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1.1稻作文化的印记导学单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湄公河平原在世界的位置,2.能分析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生产生活的特点。3.理解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二、重点难点1.知道湄公河平原有利于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水稻生产的特点。2.湄公河平原自然与人文两者的内在关系。三、课前预习1.平原地势平坦、起伏较小,主要分布在江河的________游,大多由________冲积而成。2.湄公河平原位于亚洲东南部的_______半岛上地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国家。3.湄公河平原地处_______带,这里________,________,土壤深厚、肥沃,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_____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四、课堂导学自主学习:1.读图.思考:越南和泰国位于其中的哪个区域?2.介绍一下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提示: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热量带)合作探究:3.结合水稻生长特性以及该地自然条件特征,说说湄公河平原为什么盛产水稻?(结合课本p56图3-2、图3-3)自主学习:4.阅读课本P57图3-4及文字,说说水稻生产的特点。5.湄公河平原种植水稻的人文条件有哪些?阅读课本P57-P58,完成下列问题6.稻作生产对民居的影响。7稻作生产对饮食的影响。8.稻作生产对风俗节日的影响。9.稻作生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课堂练习】1.湄公河平原水稻耕作的良好自然条件包括()①土壤深厚、肥沃②高温多雨③水网密布④人口稠密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下列各项内容与湄公河平原人们生产、生活风俗不符的是()A.插秧和收割的季节,田野里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B.这里有渠道、河流、大片的稻田和村庄,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C.村民们彼此相隔较远,各干各的D.这里的许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3.下列关于湄公河平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网密布B.人口稠密C.稻田成片D.单产高、劳动生产率高4.湄公河平原的房屋大都尖顶,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说明了该地的气候特征是()A.干燥阴凉B.四季分明C.高温多雨D.干旱少雨【反思总结】自学反思、查漏补缺,检查知识点,标注情况。答案:课前预习:1.中下河流2.中南柬埔寨泰国越南3.热高温多雨水网密布水稻课堂导学:1.湄公河平原2.北半球低纬度、热带东半球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3.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水网密布、灌溉便利土壤深厚、肥沃4.人力劳动精耕细作5.该地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6.高脚屋”,屋顶坡度较大为了排水,悬空架设为了通风防潮,适应多雨环境。纵横的渠道和众多的河流构成的水网。环绕着大片稻田和村庄。7.各种制作的食品及各种与大米有关的商业活动。8.御耕节春耕礼水上木偶戏八卦田9.修建、维护水利工程,水稻生产环节复杂,需要村民协作完成——团结互助、关爱弱者课堂练习:1.D2.C3.D4.C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3.1.1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课题稻作文化的印记单元三学科历史与社会年级七年级学习目标1.能说出湄公河平原在世界的位置,2.能分析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生产生活的特点。3.理解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重点知道湄公河平原有利于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水稻生产的特点。难点湄公河平原自然与人文两者的内在关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阅读材料:据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透露,泰国2020年的大米出口目标为750万吨,为近7年来的最低水平。尽管目前泰国仍是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国,但由于干旱和新冠疫情等原因,预计泰国今年的大米出口量有可能会被越南超越,跌至第三位。提出问题:为什么泰国和越南会有盛产大米呢?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问题。利用时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讲授新课展示:世界水稻种植区的分布自主学习:1.思考:越南和泰国位于其中的哪个区域?2.介绍一下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提示: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热量带)合作探究:3.结合水稻生长特性以及该地自然条件特征,说说湄公河平原为什么盛产水稻?(结合课本p56图3-2、图3-3)4.结合这些环节和图片,说说水稻生产的特点。5.湄公河平原种植水稻的人文条件有哪些?承转:这样的稻作生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稻作文化留下了哪些印记?)自主学习:6.稻作生产对民居的影响。7稻作生产对饮食的影响。(?..?/?..?/?..?/?越南传统水上木偶戏:在水里演给你看.mp4?)8.稻作生产对风俗节日的影响。9.稻作生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得出问题的答案。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得出湄公河平原的位置。组内交流探究,并进行总结发言。学生读图并结合我国水稻生产的经验进行总结。小组之内完成任务,不同小组之间也可以交换意见。通过读图,让学生明确越南和泰国位于东南亚。加强学生对知识纵向联系的能力,能够联系以前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读图能力,并能将知识进行迁移。