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我们在公共场所”,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本课由“教室里有点吵”、“ 做个小小调音师”、 “这里也要小点声”三部分组成,从教室到校园,再到社会公共场所,让孩子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经过在校一年的常规训练和学习,已经知道校园的一些常规要求和在公共场所的注意事项。但在教室、校园和公共场所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孩子们大声喧哗的情境。既然知道,为什么做不到呢?看来只有让孩子们正真地从心底里意识到: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是对他人权利的侵犯,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才能逐步养成文明说话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2.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 3.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设情境、讨论、探究分享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新认识了一位小朋友,大家看,他叫晓晓。和他打个招呼吧! 晓晓是一 年级的小朋友,刚入学,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有一天,晓晓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好伙伴,于是晓晓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 晓晓记住了。 上课了,老师叫晓晓回答问题,晓晓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 二、探究分享 晓晓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 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三:活动设计 (一)教室里面有点吵 1.播放下课后的课室的视频: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2.我们班级里有没有这样的现象?请你说一说我们班级里让你讨厌的声音。 做个小小调音师 1.小组讨论:你来做个小小“调音师”,想想怎么让 同学们小点声?(提醒学生:我们讨论时也要注意什么?) 2.交流反馈后,师:在学校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小 点儿声?小小“调音师”会怎么做呢? 这里也要小点儿声 出示一些标志:同学们平常在哪见过这些标志吗? 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吗? 2.有些地方虽然没有警示标志,但是也要小点声,你觉得还有那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小点声? 在饭店吃饭时要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用餐。 在休息室里要小声说话,免得影响别人休息。 看电影时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要不然会影响别人看电影的。 在医院里要小声说话,不能影响病人休息。 ... ... ... 四、课堂总结 1.在公共场所我们要保持安静,这样既不影响他人,也是自身文明的一种提现,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像大家说的那样,做一个文明的好孩子,同时也监督身边的人,做好小小调音师,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美好的声音,而不是扰人的噪音。 2.朗读副本《声音》,升华主题。 3.拓展延伸 4.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请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也和我们一起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人。 板书: 我们小点儿声 小点儿声 安静 文明 美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