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3节水的浮力第2课时阿基米德原理【复习】1、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怎样?浮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2、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计算浮力的方法有哪些?【引入新课】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阿基米德原理回答了这个问题。【新课】一、阿基米德原理1、探究活动现象:液面逐渐升高;矿泉水瓶对手的力逐渐增大。猜测:浮力大小可能与排开水的多少有关?【新课】你能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猜想吗?物体受到浮力大小怎么测量呢?F浮=G-F【新课】排开的水怎么测?溢水杯可以用溢水杯把排开的水接到烧杯中,然后用量筒测出排开的水的体积,或用天平测出排开的水的质量,或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排开的水的重力。你觉得测哪个量更好?为什么?【新课】下面用测重力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烧杯的重力G1。(2)在溢水杯中盛满水,将小烧杯放在溢水杯的出水口下方。(3)将物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的重力G。(4)将物块浸没在溢水杯的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5)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烧杯和水的总重力G2(6)将上述数据填入表格。【新课】小烧杯的重力G1/N物块的重力G/N物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小烧杯和水的总重力G2/N物块受到水的浮力F浮=G-F物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G排水=G2-G1【新课】开始实验结论:F浮=G排水G排水=ρ水V排水gF浮=G排水=ρ水V排水g把水换成盐水或酒精重复以上实验。F浮=G排盐水=ρ盐水V排盐水g或F浮=G排酒精=ρ酒精V排酒精g【新课】结论:F浮=G排液=ρ液V排液g同一个物体分别浸没在水、盐水和酒精中,它受到的浮力一样吗?为什么?【新课】2、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3、计算式:F浮=G排液=ρ液V排液g【新课】体积相同的铜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吗?为什么?说明了什么?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无关。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浸没在同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吗?为什么?说明了什么?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新课】比较①②③能得出什么结论?能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浸入的深度有关吗?【新课】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浮力的大小与浸入的深度无关吗?浮力的大小与浸入的深度无关。【新课】比较①③④能得出什么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无关。【新课】总结: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而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只与ρ液、V排液、g有关,而在地球上一般认为g是恒定的,所以,浮力的大小只与ρ液、V排液有关,而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形状、物体浸入(没)的深度无关。【新课】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浸在气体里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呢?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吗?所以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小结】【巩固练习】1、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和F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F3﹣F4B.F1﹣F2=F3+F4C.F1+F2=F3+F4D.F1﹣F2=F3﹣F4C【巩固练习】2、用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B.物块从接触液面至浸入水中任一位置,两侧弹簧秤变化量总相等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B【巩固练习】3、如图为金鱼吐出的某个气泡在温度恒定的水中上升过程的示意图。该过程中气泡密度和受到浮力的变化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密度和浮力都不变B.密度和浮力都变大C.密度变小,浮力不变D.密度变小,浮力变大D【巩固练习】4、如图,甲、乙、丙分别是形状不同的铝块、铁块、铜块浸没在水里,受到的浮力相同,由此可知它们的( )A.体积相同B.质量相同C.密度相同D.重力相同A【巩固练习】5、如图,浸没在水中一定深度的木块,从开始上浮到最后静止在水面上一段时间。这一过程浮力的变化是( )A.先减少,后不变B.先不变,后减少,再保持不变C.先不变,后减少D.先不变,后增大,再保持不变B【巩固练习】6、如图,一木块原本静止浮于水面,如甲所示;对此木块施力,使刚好沉没于水中,并呈现静止状态,如乙所示;持续施力,使木块下沉至水面下15cm处,且保持静止,如丙所示。已知甲、乙、丙这三种情况下,此木块所受水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列关系式何者正确?(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B【巩固练习】7、质量相同的实心铝块A为长方体,B为梯形,C为正方形,D为圆球体,如图所示,且C的表面很光滑与容器底密闭接触,在这四种情况下( )A.A所受的浮力最大B.B所受的浮力一定比A小C.A所受的浮力最小,B、C、D浮力是一样大的D.A、C所受的浮力都小于B,C所受的浮力为零D【巩固练习】8、两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物块A、B在水中的情况如图则A、B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A.A大B.B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B【巩固练习】9、在江河湖海游泳的人上岸时,在由深水区域走向浅水区域的过程中,如果水底布满石子,以下感受和分析中合理的是( )A.脚不疼,因为人越来越轻B.脚不疼,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C.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D.