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电路的识别与设计 学案 (教师版 学生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讲 电路的识别与设计 学案 (教师版 学生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讲
电路识别与设计
精讲1
电荷
重难点解读
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使两个物体带上了等量的电荷。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带的电量在数值上必然相等。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极电荷。
重难点解读
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1)明确带电体性质及电荷相互作用规律;
(2)两轻小物体相互吸引时,有可能两物体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3)注意题目中的具体条件,如已说明都是带电体,就不要考虑不带电的情况了。
易错易混
物体互相吸引时,对带电性质的判断易出错
?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中有“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一提到互相吸引,很多同学就认为两者一定带异种电荷,而忽略了带电体也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因此在分析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全面分析,多角度思考。
易错易混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大地、人体、金属、石墨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塑料、橡胶、空气、玻璃、干燥的木棒等;
?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物体内部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中的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的范围内而不能自由移动。需要注意的是,绝缘体不是不导电,而是不容易导电,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是可以转化为导体的,例如一般情况下,空气和玻璃都是绝缘体,但在高温情况下,玻璃可以导电;当电压足够高时,空气也会变成导体。
巩固练习
考点1:摩擦起电
【例1】台式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保证电脑的稳定性,需要打开主机箱盖除尘,这是因为散热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
,可以
轻小物体,所以灰尘会附着在扇叶上。
【变式1】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橡胶棒由于______电子而带负电。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与作业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发现吸管被推开,说明吸管带______电,判断依据是

【变式2】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由于(

A.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强
B.橡胶棒的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
D.橡胶棒上有了多余的电子
考点2:电荷的判断
【例1】A、B、C三个轻质小球。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
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
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
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变式1】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变式2】用绝缘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何两个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带电情况是(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两个带异种电荷,一个不带电
C.一个带电,两个不带电
D.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考点3:验电器
【例1】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验电器为什么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的原理)?
问题2:用验电器能粗略比较物体带电量的多少吗?怎么比较?
问题3:用验电器能否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变式1】验室里常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可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会因排斥而张开,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不带电
B.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正电
C.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带负电
D.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负电
【变式2】把带正电玻璃棒与不带电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后,两片金属箔张开,这是因为(

A.有一部分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箔上
B.有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箔转移到玻璃棒上
C.有一部分质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箔上
D.有一部分质子从金属箔转移到玻璃棒上
考点4:绝缘体和导体
判断以下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陶瓷
玻璃
石墨


大地
塑料
干木材
橡胶
水银

人体
棉布
不锈钢
空气
铜线

精讲2
电流与电路
重难点解读
理解电路与电流的概念应注意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组成电路的基本元件有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
(3)电源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4)形成电流的两个必要条件:一、电路中有电源;二、电路闭合。
(5)电源短路不允许存在。
(6)用电路元件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易错易混
电流的方向
(1)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2)不能说“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在电源的外部,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是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巩固练习
考点1:电流及其方向
【例1】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导体中只要有电荷,就能形成电流
B.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电路中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
D.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
【变式1】验电器A不带电荷,B带负电荷,现用一根导线将A、B两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那么导线上瞬间电流方向是(

从B到A
B.从A到B
C.先从A到B,再从B到A
D.无法确定
考点2:电路元件
【例1】关于电路中的各种元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电机和各种电池都是电源
B.用电器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C.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D.导线通常由绝缘外皮和金属内芯组成
【变式1】一个便携式充电器正在给一个手机电池充电。在充电过程中,该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考点3:电路
【例1】在下图中,正确的电路是(

【变式1】在下图中,闭合开关两个灯都能发光的是(

【变式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适当,要使电铃和电灯同时有电流通过,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A.断开Sl,闭合S2、S3
B.断开S3,闭合S1、S2
C.闭合Sl,断开S2、S3
D.闭合S2,断开S1、S3
【变式3】恐怖分子在公共场所安装了定时炸弹,其引爆装置如图所示,起爆前定时开关S是闭合的,当设定起爆时间一到,定时开关S会自动断开。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拆弹专家应在图中______(选填“a”或“b”)处剪断导线。拆除前起爆器上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电流通过。
【例2】如图所示,电路元件及导线连接均完好,闭合开关S1、S2,则(

