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短路、断路、通路,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结合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观察实验现象,从现象中总结归纳出规律。 ·尝试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搜集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和电路元件,让学生体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乐于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在学习电路连接、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兴趣,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 【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对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它摸不着、看不到,只能通过可观察到的现象来获得不可直接感受的信息。所以,电流的形成是本节的难点。 对于知识,一般来说知道了就会了,但是对于技能,“知”和“行”之间往往还有一段距离,所以电路图和电路的对应关系,即“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和“根据电路画电路图”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器材: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电池、小灯泡、小开关、导线等若干。【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引入课题观察?设问?讨论1.展示夜景图。2.问题:你想知道有关电的哪方面的知识?1.观察图画。?2.展开想象,积极讨论回答问题。?3.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电学知识。创设情景引起注意,激发学习动机。电流实验?讨论提出实验要求:开关要能控制灯泡。?巡视指导。动手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讨论探究,小灯泡为什么会发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发现用导线将电池、开关、小灯泡连接起来,有了“电”,体会电流的形成。播放动画类比启发演示猜想,点拨学生思路。问题:水流有方向,马路上的人流有方向,电流有没有方向?观看、讨论、猜想。认识电流的形成和电流的方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变为形象。设问?讨论问题: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体验、讨论、回答问题。在连接电路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闭合开关、断开开关、强调电路的闭合性。电路的构成观察讨论引导学生观察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观察自己连接的电路,联系自家的家庭电路讨论,回答问题。培养观察能力。由简单电路联想到家庭电路及其它复杂电路的组成。设问讨论展示启发学生认识各元件的作用。问题:(1)在电路中电能由谁提供?最终电又变成了什么?(2)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手电筒、收音机、计算器中的电池会用完吗?课件展示电池的结构、收集到的电源和开关。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观察展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猜想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设问讨论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认识电路的三种状态。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电路的三种状态。闭合、断开开关、体会通路和断路。观察展示,认识短路。结合学生实验,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深学生对只有电路么闭合是电路中才有电流的认识。电路图设问讲解问题:你能把连接的电路记录下来吗?看谁想的办法最简单,最明白,最能说明问题。讲解电路图,介绍元件符号。观察电路讨论探究观察符号图例。?实践让学生把实验时连接的电路的电路图画出来。?巡视指导。动手画图。了解实际电路连接前应该先画出电路图。设问讲解示范问题:通过实践,你认为画电路图应注意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学生交流画电路图的经验。观察示范。实践电脑投影电脑投影电路实物图(手电筒、门铃、楼道)根据实物连接图画出电路图。培养学生画电路图的能力。知识应用展示学习检测:1、下图是玩具电风扇的电路图,请在乙图中连接它的电路。2、下面图甲是某人连接的电路。小电动机能转吗?在图乙中连接正确的电路并画出电路图和标出电流方向。看、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动手动脑练习。检测学习效果,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知识拓展展示1.你知道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简单电路?你能画出它们的电路图吗?(课件显示简单电路。)观察、思考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自学的能力。总结启发引导引导学生总结本节内容。总结形成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板书设计】?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正极用电器负极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一要有电源,二要使电路闭合。 二、电路 (1)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四部分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2)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 导线:输送电能的装置。 开关: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三、电路图 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