脚越来越疼,因为人越来越重C【巩固练习】10、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盛满水的大烧杯水中,沉到底部,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金属球的关系是( )A.两者体积和质量都不相等B.两者体积不相等,小烧杯中水的体积较大C.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小D.两者质量相等,小烧杯中的水的体积较大C【巩固练习】11、在图中,P、Q的示数分别如图(a)所示,则在图(b)中,P、Q的示数分别是( )A.2.1牛、1.0牛B.2.0、1.0牛C.2.1牛、1.1牛D.2.0牛、1.1牛D【巩固练习】12、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木块,第一次如甲图所示直立浮在水面上,第二次如乙图所示横浮在水面上,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次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了B.两次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都大于木块的重力C.第二次浸入水中的体积与第一次相同D.第二次受到的浮力比较大C(共16张PPT)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3节水的浮力第3课时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复习】1、说一说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2、说一说阿基米德原理的计算公式。3、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4、计算浮力的方法有哪些?【引入新课】计算浮力的方法有①称重法F浮=G-F;②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③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液=ρ液V排液g。这节课我们学习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新课】一、阅读“阿基米德”【新课】二、在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在公式F浮=G排液=ρ液V排液g中,若已知F浮、ρ液、V排液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2、在公式F浮=G排液=ρ液V排液g中,ρ液是指物体所浸入液体的密度,而不是物体的密度;V排=V浸,当物体全部浸入液体时,V排=V物,当物体仅部分浸入时,V排【新课】3、公式中g是个常量,单位是N/kg,因而在计算时,密度的单位必须用kg/m3,体积的单位用m3,浮力的单位是N。若单位不符合,则必须先进行换算后才能计算。【新课】例题1、在抗洪抢险中,某村民自制了一个总体积为0.7米3的竹筏,放入河水中时有1/5的体积浸入水中。问:(1)此时竹筏受到的浮力多大?(2)要使水对竹筏产生4500牛的浮力,竹筏应有多大的体积浸入水中?1400N0.45m3【新课】例题2、有一个重为26000牛、体积为2000米3的氦气球在空中匀速上升,求:(1)氦气球受到的浮力多大?(2)空气的密度多大?26000N1.3kg/m3【新课】练习1: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读数为1.6牛,若把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读数为0.6牛。求:(1)物体受到的浮力;(2)物体的体积;(3)物体的密度。1N1×10-4m31×103kg/m3【新课】练习2、总质量为400千克的气球,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停留在空中,此时气球受到的浮力多大?若该气球的体积为320米3,则此高度空气的密度多大?4000N1.25kg/m3【新课】例题3、一石块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得示数为G,浸没在水中(ρ1)时示数为G1,浸没在密度为ρ2的液体中示数为G2,则ρ2的值为()。A【新课】练习3、小华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物体A、柱形容器和水按照图甲、乙、丙所示依次进行实验,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ρ.三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ρ的表达式正确的是()。B【新课】练习4、某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它的重力为G,浸没在水中时是它在空气中重力的1/3,则这个物体的密度为( )A.0.33×103千克/米3B.0.67×103千克/米3C.1.5×103千克/米3D.2×103千克/米3C【新课】例题4、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体,将物体从水面上方某一高度匀速下降,如图甲所示,物体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A.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牛B.物体的体积是500厘米3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千克/米3D.物体浸没后,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保持不变C【提高练习】1、将一圆柱形木块用细线栓在容器底部,容器中开始没有水,往容器中逐渐加水至如图甲所示位置,在这一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浮力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由图象乙得出的以下信息正确的有( )①木块的重力为10N②木块的体积为1×10﹣3m3③细线对容器底部的最大拉力为6N④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B【提高练习】2、如图(1)所示,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A通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容器中液面与A上表面齐平。从打开容器底部的抽液机匀速向外排液开始计时,细线中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2)所示。木块密度ρ=0.5×103kg/m3,容器底部面积为200cm2,g=10N/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随着液体的排出,木块受到的浮力不断减小B.容器中的液体是酒精C.抽液机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是10gD.第30s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是2cmC水的浮力第3课时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学习目标】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学习重点】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公式中各个量的单位;V排和V物的关系。