L1不能发光,L2能发光
B.L1能发光,L2不能发光
C.L1、L2都能发光
D.L1、L2都不能发光
【变式1】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对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灯亮,铃一定响
B.铃响,灯一定亮
C.灯亮,铃一定不响
D.铃响,灯一定不亮
【变式2】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各开关都闭合后,仅有一只灯泡发光的是(

[
【变式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盏灯都能发光的是(

精讲3
串联和并联
重难点解读
??串联和并联
比较项
串联
并联
定义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
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断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作用
控制整个电路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
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家庭中的用电器、路灯
易错易混
串并联的判断
不要误认为同时亮、同时灭的灯泡一定是串联的。同时亮、同时灭的灯泡可能是串联的,也可能是并联的。也不能通过一个开关能否控制所有用电器来判断用电器之间是串联还是并联,只能通过用电器的工作是否相互影响来判断,如其中一个灯泡烧断后,另一个灯泡是否能正常工作;或把其中一个灯泡取下,观察另一个灯泡是否工作等。
巩固练习
考点1:串并联的识别
【例1】请写出下列各电路图中,当开关闭合时灯泡的连接方式。
【例2】请写出下列各实物图中,当开关闭合时灯泡的连接方式。
【例3】由开关、电源和两个小灯泡组成的电路,当开关断开时,L1不发光,L2发光;当开关闭合时,L1和L2都发光.关于电灯与开关的连接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L1和L2并联,再与开关串联
B.L2和开关串联,再与L1并联
C.L1和开关并联,再与L2串联
D.L1和开关串联,再与L2并联
考点2:电路设计
【例1】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要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有时需要各自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它们同时工作。评价如图所示的电路,你认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变式1】居民楼的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造成很大浪费。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若将这两种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聪明”。“聪明”的电路图中的(

【变式2】为了生活方便,卧室里的同一个照明灯通常用两个开关控制.一个安装在进门处,另一个在床头附近,操作任意一个开关均可以开灯、关灯。下面四幅图是小明用电池作为电源设计的四个电路模型,能满足要求的是(其中A图中的Sl、S2及C图中的S1为单刀双掷开关)(

课后作业
考点1
摩擦起电
1.用毛皮摩擦橡胶棒(A)后放在支架上,再用毛皮摩擦另一根橡胶棒(B)并与支架上的橡胶棒(A)靠近时,两橡胶棒相互_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毛皮摩擦橡胶棒,使橡胶棒
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因此毛皮带
电,电子和带正电的_________构成了原子;
考点2
验电器
2.(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带电的验电器A。发现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验电器A带
电。
(2)再取个相同的验电器B,B不带电,如图所示,用塑料棒将A、B连接,发现验电器B金属箔
,说明塑料棒是

(2)再用细铜丝将A、B连接,发现验电器金属箔
,说明铜是
。这个过程中电子的移动方向从


考点3
串并联的识别
3.在“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课上,小强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老师巡视后指出,电路连接存在错误。若此时闭合开关,造成的后果是

(2)小强准备将电路拆除重新连接,老师提醒他不必拆除重接,只需分别对该电路进行简单的修改就
可以得到正确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A.若为了得到串联电路,修改的方法是

