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导学案第一章机械运动1.3运动的快慢(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小组交流讨论课本P19的想想议议,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哪些?物理学中用哪种方法?2.读课本P19—P20,后填空:(1)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____,公式为__________,公式的变形①②________。(2)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符号是____。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常用千米每小时,符号是____,两者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3)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人步行速度约为___m/s,骑自行车速度约为____m/s。3.读课本P20—P21匀速直线运动,后填空:(1)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它是一种______机械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指;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平均速度指。二、合作互助1、讨论单位换算:3.6km/h=m/s;40m/s=km/h。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20m,则它的速度为_______m/s,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华春游时在路上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请计算小华乘坐的汽车从此地到金城镇最快要几分钟?三、学生展示(将合作互助学习的第3题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小老师评讲作业并总结出速度计算要注意的问题)总结:利用速度公式及推导公式进行计算的规范步骤:四、课堂检测及中考链接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A、80m/sB、10m/sC、5m/sD、无法判断3、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A.1.2米/秒B.24米/秒C.36千米/秒D.48分米/秒4、(2019年无锡)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min后两人相距12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D.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5、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6、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测出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A.90km/hB.70km/hC.50km/hD.40km/h7、(2019年乐山)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A.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B.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D.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8、甲、乙两个物体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4∶5,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乙两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__。9、(2020年无锡)在50m赛跑中,冲刺阶段小红超越了小华,领先到达终点。在超越小华的过程中,以小华为参照物,小红是 的,若小红的最终成绩是8s,则小红的平均速度是 m/s。10.(2020年江西)如图所示,是小丽开车即将到达隧道口时所发现的交通标志牌。(1)请你解释两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2)若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3min,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通过计算判断小丽开车是否超速。五、学到了什么小组长检查______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物理学中常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表示物体运动快慢2.(1)速度;v=;①s=vt②t=(2)米/秒;m/s;km/h;1m/s=3.6km/h(3)1.1;53.(1)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最简单(2)物体最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总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的总时间的比值合作互助1.1;1442.2;物体每1s通过的路程为2m。3.12min四、课内检测及中考链接1、运动快慢2、C3、A4、A5、D6、B7、C8、15:89、运动;6.2510、(1)标志牌上的数字“80”表示的意思:汽车通过该隧道时,行驶速度不能超过80km/h,“××隧道3600m”,是指从隧道全长3600m;(2)小丽开车没有超速。金城镇8km40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