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遵守规则28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遵守规则28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复习旧知
社会规则的含义、分类
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
思考:我们应如何对待规则?
3.2遵守
规则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
第二单元
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1
如何维护与改进规则
3
如何遵守规则?
2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01
思考:
视频中男子是否有喝酒的自由?
你怎么理解“酒可以喝,但要遵纪守法”?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驶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纪律
道德
法律
1.不能在教室内大声喧哗
2.走廊内靠右侧单排行走
3.禁止打架斗殴
4.见到老师要问好
5.按时完成作业
……
1.不能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
2.不能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3.尊老爱幼,乐于助人
4.排队时不能拥挤、不能插队
……
1.禁止车辆闯红灯
2.必须赡养老人
3.劳动合同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
4.
违法行为必须接受处罚
……
我们身边的规则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己的自由边界。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
——孟德斯鸠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己的自由边界。
关系
1.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重点)
情境:“中国式”过马路
提示:观点一:受从众心理影响而不顾及交通安全;观点二:面对交通规则,缺乏自我约束;观点三:对规则选择性的遵守,缺乏敬畏。
思考: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红绿灯无关”
观点一: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跟着走
观点二:只要没人看见,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
观点三: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车辆少或没有车时可以闯
看完视频后你的感悟是?
中国式过马路是对交通规则的漠视,一起起惨烈的事故提示我们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想一想:如何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现象?
材料一:深圳交警试行智能行人过街系统。在红绿灯路口设置了一个智能闸口,在红灯亮时,闸门关闭,行人将止步于闸门一侧;在绿灯亮时,闸门打开,将行人安全放行。
材料二:太原长治路由南向北的非机动车道上,新装的人行控制杆开始试运行。当对面红灯亮起时,人行控制杆会同步落下,当交通信号灯转为绿灯时,控制杆会同步升起;
思考:以上措施说明遵守社会规则需要如何做?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想象一下:晚上,在没有摄像头的无人路口,你会等红灯吗?
1、会,自然成习惯
2、会,家长和老师教导我们不能闯红灯
3、犹豫一下,还是等红灯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做法
2.如何遵守社会规则?
自觉遵守规则
02
【#央视揭大胃王吃播套路#:假吃+催吐】大胃王真能一口气装下那么多食物?一位美食博主曾透露,在保证场景不变的情况下,要靠多次间隔进食,再加速剪辑,大胃王完成一段视频要用30小时。先吃后吐、边吃边吐,也是他们心照不宣的套路。有网友说,让吃播走向这个极端,是很可悲的事。粒粒皆辛苦,别浪费粮食又伤了自己!
思考:如果你是一个客人,在餐厅里看到“大胃王”浪费严重,你会怎么办?
首先我会从自己做起,节约粮食!在餐厅里看到“大胃王”浪费严重,我会去劝告。
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有“节”
有“理”
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
劝导时要晓之以理
维护与改进规则
03
东莞最牛绿灯,只亮一秒
思考:(1)生活照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2)生活中还有类似的行为吗?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除一些特殊商品外,网购商品在到货之前起七日内无理由退货
废除劳动教养制度
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
思考:你还知道那些被废除的规则?
调整购票身高
调整个税起征点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被调整的规则?
思考:根据以上的分析,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3.如何维护和改进规则
坚定维护规则
积极改进规则
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有的需要废除,有的需要修改和完善。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
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
自觉遵守规则
他律、自律、敬畏

维护规则
从自己做起;
提醒、监督、帮助他人
改进规则
没有的——制定
不合理——废除
不适应——调整完善

课堂总结
3.2遵守规则
1.我们经常看到这些警示牌--“不要践踏草地”“不要随地吐痰”“禁止吸烟”等。但在看到这些警示牌的同时,有的人还“自由”地践踏草地,“自由”地吐出“抛物线”,“自由”地“吞云吐雾”。你应该对这些人说(  )
①每个人都对自由产生无限向往
②拥有自由能够增强幸福感
③没有约束的自由必然产生混乱
④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C
课堂练习
2.近年来,仍有一些人“不拘小节”,如:高铁“霸座”,侮辱、殴打公交车驾驶人员等,上述事件中相关人员已受到了相应的惩罚。以上事件警醒我们(