B.若为了得到并联电路,修改的方法是

考点4
电路设计
4.根据图所给出的实验器材,按要求在方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并连接实物。要求:灯L1和L2并联,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用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通过灯L2的电流:用电压表V测L2两端的电压。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讲
电路识别与设计
精讲1
电荷
重难点解读
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使两个物体带上了等量的电荷。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带的电量在数值上必然相等。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极电荷。
重难点解读
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1)明确带电体性质及电荷相互作用规律;
(2)两轻小物体相互吸引时,有可能两物体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3)注意题目中的具体条件,如已说明都是带电体,就不要考虑不带电的情况了。
易错易混
物体互相吸引时,对带电性质的判断易出错
?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中有“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一提到互相吸引,很多同学就认为两者一定带异种电荷,而忽略了带电体也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因此在分析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全面分析,多角度思考。
易错易混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大地、人体、金属、石墨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塑料、橡胶、空气、玻璃、干燥的木棒等;
?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物体内部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中的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的范围内而不能自由移动。需要注意的是,绝缘体不是不导电,而是不容易导电,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是可以转化为导体的,例如一般情况下,空气和玻璃都是绝缘体,但在高温情况下,玻璃可以导电;当电压足够高时,空气也会变成导体。
巩固练习
考点1:摩擦起电
【例1】台式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保证电脑的稳定性,需要打开主机箱盖除尘,这是因为散热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
,可以
轻小物体,所以灰尘会附着在扇叶上。
答案电荷;吸引
【变式1】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橡胶棒由于______电子而带负电。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与作业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发现吸管被推开,说明吸管带______电,判断依据是

答案得到;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变式2】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由于(

A.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强
B.橡胶棒的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
D.橡胶棒上有了多余的电子
答案D
考点2:电荷的判断
【例1】A、B、C三个轻质小球。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
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
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
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答案D
【变式1】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答案D
【变式2】用绝缘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何两个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带电情况是(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两个带异种电荷,一个不带电
C.一个带电,两个不带电
D.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答案B
考点3:验电器
【例1】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验电器为什么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的原理)?
问题2:用验电器能粗略比较物体带电量的多少吗?怎么比较?
问题3:用验电器能否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答案

【变式1】验室里常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可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会因排斥而张开,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不带电
B.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正电
C.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带负电
D.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负电
答案
B
【变式2】把带正电玻璃棒与不带电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后,两片金属箔张开,这是因为(

A.有一部分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箔上
B.有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箔转移到玻璃棒上
C.有一部分质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箔上
D.有一部分质子从金属箔转移到玻璃棒上
答案B
考点4:绝缘体和导体
判断以下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陶瓷
玻璃
石墨


大地
塑料
干木材
橡胶
水银

人体
棉布
不锈钢
空气
铜线

答案
铁;石墨;大地;水银;人体;不锈钢;铜线均为导体
精讲2
电流与电路
重难点解读
理解电路与电流的概念应注意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组成电路的基本元件有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
(3)电源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4)形成电流的两个必要条件:一、电路中有电源;二、电路闭合。
(5)电源短路不允许存在。
(6)用电路元件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易错易混
电流的方向
(1)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2)不能说“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在电源的外部,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是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巩固练习
考点1:电流及其方向
【例1】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导体中只要有电荷,就能形成电流
B.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电路中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
D.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
答案D
【变式1】验电器A不带电荷,B带负电荷,现用一根导线将A、B两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那么导线上瞬间电流方向是(

从B到A
B.从A到B
C.先从A到B,再从B到A
D.无法确定
答案
B
考点2:电路元件
【例1】关于电路中的各种元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电机和各种电池都是电源
B.用电器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C.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D.导线通常由绝缘外皮和金属内芯组成
答案
B
【变式1】一个便携式充电器正在给一个手机电池充电。在充电过程中,该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答案
用电器
考点3:电路
【例1】在下图中,正确的电路是(

答案
C
【变式1】在下图中,闭合开关两个灯都能发光的是(

答案
D
【变式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适当,要使电铃和电灯同时有电流通过,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A.断开Sl,闭合S2、S3
B.断开S3,闭合S1、S2
C.闭合Sl,断开S2、S3
D.闭合S2,断开S1、S3
答案
D
【变式3】恐怖分子在公共场所安装了定时炸弹,其引爆装置如图所示,起爆前定时开关S是闭合的,当设定起爆时间一到,定时开关S会自动断开。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拆弹专家应在图中______(选填“a”或“b”)处剪断导线。拆除前起爆器上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电流通过。
答案
a;没有
【例2】如图所示,电路元件及导线连接均完好,闭合开关S1、S2,则(

