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讲内能精讲1分子动理论重难点解读对扩散现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1)不同的物质一定要互相接触时才发生扩散。(2)扩散现象并不局限于处于同一状态下的不同物质。(3)扩散现象表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同时还说明了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着间隙。易错易混机械运动和分子运动区别机械运动分子运动研究对象客观物体微观分子规律有规律无规则运动情况静止或运动永不停息是否可见肉眼能看见肉眼看不见影响因素力温度易错易混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指的是分子之间的斥力和引力,斥力和引力是同时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的作用范围很小,大约只有10-15m,当分子间的距离太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忽略。巩固练习【例1】泉城四季,风景迥异。无论是一朵花、一个麦穗,还是一粒沙、一片雪花…世间万物皆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现象能说明是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A.春:微风拂过,花香袭人B.夏:暖风阵阵,麦浪翻滚C.秋:狂风乍起,黄沙漫天D.冬:寒风凛冽,漫天飞雪答案A【例2】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B精讲2内能重难点解读理解热量的概念应注意以下三点(1)物体本身没有热量。不能说某个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更不能比较两个物体热量的大小。只有发生了热传递过程,有了能量(内能)的转移,才能讨论热量问题。(2)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内能)转移的数量。热传递的方向是能量(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能量(内能)转移的多少叫热量。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存在于热传递的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谈热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不能说“某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吸收了多少热量或放出了多少热量”。?(3)热量的多少与物体能量(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易错易混内能与机械能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以及物体的质量和物态有关;而物体的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或形变)有关。物体的内能与运动状态无关,具有机械能的物体同时一定具有内能,但具有内能的物体不一定同时具有机械能。内能机械能构成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影响因素________、质量、状态、材料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单位______________理解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不一定有机械能巩固练习考点1:内能【例1】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杯中水的内能最大B.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C.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D.丁杯中水的内能最大答案D【例2】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的“热”是指______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______增加。答案温度;内能考点2:内能的改变【例1】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车停在有水的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____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________;轮胎停在水中,通过___________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安全。答案做功;升高;热传递【例2】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B.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C.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D.盛夏,日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答案A考点3:内能与热量的关系【例1】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B.0℃的冰没有内能C.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D.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答案C【例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C.沸腾中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会减少答案D精讲3比热容和热值重难点解读比热容的理解(1)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它反映了不同物质吸、放热本领的强弱,利用物质的这种性质可以鉴别物质。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其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2)对于同一种物质,比热容的值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物态下的比热容是一定的,但在不同物态下,比热容是不相同的。如: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而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3)物质的比热容不随物质的质量、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只要是相同的物质,不论其形状、质量、温度高低(状态未变化时)、放置地点如何,比热容一般都相同。易错易混对比热容的理解很多同学根据公式得出,物质的比热容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与物体温度的变化成反比,这是对比热容概念的错误理解。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每种物质都有确定的比热容,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多少、温度高低(状态未变化时)、运动状态、吸热(或放热)多少等无关。重难点解读燃料热值的理解(1)燃料的热值在数值上等于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确定的燃料才有确定的热值,不同的燃料一般有不同的热值。(3)“完全燃烧”的含义是烧完、烧尽。1kg的某种燃料,只有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才是这种燃料的热值,如果没有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按热值计算出的热量要小。(4)热值反映了所有能燃烧的物质的一种性质,反映了不同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本领的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性质。易错易混热值概念的理解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性质,热值的大小与燃料的种类有关,每种燃料都有确定的热值,不同的燃料有不同的热值。所以,燃料的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均没有关系。巩固练习考点1:比热容【例1】,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答案D【例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A.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的状态有关C.物质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D.物质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有关系答案B【变式1】下列说法中,铁的比热容发生了变化的是()把铁块放在火上烧红B.把铁块锻打成铁片C.把铁块碎成铁屑D.把铁块熔化成铁水答案D【例3】下列用水的实例中,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特点的是()用水浇花B.