踏板)竖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能力提升]7.如图所示,推土机重为51000N,每条履带跟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75m2,则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帕。8.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砖A、B(其长、宽、厚之比为4∶2∶1),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A对B的压力与B对地的压力比为,压强比为。9.物体A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重为72牛,当它放在面积为1米2的水平桌面中间时,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牛,桌面受到的压强是帕.当它放在桌边且有1/4底面积伸在桌面外时,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牛,受到的压强是帕。10.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竖放在水平面上,若将图中的阴影部分切去后,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依次为pA、pB、pC,则:()A、pA>pB>pC。B、pA<pB<pC。C、pC>pA>pB。D、pB>pA>pC。11.三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1、ρ2、ρ3,且ρ1>ρ2>ρ3,则这三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A、F1=F2=F3B、F1C、F1>F2>F3F,D.不能确定12.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它们的质量相等,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若把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甲、p甲和F乙、p乙,则:()A.F甲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13.滑板运动已经成为都市青年最流行、最持久的时尚运动。一块滑板是由板面、滑板支架(滑板桥)和四只滑板轮等部分组成,总质量约为5千克,如图所示。其中板面是由一块质量约为4千克,体积约为5×10-3米3的复合材料组成。求:(1)组成板面的复合材料密度。(2)若每个滑板轮与水平地面的的接触面积为2×10-4米2,当一个质量为45千克的学生站在滑板上时,滑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拓展提高]14.如图所示,正四棱台上底与下底半径之比为2∶3,先把下底放在水平地面上,然后再把它倒过来上底放在水平地面上,两种方法棱台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压强之比为。15.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质量,横坐标表示物体的体积。图线a、b分别表示甲、乙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若分别用甲、乙两种物体做成质量不等而边长相等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它们的关系是P甲P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6.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ρ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竖直向下的力,使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同,则力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A.F甲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以上都有可能17.现代家具越来越重视“人体工学”的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脑椅,当人向后靠时就比端坐在椅子上要舒服,如图(b)、(c)所示。下表中数据为重500牛的人使用电脑椅时的一些参数。求:(1)椅子的重力。(2)人端坐在椅子上时对座垫的压强,并据此说明人“后靠”时比“端坐”时舒服的原因。(3)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18.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用若干个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们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释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次之,第三组最小.表一:第一组(长方体)表二:第二组(圆柱体)第三组(圆锥体)实验序号压力(牛)受力面积(厘米2)实验序号压力(牛)受力面积(厘米2)实验序号压力(牛)受力面积(厘米2)11024627632204512481263408624892412(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7、5与8,6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初步结论是:。(3)根据该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选填“能”或“不能”)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物体形状的关系。(4)甲、乙、丙三位同学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甲同学计算了每次实验中受力面积与压力的比值,由此得中结论:当受力面积与压力的比值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相同,比值不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不同;乙同学计算了实验序号l、4、7三次实验中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差值,由此得出结论:当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差值越大时,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丙同学计算了每—组中任意两次实验的压力变化量与受力面积变化量的比值,由此得出结论:当压力变化量与受力面积变化量的比值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是相同的.请判断,甲同学的结论是,乙同学的结论是,甲同学的结论是(均选填“错误”“不完整”或“正确”)压强(二)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压力作用效果;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1。2.4.9×104;每平方米受力面受到的压力为4.9×104牛顿。3.108.4;1.084×105;58.4;5.84×104;4.D5.B6.p=F/S=1568牛/0.16米2)=9800帕[能力提升]7.34008.1:2;1:19.72;1800;72;2400。10.C11.B12.B13.p=F/S=490牛/4×2×10-4米2=612500帕[拓展提高]14.1:1;9:415.大于16.C17.(1)G=mg=10千克×9.8牛/千克=98牛(2)p坐=F/S=320牛/(8102米2)=4103帕因为p坐p后靠,所以,后靠时比端坐时舒服。(3)F=320牛+98牛=418牛p=F/S=418牛/(5×4104米2)=2.09105帕18.(1)1与4、2与5或3与6;(2)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3)不能。(4)不完整;错误;不完整。