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湄公河平原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及人文条件,知道了一个地区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内在联系。板书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上3.1.1稻作文化的印记自主预习1.平原地势平坦、起伏较小,主要分布在江河的________游,大多由________冲积而成。2.湄公河平原位于亚洲东南部的_______半岛上地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国家。3.湄公河平原地处_______带,这里________,________,土壤深厚、肥沃,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_____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河流中南泰国柬埔寨越南热中下高温多雨水网密布水稻新知导入据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透露,泰国2020年的大米出口目标为750万吨,为近7年来的最低水平。尽管目前泰国仍是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国,但由于干旱和新冠疫情等原因,预计泰国今年的大米出口量有可能会被越南超越,跌至第三位。为什么泰国和越南会有盛产大米呢?世界水稻种植区的分布新知讲解思考:越南和泰国位于其中的哪个区域?湄公河平原一、地理位置低纬度、热带0°20°W160°W北半球东半球新知讲解一、地理位置相对位置: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新知讲解一、地理位置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后的河段称为湄公河。自北向南注入南海(太平洋),地跨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新知讲解水稻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农作物,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高温,还需要平整的土地,深厚而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水稻一年可种1-3次。在粮食作物中,除玉米外,水稻是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作物。水稻小知识二、自然条件新知讲解水网密布、灌溉便利土壤深厚、肥沃结合水稻生长特性以及该地自然条件特征,说说湄公河平原为什么盛产水稻?(结合课本p56图3-2、图3-3)合作探究二、自然条件越南胡志明市气温与降水量读图分析:胡志明市气温与降水有什么特点。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合作探究二、自然条件结合这些环节和图片,说说水稻生产的特点。播种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割打谷南宋时楼俦曾作《耕织图》,其中耕图21幅,内容包括水稻栽培从整地、浸种、催芽、育秧、插秧、施肥、一耘、二耘、三耘、灌溉、收割、脱粒、扬晒、入仓为止的全过程。人力劳动精耕细作新知讲解人口稠密该地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新知讲解三、人文条件1.小农经营,水稻生产以家庭为单位。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在田里精耕细作,使稻谷的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是由于生产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农民一般从事手工劳动。由于水稻是精耕细作的以人工劳作为主的传统农业,水稻种植地区也是世界上人口密集的地区。东南亚水稻生产的特点新知讲解住纵横的渠道和众多的河流构成的水网。环绕着大片稻田和村庄。独特的聚落景观民居特色“高脚屋”,屋顶坡度较大为了排水,悬空架设为了通风防潮,适应多雨环境。新知讲解食泰国菠萝饭老挝考顿越南春卷越南米粉菠萝米饭新知讲解随处可见的米市与米有关的商业活动新知讲解御耕节是柬埔寨王国的传统节日,于每年佛历六月初四(一般在公历5月)举行。根据习惯,在国王主持举行御耕节仪式之前,农民是不得开犁耕种的,即使误了农时也不敢轻举妄动。风俗节日新知讲解春耕礼是泰国的一项由国王亲自主持的宫廷大典,在每年的五月初举行。这一天,耕牛打扮一新,吃好食,过好日,预兆丰年。人们以此大典来祈求天神,保佑农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也是一年开始种植水稻的标志。风俗节日新知讲解水上木偶戏,是越南最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舞台戏,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木偶戏,它稀奇的地方,就在于木偶戏于水池面上演出;表演者必须长时间浸泡于水中,利用其强劲的臂力及纯熟的控绳技巧,让玩偶生灵活现的演出各项传说故事。水上木偶剧有描述越南的农夫在辛勤的耕作与收成后,如何去享受农暇的情趣。风俗节日新知讲解据说这八卦田是南宋年间开辟的"籍田",皇帝在此"躬耕"以示"劝农"。每逢春耕,皇帝就率文武百官到此犁田,以示对农事的尊重,并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八卦田风俗节日新知讲解修建、维护水利工程,水稻生产环节复杂,需要村民协作完成——团结互助、关爱弱者人际关系新知讲解课堂总结寻找我们身边的稻作文化印记(可以从民风民俗、社会风尚、居民饮食等角度去思考)住:住农田边、屋顶坡形用:用稻草结绳、稻杆作燃料行:田间小路(“阡陌纵横”)食:米饭、米酒、粽子、汤团民俗民风:拔河比赛、划龙舟拓展提高课堂训练1.湄公河平原水稻耕作的良好自然条件包括()①土壤深厚、肥沃②高温多雨③水网密布④人口稠密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下列各项内容与湄公河平原人们生产、生活风俗不符的是()A.插秧和收割的季节,田野里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B.这里有渠道、河流、大片的稻田和村庄,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C.村民们彼此相隔较远,各干各的D.这里的许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DC3.下列关于湄公河平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网密布B.人口稠密C.稻田成片D.单产高、劳动生产率高4.湄公河平原的房屋大都尖顶,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说明了该地的气候特征是()A.干燥阴凉B.四季分明C.高温多雨D.干旱少雨D课堂训练C作业布置做作业啦!如何提高东南亚国家农业生产效率一直是困扰东南亚国家的难题,请你为他们出谋划策,如何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1稻作文化的印记 导学单.doc 3.1.1稻作文化的印记 教学设计.doc 3.1.1稻作文化的印记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