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C.用水发电D.用喷水雾的方法形成彩虹答案B考点2:吸热能力的比较【例1】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图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答案C【例2】如图所示,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甲、乙两图中符合冰熔化规律的是图_______(选填“甲”或“乙”)。这是因为C冰_____(选填“>”“<”或“=”)C水,所以相同时间内________(选填“冰”或“水”)升温更快。答案:乙;<;冰【变式1】用两个相同装置,同时给质量相同的水和铁砂加热,物体吸收热量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来反映,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水和铁砂的吸热本领。答案加热时间;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考点3:热值的理解【例1】现有一瓶液体燃料,若倒掉一半后完全燃烧,则()A.热值减半,放出的热量减半B.热值减半,放出的热量不变C.热值不变,放出的热量减半D.热值不变,放出的热量不变答案C【变式1】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剩下一半的酒精的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的情况是()A.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B.质量和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C.质量和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D.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答案D【变式2】如图所示是完全燃烧A、B两种燃料的质量与放出的热量的图象,由图象可知,A、B两种燃料的热值大小关系是()A.qAB.qA=qBC.qA>qBD.无法比较答案C课后作业考点1:分子动理论1.“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答案做无规则运动;引力;间隙考点2:内能的改变2.(1)科学家们近日在微观尺度下,拍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X射线激光器将液体瞬间蒸发的情景。在被X射线脉冲击中后,液滴会变成一团更加细碎的颗粒和蒸汽,然后向附近的其它液滴扩散,使它们也破碎开来。在这一过程中液体的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是。(2)蒸海鲜的吃法在湛江非常流行。其做法是:蒸锅上面放海鲜(如图),下面放米煮粥,汁水从上面流到下面的粥里,食客们还能享受一碗营养最大化的海鲜粥。为了保持海鲜原汁原味,蒸气通过蒸锅将海鲜蒸熟。汁水是蒸气放热后(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蒸熟后,闻到海鲜的浓香味,这是一种现象,烹饪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答案(1)增大;做功;(2)液化;扩散;热传递考点3:内能和热量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答案D???考点4:比热容4.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小明到海水浴场玩,他光着脚踩在沙滩上,感到沙子烫脚,当身体进入水中时,觉得水比较凉,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海水和沙子相比,在同样受热时,沙子的温度变化比海水。(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在实验室中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热源对试管均匀加热。下列图象正确的是。(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也能发生热传递B.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4)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航天飞行器穿越大气层时表面发热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C.放爆竹时,爆竹腾空而起D.电灯发出光和热(5)对100g水加热,水的沸腾图象如图,请你计算从开始计时到加热3min内水吸收的热量(请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大;大;(2)C;(3)D;(4)A;(5)从开始计时到加热3min内水吸收了1.05×104J热量。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讲内能精讲1分子动理论重难点解读对扩散现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1)不同的物质一定要互相接触时才发生扩散。(2)扩散现象并不局限于处于同一状态下的不同物质。(3)扩散现象表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同时还说明了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着间隙。易错易混机械运动和分子运动区别机械运动分子运动研究对象客观物体微观分子规律有规律无规则运动情况静止或运动永不停息是否可见肉眼能看见肉眼看不见影响因素力温度易错易混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指的是分子之间的斥力和引力,斥力和引力是同时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的作用范围很小,大约只有10-15m,当分子间的距离太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忽略。巩固练习【例1】泉城四季,风景迥异。无论是一朵花、一个麦穗,还是一粒沙、一片雪花…世间万物皆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现象能说明是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A.春:微风拂过,花香袭人B.夏:暖风阵阵,麦浪翻滚C.秋:狂风乍起,黄沙漫天D.冬:寒风凛冽,漫天飞雪【例2】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精讲2内能重难点解读理解热量的概念应注意以下三点(1)物体本身没有热量。不能说某个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更不能比较两个物体热量的大小。只有发生了热传递过程,有了能量(内能)的转移,才能讨论热量问题。(2)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内能)转移的数量。热传递的方向是能量(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能量(内能)转移的多少叫热量。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存在于热传递的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谈热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不能说“某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吸收了多少热量或放出了多少热量”。?(3)热量的多少与物体能量(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易错易混内能与机械能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以及物体的质量和物态有关;而物体的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或形变)有关。物体的内能与运动状态无关,具有机械能的物体同时一定具有内能,但具有内能的物体不一定同时具有机械能。内能机械能构成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影响因素________、质量、状态、材料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单位______________理解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不一定有机械能巩固练习考点1:内能【例1】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杯中水的内能最大B.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C.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D.丁杯中水的内能最大【例2】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的“热”是指______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______增加。考点2:内能的改变【例1】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车停在有水的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____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________;轮胎停在水中,通过___________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安全。