图1图2图3第6题图第8题图第7题图第10题图第13题图第15题图第14题图椅子的质量(千克)10人端坐和向后靠时座垫的受力面积(米2)8102人端坐在椅子上时对座垫的压力(牛)320人向后靠时对座垫的压强(帕)2000每个轮子的受力面积(米2)4104(a)(b)(c)第17题图6.2压强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2知道压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经典例说]例1.如图1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A、B、C,它们对桌面压强最大的是:__________物体。解析:为了比较压强的大小,可先从题意中找出保持不变的因素,三个物体的质量相同,由于是将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所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即三个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相同,再比铰三个物体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可知SAPA>PB>Pc。参考答案:A例2.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铁块和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表面中央施加竖直向下且大小一样的力,比较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强,则:()。A.铁块大B.木块大C.一样大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解析: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铁块和木块,由于,而,所以,,而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相等(都等于G+F),在根据可以得到:。参考答案:A。例3.小王同学平躺时与床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15米2,根据图2中某些情况下的压强数值估算出,小王同学的重约为:()A.45牛B.50牛C.450牛D.500牛解析:小王同学的重力就是小王同学平躺时对床的压力,根据压强公式得:。参考答案:C。例4.下列做法不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为了使很重的坦克不致陷入泥土中,要安装履带B.铁路的铁轨要铺在枕木上,可防止铁轨下陷C.刀刃要磨得很薄,切菜才省力D.书包带要做得宽些,背在肩上才舒服解析:在实际的生活和生产中,如果压力不可改变或改变很小,就应用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如重型坦克车、火车、书包等.而把刀刃磨得很薄,明显是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的。参考答案:C。例5.如果薄冰的冰面只能承受104Pa的压强,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每只鞋底冰面的接触面积是150cm2他能否站在这块冰面上不下沉?如果他站在一个质量不计的薄木板上不下沉,这个薄木板的面积至少多?(g=10N/kg)解:人站在冰面的接触面积为:人站在冰面的对冰面的压强为:所以人要下沉若利用木板站在冰面上,木板的最小面积为:[夯实基础]1.从压强公式来看,改变压强的方法可以有:(1)在压力不能改变时,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压强;(2)在受力面积不能改变时,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压强。2.站立在地面上的人,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使自己对地面的压强迅速变为原来的2倍;站在冰面上的人如果发现冰面将破裂,他可以____________,以减小自己对冰面的压强。3.人走在松软的泥地里,为了不至陷入泥地,可采用在泥地上垫木板的措施。这是因为人对泥地的___________不变(木板重力不计),而增大了__________,减小__________的缘故。4.对下列事例进行分类:A、用雪橇滑雪;B、坦克装上履带;C、刀刃磨得很薄;D、把钢轨铺在枕木上;E.用细线分割皮蛋;F.书包的背带采用宽带;G.用斜口钳切断电线;H.用顶针箍抵针;I、重型载重卡车的轮子多且轮胎宽;(1)其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__________(用字母序号表示),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2)其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__________(用字母序号表示),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5.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6.一个人的质量为60千克,每只脚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厘米2,求(1)站在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2)行走时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7.滑雪者的质量为60千克,两只脚上的滑雪板每块长2米,宽0.1米,重力为40牛,滑雪者和滑雪板对水平雪地的压强多大?[能力提升]8.在受力面积不变时,压力增大,压强____________;压力不变时,受力面积增大,压强____________;若压力和受力面积同时增大相同的倍数,压强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9.为顾客休息用而设计的甲、乙、丙三种凳面,分别如图a、b、c所示,请你判断________(选填字母)凳面顾客坐上去感觉舒服,用相关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面措施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拧螺钉时,在螺母下面加一个较大的平面垫圈B.缝衣针的针尖做得很尖C.纸盒包装饮料常配有一根一端很尖的塑料吸管D.啄木鸟的嘴很尖。11.一位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A.站着不动B.就地趴伏在冰面上慢慢地向岸边挪动C.赶快跑向岸边D.立即改成单脚站立12.重为80牛的正方体金属块边长为10厘米,将它放在面积为0.8米2的水平桌面上,则该金属块对桌面产生的压强:()A.可能为100帕B.可能为4000帕C.一定为8000帕D.可能为10000帕13.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B.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C、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D.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拓展提高]14.如图所示,图钉的一端做得平而大,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手按图钉时不会感到痛;图钉的另一端做成尖头,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图钉较易被压入木块。15.如图所示,A、B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方形物体,二者高度相同,底面积SA>SB,放在水平地面上,这时A对地面的压强为PA,B对地面的压强为PB。(1)若将A放在B上,则地面所受到的压强P_________PA+PB;(2)若将B放在A上,则地面所受到的压强P_______PA+PB。(均选“大于”、“小于”或“等于”)。1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它们的材料密度ρ甲________ρ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将两物体同时沿某一方向切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仍相等,则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铁块和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表面中央施加竖直向下且大小一样的力,比较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强,则:()A.