L1不能发光,L2能发光
B.L1能发光,L2不能发光
C.L1、L2都能发光
D.L1、L2都不能发光
答案B
【变式1】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对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灯亮,铃一定响
B.铃响,灯一定亮
C.灯亮,铃一定不响
D.铃响,灯一定不亮
答案
B
【变式2】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各开关都闭合后,仅有一只灯泡发光的是(

[
答案
C
【变式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盏灯都能发光的是(

答案
C
精讲3
串联和并联
重难点解读
??串联和并联
比较项
串联
并联
定义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
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断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作用
控制整个电路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
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家庭中的用电器、路灯
易错易混
串并联的判断
不要误认为同时亮、同时灭的灯泡一定是串联的。同时亮、同时灭的灯泡可能是串联的,也可能是并联的。也不能通过一个开关能否控制所有用电器来判断用电器之间是串联还是并联,只能通过用电器的工作是否相互影响来判断,如其中一个灯泡烧断后,另一个灯泡是否能正常工作;或把其中一个灯泡取下,观察另一个灯泡是否工作等。
巩固练习
考点1:串并联的识别
【例1】请写出下列各电路图中,当开关闭合时灯泡的连接方式。
答案
串并并串/混并并并
【例2】请写出下列各实物图中,当开关闭合时灯泡的连接方式。
答案并并并/串并串
【例3】由开关、电源和两个小灯泡组成的电路,当开关断开时,L1不发光,L2发光;当开关闭合时,L1和L2都发光.关于电灯与开关的连接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L1和L2并联,再与开关串联
B.L2和开关串联,再与L1并联
C.L1和开关并联,再与L2串联
D.L1和开关串联,再与L2并联
答案
D
考点2:电路设计
【例1】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要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有时需要各自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它们同时工作。评价如图所示的电路,你认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答案
C
【变式1】居民楼的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造成很大浪费。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若将这两种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聪明”。“聪明”的电路图中的(

答案
A
【变式2】为了生活方便,卧室里的同一个照明灯通常用两个开关控制.一个安装在进门处,另一个在床头附近,操作任意一个开关均可以开灯、关灯。下面四幅图是小明用电池作为电源设计的四个电路模型,能满足要求的是(其中A图中的Sl、S2及C图中的S1为单刀双掷开关)(

答案
A
课后作业
考点1
摩擦起电
1.用毛皮摩擦橡胶棒(A)后放在支架上,再用毛皮摩擦另一根橡胶棒(B)并与支架上的橡胶棒(A)靠近时,两橡胶棒相互_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毛皮摩擦橡胶棒,使橡胶棒
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因此毛皮带
电,电子和带正电的_________构成了原子;
答案
排斥;得到;正;原子核
考点2
验电器
2.(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带电的验电器A。发现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验电器A带
电。
(2)再取个相同的验电器B,B不带电,如图所示,用塑料棒将A、B连接,发现验电器B金属箔
,说明塑料棒是

(2)再用细铜丝将A、B连接,发现验电器金属箔
,说明铜是
。这个过程中电子的移动方向从


答案
负;不张开;绝缘体;张开;导体;A;B
考点3
串并联的识别
3.在“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课上,小强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老师巡视后指出,电路连接存在错误。若此时闭合开关,造成的后果是

(2)小强准备将电路拆除重新连接,老师提醒他不必拆除重接,只需分别对该电路进行简单的修改就
可以得到正确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A.若为了得到串联电路,修改的方法是

B.若为了得到并联电路,修改的方法是

答案(1)烧坏电源;(2)去掉导线c;将b导线从D接点改到C(或E)接点上(或将e导线从F接点改到E(或C)接点上)。
考点4
电路设计
4.根据图所给出的实验器材,按要求在方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并连接实物。要求:灯L1和L2并联,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用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通过灯L2的电流:用电压表V测L2两端的电压。
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