①个人行为应当遵守社会公共规则
②社会进步必然要求牺牲个人自由
③不良行为有可能变为一般违法甚至犯罪
④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然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3.疫情期间,专家建议遵守“一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开学以来信阳市九中师生自觉自律间隔一米以上的排队现象,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和学校纪律规定,上课戴好口罩,下课不扎堆、不聚集,勤洗手,折射出信阳九中师生自身的文明素养,说明九中师生具有较高的规则意识。下面关于规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B.只要守规则就能避免感染
C.规则更好保障人们的自由
D.社会规则为自由划定边界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
遵守规则(教学设计)
课题
遵守规则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同要通过制定和遵守合理规则妥善处理好彼此间的利益关系;树立正确的自由观,认同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在正确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由与规则、自律与他律等关系,发展辩证思维能力;能够从不同主体利益关系及其正当性、合理性的角度,分析社会秩序、社会规则问题;锻炼自己从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能力,做到自我约束、自我主宰,自觉遵守规则;既能有技巧地维护规则,又能根据社会变化情况参与改进规则。知识目标:理解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关系;了解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环境,需要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
重点
自觉遵守、维护和改进规则
难点
理解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1.社会规则的含义、分类2.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
教师对学生回答情况予以点拨引导出本节课的课题。
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分析生活,研究问题。
复习旧知。继而引起学生对自由与规则、生活中不遵守规则的行为等的认识和思考。
讲授新课
板块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播放视频:课件展示:思考:视频中男子是否有喝酒的自由?你怎么理解“酒可以喝,但要遵纪守法”?教师点拨:自由是有边界的。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指出我国宪法的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课件补充材料:我们身边的规则思考:建立规则的目的是什么?教师点拨总结: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教师对第一板块的内容进行问题总结规则与自由的关系?(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板块二:自觉遵守规则情境:“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红绿灯无关”展示观点:思考: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点拨:提示:观点一:受从众心理影响而不顾及交通安全;观点二:面对交通规则,缺乏自我约束;观点三:对规则选择性的遵守,缺乏敬畏。播放视频:看完视频后,你有什么感悟?教师点拨:中国式过马路是对交通规则的漠视,一起起惨烈的事故提示我们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想一想:如何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材料一:深圳交警试行智能行人过街系统。在红绿灯路口设置了一个智能闸口,在红灯亮时,闸门关闭,行人将止步于闸门一侧;在绿灯亮时,闸门打开,将行人安全放行。材料二:太原长治路由南向北的非机动车道上,新装的人行控制杆开始试运行。当对面红灯亮起时,人行控制杆会同步落下,当交通信号灯转为绿灯时,控制杆会同步升起;思考:以上措施说明遵守社会规则需要如何做?播放视频想象一下:晚上,在没有摄像头的无人路口,你会等红灯吗?补充卢梭的名人名言,教师点拨知识点: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小结:2.如何遵守社会规则?问题总结:总结第二板块学生需要掌握的具体知识点。板块三:维护和改进规则思考:如果你是一个客人,在餐厅里看到“大胃王”浪费严重,你会怎么办?教师点拨劝导的技巧与智慧播放视频:东莞最牛红灯思考:(1)生活照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2)生活中还有类似的行为吗?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辩论赛:规则是否需要改进教师讲解点拨: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教师讲解:其二:规则需要改进和完善,也须与时俱进。课堂分享:你知道社会生活中的哪些规则发生了变化,请列举其一,分析其改进的必要性。课件补充规则需要与时俱进的两则案例: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及废除劳动教养制度。教师点拨: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同时呈现我国民法典的诞生及香港国安法的相关图片。将第三板块的内容予以总结
观看视频及文本结合生活,分享自己的感受。观看图片及文本材料。分析问题:这位网红为什么被网友们称之为妖怪?观看文本材料,分析问题:你知道吗?这一规则是对公民自由的限制吗?理解相关内容。教材标注。参与课堂活动较为遵守校规的模范代表,可直接参与课堂分享活动,说出自己的认识。阅读材料,分析问题。观看漫画,参与课堂分享与探究。体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含义。教材标注,落实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遵守规则的过程,为下面的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做好铺垫。现实案例的呈现,更具有权威性。加之后面出现的视频讲解,为引导学生感悟到规则是对自由的保护做好铺垫。夯实关于“自律”的相关知识。违规违纪的学生的相关教育措施,即为他律。对此学生已有所认识。自律,在某种程度上即为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此漫画的设置为讲解下面的知识点做好铺垫工作。考察规则在学生内心的地位,考察学生的行为是否受到社会的外在影响。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题目黑色加粗,知识点明了清晰,便于学生课下记忆和掌握。两种观点的设置,其目的在于讲解后面的两个知识点。观点及辩论活动的呈现,既能凸显教材知识,又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做好准备。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维能力。展示不遵守规则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再次体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作用。为讲解提劝导的智慧做好铺垫。动画顺序依次呈现,凸显遵守规则、破坏规则、劝导他人的智慧等。学生对该环节的回答情况,与自己的知识层面有较大的关系,教师可适度引导,正面点拨。认同我国对相关政策的调整。
课堂练习
根据本节所学内容,分析问题。
引用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夯实本节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机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总体把握知识板块。
总体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凸显知识点的关键词部分,总体把握本节所学内容,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和板块结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