铁块大B.木块大C.一样大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圆柱体都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圆柱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强关系是:()A.P甲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19.如图,甲、乙、丙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A.F甲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不能确定20.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ρ丙,将它们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竖直向下的力,使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仍相同,则力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A.F甲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以上都有可能。21.某一冰面最大只能承受4×104帕的压强,一个质量为60千克的人,其双脚鞋底面积为250厘米2.问:(1)他能否安全地站立在冰面上?(2)他能否安全地行走在冰面上?若不能,其鞋底要捆上至少多大面积的木板(木板质量不计)?压强三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1)改变受力面积;(2)改变压力2.抬起一只脚;趴下。3.压力;受力面积;压强。4.(1)CEG;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2)ABDFI;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5.B6.(1)P1=F1/S1=588牛/0.04米2=14700帕(2)P2=F2/S2=588牛/0.02米2=29400帕7.解:水平雪地受到的压力大小应是人的重力与两块滑雪板的重力之和,即:F=G人十G板=mg+G板=60千克×9.8牛/千克+2×40牛=668牛。由于滑雪板有两块,水平雪地的受力面积是两块滑雪板的面积之和,即:S=2×2米×0.1米=0.4米2所以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强:[能力提升]8.增大;减小;不变。9.a;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10.A11.B12.D(分析:正方体金属块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不一定是0.01米2,如果正方体金属块一部分伸出桌面,就会小于它,从而压强大于8000帕。)13.B[拓展提高]14.(压力相同,)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压力相同,)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15.大于;小于。16.小于;方法:(1)把甲乙分别竖直切割一部分;(2)把甲乙分别沿对角线切去一半。(合理即可)17.A(分析:压力相同,但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铁块比木块的受力面积小。)18.A19.B20.C21.解:(1)人站立时,双脚着地,由得:∴人能安全地站立在冰面.(2)当人行走时,受力面积变为只有一只脚的接触面积大小,则:∴人不能安全地行走在冰面上.若要安全地行走在冰面上,鞋底下要捆上一块面积为S木的木板:由得图1图2第5题图第9题图第16题图第15题图第14题图甲乙丙F甲F乙F丙第19题图第18题图6.2压强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压力的含义;能根据实际情况会计算压力;2.理解影响压力产生效果的因素;3.理解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经典例说]例1.__________并__________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__________(垂直于物体表面;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竖直向下。(选填“不一定”或“一定”)。解析: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并指向物体表面的力,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物体表面,重力的方向也一定竖直向下。参考答案:垂直、指向、一定、一定。例2.如图1所示,有一重力为80牛的立方体,放在光滑的墙脚,物体受到水平方向F1=50牛,竖直方向的力F2=30牛,这时墙壁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_牛,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_________牛。解析:墙壁只受水平方向F1的压力,大小等于为50牛,地面受到物体的压力和F2的压力的作用,大小为110牛。参考答案:50牛;110牛。例3.关于压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压力的大小和方向总跟重力有关.D.压力就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解析:压力和重力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力,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其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处。只有当物体孤立地在水平面上时,它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故A的说法是错的。压力可能是由于物体的重力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其他作用力引起的,故C的说法是错的。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由于受压力作用的物体表面可能是水平面,可能是竖直面,还可能是各种倾斜角度的斜面,所以压力没有固定的方向,但一定和受压物体的表面相垂直。所以B的说法是错的,D的说法是正确的。参考答案:D。例4.画出图2(a)(b)(c)压力的图示:(1)图(a)中质量为2千克的铅球,静止在水平木槽内,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木槽表面受到的压力。解析:球在在水平木槽内处于静止状态,小球在竖直方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受到球的重力G和在水平木槽内对球的支持力N的作用,大小均为,球对在水平木槽内的压力,其大小为10牛,方向垂直于在水平木槽内,作用点在在水平木槽内上,解答如图3(a)所示。(2)图(b)中用水平方向30牛的力将一个重为100牛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墙面受到的压力。解析:用水平方向30牛的力将一个重为100牛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根据压力的定义可以知道,墙壁受到的压力为30牛,与重力无关,题中给出的重力大小无用。方向与墙壁垂直,作用点在墙壁上,解答如图3(b)所示。(3)图(c)中斜面上的物体重为30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15牛,请用出斜面受到物体的压力的图示。解析:斜面受到的压力为15牛,方向与斜面垂直,作用点在斜面上,题中给出的重力为30牛无用解答如图3(c)所示。例5.如图4所示,人在松软的泥地上行走时,脚会陷下去;笨重的坦克在同样的泥地里行驶时,为什么却陷得较浅?解析:坦克虽然比人对泥地的压力大,但坦克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也大,而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共同决定的,坦克对地面单位面积的压力比人单位面积压力小,所以坦克在松软的泥地上陷得较浅。