【学习难点】1、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公式中各个量的单位;2、V排和V物的关系。【教学过程】复习说一说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说一说阿基米德原理的计算公式。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计算浮力的方法有哪些?引入新课计算浮力的方法有①称重法F浮=G-F;②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③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液=ρ液V排液g。这节课我们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新课阅读“阿基米德”二、在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以下三点:在公式F浮=G排液=ρ液V排液g中,若已知F浮、ρ液、V排液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在公式F浮=G排液=ρ液V排液g中,ρ液是指物体所浸入液体的密度,而不是物体的密度;V排=V浸,当物体全部浸入液体时,V排=V物,当物体仅部分浸入时,V排公式中g是个常量,单位是N/kg,因而在计算时,密度的单位必须用kg/m3,体积的单位用m3,浮力的单位是N。若单位不符合,则必须先进行换算后才能计算。例题1、在抗洪抢险中,某村民自制了一个总体积为0.7米3的竹筏,放入河水中时有1/5的体积浸入水中。问:此时竹筏受到的浮力多大?要使水对竹筏产生4500牛的浮力,竹筏应有多大的体积浸入水中?例题2、有一个重为26000牛、体积为2000米3的氦气球在空中匀速上升,求:氦气球受到的浮力多大?空气的密度多大?练习1: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读数为1.6牛,若把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读数为0.6牛。求:物体受到的浮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练习2、总质量为400千克的气球,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停留在空中,此时气球受到的浮力多大?若该气球的体积为320米3,则此高度空气的密度多大?例题3、一石块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得示数为G,浸没在水中(ρ1)时示数为G1,浸没在密度为ρ2的液体中示数为G2,则ρ2的值为()。A.B.C.D.练习3、小华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物体A、柱形容器和水按照图甲、乙、丙所示依次进行实验,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ρ.三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ρ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ρ=ρ水B.ρ=ρ水C.ρ=ρ水D.ρ=ρ水练习4、某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它的重力为G,浸没在水中时是它在空气中重力的,则这个物体的密度为( )A.0.33×103千克/米3B.0.67×103千克/米3C.1.5×103千克/米3D.2×103千克/米3例题4、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体,将物体从水面上方某一高度匀速下降,如图甲所示,物体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A.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牛B.物体的体积是500厘米3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千克/米3D.物体浸没后,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保持不变(四)提高练习1、将一圆柱形木块用细线栓在容器底部,容器中开始没有水,往容器中逐渐加水至如图甲所示位置,在这一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浮力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由图象乙得出的以下信息正确的只有( )①木块的重力为10N②木块的体积为1×10﹣3m3③细线对容器底部的最大拉力为6N④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如图(1)所示,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A通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容器中液面与A上表面齐平。从打开容器底部的抽液机匀速向外排液开始计时,细线中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2)所示。木块密度ρ=0.5×103kg/m3,容器底部面积为200cm2,g=10N/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随着液体的排出,木块受到的浮力不断减小B.容器中的液体是酒精C.抽液机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是10gD.第30s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是2cm第3节水的浮力第2课时阿基米德原理【学习目标】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况出阿基米德原理。【学习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和计算公式。【学习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教学过程】复习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怎样?浮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计算浮力的方法有哪些?引入新课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阿基米德原理回答了这个问题。新课阿基米德原理探究活动现象:液面逐渐升高;矿泉水瓶对手的力逐渐增大。猜测:浮力大小可能与排开水的多少有关?你能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猜想吗?分组讨论。还记得物体受到浮力大小怎么测量吗?F浮=G-F可以用溢水杯。排开的水怎么测?可以用溢水杯把排开的水接到烧杯中,然后用量筒测出排开的水的体积,或用天平测出排开的水的质量,或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排开的水的重力。你觉得测哪个量更好?为什么?下面用测重力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步骤。请叙述实验步骤。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烧杯的重力G1。在溢水杯中盛满水,将小烧杯放在溢水杯的出水口下方。将物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的重力G。