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巩固层·知识整合] [提升层·能力强化] 电磁振荡过程分析 1.分析两类物理量:电荷量q决定了电场能的大小,电容器极板间电压U、电场强度E、电场能EE的变化规律与q的变化规律相同;振荡电流i决定了磁场能的大小,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B、磁通量Φ、磁场能EB的变化规律与i的变化规律相同。 2.两个过程:放电过程电荷量q减小,振荡电流i增加;充电过程电荷量q增加,振荡电流i减小。 3.两个瞬间:放电完毕瞬间q=0,i最大;充电完毕瞬间i=0,q最大。 【例1】 如图所示,i?t图像表示LC振荡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t=0时刻,电路中电容器的M板带正电,在某段时间里,电路的磁场能在减少,而M板仍带正电,则这段时间对应图像中 段。 [解析] 由电流图像可得,在t=0时刻是电容器开始放电,电路中电容器的M板带正电,故电流方向逆时针为正方向;某段时间里,电路的磁场能在减少,说明电路中的电流在减小,是电容器的充电过程,此时M板带正电,说明此时电流方向顺时针方向为负,符合电流减小且为负值的只有cd段。 [答案] cd [一语通关] LC振荡电路充、放电过程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电流流向判断:当电流流向带正电的极板时,电容器的电荷量增加,磁场能向电场能转化,处于充电过程;反之,当电流流出带正电的极板时,电荷量减少,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处于放电过程。 2.根据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判断:当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电压U、场强E)增大或电流i(磁场B)减小时,处于充电过程;反之,处于放电过程。 3.根据能量判断:电场能增加时充电,磁场能增加时放电。 1.已知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极板1上的电荷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 ) A.a、c两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方向相同 B.a、c两时刻电容器里的电场能最大 C.b、d两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方向相同 D.b、d两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方向相反 E.b、d两时刻磁场能最大 BDE [a、c两时刻电容器极板上电荷量最大,电场能最大,所以电路中电流最小;b、d两时刻电容器极板上电荷量最小,电路中电流最大,磁场能量最大,b、d两点时间间隔为半个周期,故电流方向相反。] 电磁波的特点和应用 1.按波长由长到短(频率由低到高)的顺序 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伦琴射线)、γ射线等合起来,构成了范围非常广阔的电磁波谱。 2.各种不同的电磁波既有共性,又有不同 (1)共性: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电磁波,它们的行为服从相同的规律,都遵守公式v=fλ,它们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c=3.0×108 m/s,它们的传播都不需要介质,各波段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区别。 (2)不同:不同电磁波的频率或波长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波长越长越容易产生干涉、衍射现象,波长越短观察干涉、衍射现象越困难。正是这些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3.电磁波和机械波在波动性上有相同点,都遵守v=fλ,但本质不同,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例2】 (多选)声呐能发射超声波,雷达能发射电磁波,超声波和电磁波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与电磁波传播时,都向外传递了能量 B.电磁波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又可以在介质中传播,超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C.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在其他介质中传播速度相比,均是在空气中传播时具有较大的传播速度 D.超声波是纵波,电磁波是横波 E.超声波与电磁波相遇时可能会发生干涉 ABD [超声波与电磁波传播时,都向外传递了能量、信息,A正确;声呐发出的超声波是机械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对;机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速度较小,在其他介质中传播时速度大,而电磁波恰好相反,C错;声波是纵波,电磁波是横波,D正确;超声波和电磁波不是同一类波,不可能发生干涉,E错。] [培养层·素养升华] 电磁波的发现 (一)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那年,麦克斯韦在苏格兰爱丁堡附近诞生了。