【例2】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B.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C.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D.盛夏,日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考点3:内能与热量的关系【例1】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B.0℃的冰没有内能C.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D.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例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C.沸腾中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会减少精讲3比热容和热值重难点解读比热容的理解(1)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它反映了不同物质吸、放热本领的强弱,利用物质的这种性质可以鉴别物质。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其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2)对于同一种物质,比热容的值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物态下的比热容是一定的,但在不同物态下,比热容是不相同的。如: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而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3)物质的比热容不随物质的质量、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只要是相同的物质,不论其形状、质量、温度高低(状态未变化时)、放置地点如何,比热容一般都相同。易错易混对比热容的理解很多同学根据公式得出,物质的比热容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与物体温度的变化成反比,这是对比热容概念的错误理解。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每种物质都有确定的比热容,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多少、温度高低(状态未变化时)、运动状态、吸热(或放热)多少等无关。重难点解读燃料热值的理解(1)燃料的热值在数值上等于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确定的燃料才有确定的热值,不同的燃料一般有不同的热值。(3)“完全燃烧”的含义是烧完、烧尽。1kg的某种燃料,只有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才是这种燃料的热值,如果没有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按热值计算出的热量要小。(4)热值反映了所有能燃烧的物质的一种性质,反映了不同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本领的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性质。易错易混热值概念的理解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性质,热值的大小与燃料的种类有关,每种燃料都有确定的热值,不同的燃料有不同的热值。所以,燃料的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均没有关系。巩固练习考点1:比热容【例1】,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例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A.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的状态有关C.物质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D.物质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有关系【变式1】下列说法中,铁的比热容发生了变化的是()把铁块放在火上烧红B.把铁块锻打成铁片C.把铁块碎成铁屑D.把铁块熔化成铁水【例3】下列用水的实例中,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特点的是()用水浇花B.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C.用水发电D.用喷水雾的方法形成彩虹考点2:吸热能力的比较【例1】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图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例2】如图所示,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甲、乙两图中符合冰熔化规律的是图_______(选填“甲”或“乙”)。这是因为C冰_____(选填“>”“<”或“=”)C水,所以相同时间内________(选填“冰”或“水”)升温更快。【变式1】用两个相同装置,同时给质量相同的水和铁砂加热,物体吸收热量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来反映,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水和铁砂的吸热本领。考点3:热值的理解【例1】现有一瓶液体燃料,若倒掉一半后完全燃烧,则()A.热值减半,放出的热量减半B.热值减半,放出的热量不变C.热值不变,放出的热量减半D.热值不变,放出的热量不变【变式1】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剩下一半的酒精的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的情况是()A.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B.质量和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C.质量和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D.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变式2】如图所示是完全燃烧A、B两种燃料的质量与放出的热量的图象,由图象可知,A、B两种燃料的热值大小关系是()A.qAB.qA=qBC.qA>qBD.无法比较课后作业考点1:分子动理论1.“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考点2:内能的改变2.(1)科学家们近日在微观尺度下,拍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X射线激光器将液体瞬间蒸发的情景。在被X射线脉冲击中后,液滴会变成一团更加细碎的颗粒和蒸汽,然后向附近的其它液滴扩散,使它们也破碎开来。在这一过程中液体的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是。(2)蒸海鲜的吃法在湛江非常流行。其做法是:蒸锅上面放海鲜(如图),下面放米煮粥,汁水从上面流到下面的粥里,食客们还能享受一碗营养最大化的海鲜粥。为了保持海鲜原汁原味,蒸气通过蒸锅将海鲜蒸熟。汁水是蒸气放热后(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蒸熟后,闻到海鲜的浓香味,这是一种现象,烹饪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考点3:内能和热量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考点4:比热容4.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小明到海水浴场玩,他光着脚踩在沙滩上,感到沙子烫脚,当身体进入水中时,觉得水比较凉,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海水和沙子相比,在同样受热时,沙子的温度变化比海水。(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在实验室中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热源对试管均匀加热。下列图象正确的是。(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也能发生热传递B.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4)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航天飞行器穿越大气层时表面发热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C.放爆竹时,爆竹腾空而起D.电灯发出光和热(5)对100g水加热,水的沸腾图象如图,请你计算从开始计时到加热3min内水吸收的热量(请写出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讲内能学案(学生版).doc 第1讲内能学案(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