参考答案:坦克对地面单位面积的压力比人对地面单位面积压力小,所以坦克在松软的泥地上陷得较浅。[夯实基础]1.______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在物体表面上的作用效果用__________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___________。2.500牛的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双脚与地面间的接触面积为4分米2,则该学生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帕,它表示的意思是。3.小华用40牛的水平向左的力,把重为20牛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如图所示,木块与墙壁接触面积为0.02米2,则木块对墙壁的压力为______牛,压强为______帕。4.比较某人双脚站立、单脚站立和屈腿坐在水平地板上这三种情况可知,人对地板的压力大小,正确的是:()A.单脚站立时最大B.坐着时最小C.双脚站立时可能最小D.无论哪种情况都一样5.如下图所示物体A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6.如图所示,一个重10牛的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画出球对桌面压力的图示。7.在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1)保持受力面积不变,研究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2)保持压力不变,研究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3)使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研究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分析归纳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关,且发现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并引入__________概念。[能力提升]8.如图所示,GA=15牛,GB=25牛,则A对B的压力_________牛,B对地力为__________牛。9.如图所示,用大小为40牛的力竖直将一个重为10牛的物体压在天花板上,作出物体对天花板的压力的图示。10.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存在压力B.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水平表面C.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D.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可以小于物体重力11.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B.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D.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12.某同学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选了三块相同的海绵和四块相同的砖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做了甲、乙、丙三个小实验。观察到甲图中海绵凹陷程度最浅,丙图中海绵凹陷程度最深。(1)从甲乙两图可以看出,该同学研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从图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甲丙两图可以看出,该同学研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从图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提高]13.在如图(a)、(b)、(c)所示三种情况中,同一物体A分别放在水平面B上、斜面B上、竖直悬挂在墙壁B旁边。则在这三种情况中,物体A对B的压力大小是Fa_____Fb_____Fc。(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4.某同学用若干相同的块长方体铁块和细沙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先研究了当压力或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分别得出了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然后他又进一步研究当压力或受力面积不相同的情况,研究过程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图中长方体铁块的放置的情况以及细沙的凹陷程度,然后归纳结论。(1)比较图(a)和(b)两图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图(a)和(c)[或(a)和(d)两图、或(c)和(d)]两图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在做“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子、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如图(a)、(b)所示的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如图(a)、(b)的实验现象后,他们得出了“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子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子对木板的压力作用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观察比较图(a)、(c)的实验现象,他们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图(b)中小桌子对海绵的压强为P1,图(c)中小桌子对木板的压P2,则P1_________P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压强(一)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垂直;压强;帕斯卡2.1.25×104;每平方米地面受到的压力为1.25×104牛顿。3.40;20004.D5.D6.如图7.控制变量法;(1)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2)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3)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压强。[能力提升]8.15;409.如图:10.D11.C;12.(2);(2);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压强;控制变量法。[拓展提高]13.大于;大于。14.(1)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2)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当压力与受力面积比值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相同。15.(1)海绵形变的大小;(2)受力面的情况不同;(3)等于。图1图2图3图4第3题图第6题图第5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第11题图第12题图第13题图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6题答案图第9题答案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2压强一—沪教版(上海)九年级物理上册学案.doc 6.2压强三—沪教版(上海)九年级物理上册学案.doc 6.2压强二—沪教版(上海)九年级物理上册学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