将物块浸没在溢水杯的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烧杯和水的总重力G2将上述数据填入表格。小烧杯的重力G1/N物块的重力G/N物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小烧杯和水的总重力G2/N物块受到水的浮力F浮=G-F物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G排水=G2-G1下面我们开始实验。结论:F浮=G排水G排水=ρ水V排水gF浮=G排水=ρ水V排水g把水换成盐水或酒精重复以上实验。F浮=G排盐水=ρ盐水V排盐水g或F浮=G排酒精=ρ酒精V排酒精g结论:F浮=G排液=ρ液V排液g同一个物体分别浸没在水、盐水和酒精中,它受到的浮力一样吗?为什么?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3、计算式:F浮=G排液=ρ液V排液g体积相同的铜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吗?为什么?说明了什么?4、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无关。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浸没在同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吗?为什么?说明了什么?5、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比较①②③能得出什么结论?能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浸入的深度有关吗?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浮力的大小与浸入的深度无关吗?比较①③④能得出什么结论呢?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没)的深度无关。总结: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而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只与ρ液、V排液、g有关,而在地球上一般认为g是恒定的,所以,浮力的大小只与ρ液、V排液有关,而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形状、物体浸入(没)的深度无关。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浸在气体里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呢?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吗?所以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小结巩固练习1、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和F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F3﹣F4B.F1﹣F2=F3+F4C.F1+F2=F3+F4D.F1﹣F2=F3﹣F42、用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B.物块从接触液面至浸入水中任一位置,两侧弹簧秤变化量总相等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3、如图为金鱼吐出的某个气泡在温度恒定的水中上升过程的示意图。该过程中气泡密度和受到浮力的变化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密度和浮力都不变B.密度和浮力都变大C.密度变小,浮力不变D.密度变小,浮力变大4、如图,甲、乙、丙分别是形状不同的铝块、铁块、铜块浸没在水里,受到的浮力相同,由此可知它们的( )A.体积相同B.质量相同C.密度相同D.重力相同5、如图,浸没在水中一定深度的木块,从开始上浮到最后静止在水面上一段时间。这一过程浮力的变化是( )A.先减少,后不变B.先不变,后减少,再保持不变C.先不变,后减少D.先不变,后增大,再保持不变6、如图,一木块原本静止浮于水面,如甲所示;对此木块施力,使刚好沉没于水中,并呈现静止状态,如乙所示;持续施力,使木块下沉至水面下15cm处,且保持静止,如丙所示。已知甲、乙、丙这三种情况下,此木块所受水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列关系式何者正确?(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7、质量相同的实心铝块A为长方体,B为梯形,C为正方形,D为圆球体,如图所示,且C的表面很光滑与容器底密闭接触,在这四种情况下( )A.A所受的浮力最大B.B所受的浮力一定比A小C.A所受的浮力最小,B、C、D浮力是一样大的D.A、C所受的浮力都小于B,C所受的浮力为零8、两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物块A、B在水中的情况如图则A、B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A.A大B.B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在江河湖海游泳的人上岸时,在由深水区域走向浅水区域的过程中,如果水底布满石子,以下感受和分析中合理的是( )A.脚不疼,因为人越来越轻B.脚不疼,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C.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D.脚越来越疼,因为人越来越重10、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盛满水的大烧杯水中,沉到底部,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金属球的关系是( )A.两者体积和质量都不相等B.两者体积不相等,小烧杯中水的体积较大C.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小D.两者质量相等,小烧杯中的水的体积较大11、在图中,P、Q的示数分别如图(a)所示,则在图(b)中,P、Q的示数分别是( )A.2.1牛、1.0牛B.2.0、1.0牛C.2.1牛、1.1牛D.2.0牛、1.1牛12、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木块,第一次如甲图所示直立浮在水面上,第二次如乙图所示横浮在水面上,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次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了B.两次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都大于木块的重力C.第二次浸入水中的体积与第一次相同D.第二次受到的浮力比较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节水的浮力第2课时阿基米德原理.docx 第3节水的浮力第2课时阿基米德原理.pptx 第3节水的浮力第3课时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docx 第3节水的浮力第3课时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pptx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