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习讲方法 学习方法 故事1: 小瑶从小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学习一直很好,可上了中学,科目增加到七八科,她找来各种参考书,每天学到很晚才休息,可就是没有见到什么效果。她不知如何是好,感到很纳闷:为什么自己这么努力,成绩还是上不去? 故事2:一位语文老师,是3年前练的琴,那架钢琴是一家企业捐赠的,一直放在琴房里。学校曾来过一个音乐教师,不过嫌学校待遇低,走了。于是,她变成了这架钢琴的主人,每次课间10分钟,她就赶到琴房里练练,从最初的音阶开始。不过,她只有10分钟,10分钟后,上课铃声一响,她就得停止。 故事3:李响很苦恼,自从上中学以来,显得自己很笨,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老是记不住,明明自己记住了,但是,第二天老师一提问,又忘了。有的知识点记了好多遍还是记不住。他的父母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后也很无奈,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很笨,智商比别的孩子低? 心理解析: 通过对以上几个小故事的心理解析,我们得出结论:学习是需要方法的。 最主要的学习方法: 1.学习目标 2.科学的记忆方法 3.学习的情绪 4.把握学习关键环节 一、确立一个学习的目标 1.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勇往直前!有了明确的目标还不够,当遇到挫折和困难,还要勇于坚持这个目标。 2. 很多人,虽然学习很努力,每天忙到大半夜,第二天很早又去继续工作,真的很辛苦,但是他们并没有成功。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混淆了学习本身和学习成果的概念。有时候,只是单纯看重工作过程的人并不能取得成功。 3. 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在自己心中的想法就会具体化,这样学习起来就会心中有数,热情高涨。有明确的目标又能为自己提供一个自我评价的工具,根据自己离目标的远近不断地努力进取,缩小与目标的距离,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 4.要知道并且相信,目标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有了目标,再辛苦的努力也会变成乐趣,再无法攀及的高度也能触碰到。 5. 给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让自己离成功的目标更近一点儿。目标越明确,学习的积极性越高;目标越宏伟,学习的意志力越强。 二、科学的记忆方法 1.记忆力是一个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三个基本环节。识记,是指人脑识别、接收并保持所获得的信息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一过程。保持,是指已经获得的信息、材料在头脑中短期或长期保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信息可能被遗忘,有些信息可能被巩固而保留在头脑中不再遗忘;所谓的再现和再认,是指过去的记忆信息在头脑中重新恢复的过程。 2.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概述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概述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Hermann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就成了心理学中被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艾宾浩斯正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学生最先遗忘的是没有重要意义的、不感兴趣、不需要的材料。不熟悉的比熟悉的遗忘的要早。人们对无意义的音节的遗忘速度快于对散文的遗忘,而对散文的遗忘速度又快于韵律诗。在学习过程中,对一种材料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地背诵后仍然继续学习,叫做过度学习。过度学习可以使学习的材料保持得好。要让记忆效果事半功倍,更牢、更深刻、更持久,就要真正把及时复习、理解记忆、联想记忆、过度学习运用到学习中。 三、学习的情绪 1.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 2.情绪对学习的影响:人在高兴的时候做什么事情都感觉很顺畅,即使是不好的事情也不会放在心里,若是情绪比较低落的时候呢,就会纠结于某一件事情也至于注意力分心就不会很用劲。还有人在情绪比较低落的时候,精神状态一般都不怎么好,做事情的效率也不会好。 3.在学习中如何调节自己情绪:其实,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心情的“砝码”就在你的手中 a.转移情绪 人生的道路崎岖不平,坎坎坷坷,难免有挫折和失误,也少不了烦恼和苦闷。此时此刻,应迅速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方面去。比如有时碰到不顺心的事情或在家中与亲属发生争吵,不妨暂时离开一下现场,换个环境,或者同别人去侃大山,或者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娱乐娱乐。这样很快就会把原来的不良情绪冲淡以至赶走,而重新恢复心情的平静和稳定。 b. 憧憬未来 追求美好的未来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经常憧憬美好的未来,才能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管命运把自己抛向何方,都应该泰然处之。不管现实如何残酷,都应该始终相信困难即将克服,曙光就在前头,相信未来会更加美好。 c.向人倾诉 心情不快却闷着不说会闷出病来,有了苦闷应学会向人倾诉的方法。首先可以向朋友倾诉,这就需要先学会广交朋友。如果经常防范着别人的“侵害”而不交朋友,也就无愉快可谈。没有朋友的话,不仅遇到难事无人相助,也无法找到可一吐为快的对象。把心中的苦处能和盘倒给知心人并能得到安慰甚至计谋的人,心胸自然会像打开了一扇门一样明朗。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向亲人倾诉,学会把心中的委屈和不快倾诉给他们,也常会使心境立即由阴转晴。 d.拓宽兴趣 兴趣是保护良好的心理状态的重要条件。人的兴趣越广泛,适应能力就越强,心理压力就越小。比如,同样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有的人觉得无所事事,很容易产生无用、被遗弃等失落感。而有的人则觉得退下来后无官一身轻,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看书、写字、创作、绘画、弹琴、舞剑、养鸟、钓鱼、种花等等。总之,兴趣越广泛,生活越丰富、越充实、越有活力,你会觉得生活中处处充满阳光。 e.宽以待人 人与人之间总免不了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事之间,朋友之间也难免有争吵、有纠葛。只要不是大的原则问题,应该与人为善,宽大为怀。绝不能有理不让人,无理争三分,更不要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脸红脖子粗,甚至拳脚相加,伤了和气。应该有那种“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也无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博大胸怀和高风亮节。 f.忆乐忘忧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时荆棘丛生,有时铺满鲜花,有时忧心如焚,有时其乐融融。对此应进行精心的筛选,不能让那些悲哀、凄凉、恐惧、忧虑、彷徨的心境困扰着我们。对那些幸福、美好、快乐的往事要常常回忆,以便在心中泛起层层涟漪,激发人们去开拓未来,而对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诸多的烦恼则尽量要从头脑中抹掉,切不可让阴影笼罩心头,而失去前进的动力。 四.把握学习关键环节 1.学会预习 先看两遍课文,找到关键点(特别是粗体部分)画出,熟读,课本上提出的问题要思考回答,在配合预习作业(可以自己去买,有的老师有发)巩固概念。 2.认真听课 在课下对课文作预习,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如果你觉得很被动那你的学习方法肯定是错的不用跟木头似的傻坐在那里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什么,自己先了解一下,不能理解的听老师讲一下,自己把功课学明白了就行 3. 做好作业 独立完成作业是深化知识,巩固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复习与应用相结合的主要形式。然而,有些学生没有真正利用好这个环节。他们一下课就抢着做作业,作业一完,万事大吉。更有些学生课上根本没听懂,下课后也不问,作业抄袭后向老师交差完事。 其实,做好作业有以下意义: a.可以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通过做作业可以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补救。 b.通过做作业时的思考,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易混淆的概念搞清楚,把公式的变换搞熟练。总之,有利于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c.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因为作业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必然会促使自己积极思考,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做完作业后,不能把它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为总复习积累资料。复习时,翻阅一下记录的作业,既方便省事,又印象深刻。 4.学会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不仅及时地对刚学的内容反思,而且还要对每次的作业和测试进行反思。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真正地做到“温故而知新”。 五、总结 初中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形成可以让你受益终生。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人可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切忌照搬,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通过实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