他从小热爱科学,喜欢思考。1854年从剑桥大学毕业以后,他精心研读了法拉第的著作。麦克斯韦被法拉第关于“场”和“力线”的思想深深吸引,但他也看到了法拉第定性表述的弱点。因此,这位初出茅庐的科学家下定决心,要把法拉第的物理思想用数学公式定量化地表达出来。 1860年初秋,麦克斯韦特意去拜访法拉第。两人虽然在年龄上相差40岁,在性情、爱好、特长方面也迥然各异,可是对物质世界的看法却产生了共鸣。法拉第鼓励麦克斯韦:“你不应停留在用数学解释我的观点,而应该突破它!” 在麦克斯韦研究电磁现象的时候,科学家的研究已经从静止的、恒定的特殊情形扩展到运动变化的普遍情形;从孤立的电作用、磁作用扩展到彼此的联系。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麦克斯韦历时10年终于建立了普遍的电磁场理论。 麦克斯韦首先从类比研究入手,借用适当的数学工具表述法拉第的“力线”;后来,为了进一步说明“力线”的分布和性质,他转而建立新的模型并提出位移电流与电磁波的概念;最后,他把电磁场作为客体放在核心位置,总结出麦克斯韦方程组,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 (二)电磁波的发现 赫兹以前,由法拉第发现、麦克斯韦完成的电磁理论,因为未经一系列的科学实验证明,始终处于“预想”阶段。把天才的预想变成世人公认的真理,是赫兹的功劳。赫兹在人类历史上首先捕捉到电磁波,使假说变成现实。 1879年德国柏林科学院悬奖征解,向当时科学界征求对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进行实验验证,促使年轻的赫兹萌发了进行电磁波实验的雄心壮志。 1886年,赫兹制成电磁波检验器并宣布“电磁感应是以波动形式在空气中传播的”。 赫兹在1888年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1888年12月13日,赫兹向柏林科学院作了题为《论电力的辐射》的报告,他以充分的实验证据全面证实了电磁波和光波的同一性。 这样由法拉第开创,麦克斯韦建立,赫兹验证的电磁场理论向全世界宣告了它的胜利。 插曲:比赫兹实验早七年,戴维也接收到了电磁波信号,他随即向英国皇家协会会长G·斯托克斯汇报,但斯托克斯认为这只是普通的电磁感应现象,戴维过于迷信权威,对于这一天赐良机未与重视,使发现被埋没了。 (三)成果 发现电磁波产生的巨大影响,连赫兹本人也没料到。在他发现电磁波的第二年,有人问他,电磁波是否可以用作无线电通信,赫兹不敢肯定。赫兹研究电磁波无意中丢下的种子,却很快在异地开发结果了。 在发现电磁波不到6年,意大利的马可尼、俄国的波波夫分别实现了无线电传播,并很快投入实际使用。其他利用电磁波的技术,也像雨后春笋般相继问世。 [设问探究] 1.法拉第在电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2.麦克斯韦是怎样建立电磁理论的? 3.电磁波是什么? 提示:1.单极电动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早期的发电机。 2.麦克斯韦从类比研究入手,借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并建立新的模型,提出了位移电流与电磁波的概念,最后又总结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 3.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电与磁可以说是一体两面,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则会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形成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 [深度思考] 1.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提出,揭开了电磁学发展史中新的一页。但这一理论还有不完善之处,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2.电磁波与光、无线电波的区别? 3.无线电波如何传递信息? 答案: 1.最大问题是只限于讨论空间的电磁作用,回避了电磁作用的源头,而这正是超距电动力学的核心,因此,在它提出之初,就遭到质疑。 2.①电磁波与光 从电磁波的分类可以看出:电磁波的范围要广泛得多,电磁波中包含着光,而光仅仅是电磁波中的一部分,包括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一种波长相对较短,频率相对较高的电磁波,其波长在10-3 m到10-8 m之间、频率在3×105 MHz到3×1010 MHz之间。 ②电磁波与无线电波 频率在数百千赫兹到数百兆赫兹之间的电磁波叫作无线电波,它包括短波、中波、长波、微波,无线电波也仅仅是电磁波的一部分,但电磁波不仅仅只有无线电波,只有频率相对较低的一部分电磁波才叫无线电波。 3.无线电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信号的技术。 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 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