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四章光现象 4.3平面镜成像(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四章光现象 4.3平面镜成像(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四章光现象
4.3平面镜成像
【学习目标】
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掌握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课前预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
D.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
2.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物体越面镜,像越大
D.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3.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
确的是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4.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只乒乓球,桌边有一平面镜,当乒乓球在桌面向平面镜滚动时,它在镜中的像沿竖直方向运动,由此可判断平面镜与水平桌面的夹角是
A.30°
B.45°
C.60°
D.90°
5.小军用放大镜看指纹,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靠近手指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远离手指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靠近放大镜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远离放大镜
6.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作为镜子,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等大的虚像
7.把一个高0.8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A.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面镜
B.高度变大,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C.高度为0.8m,以2m/s的速度面镜
D.高度变大,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8.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倒立的像
B.在阳光照射的树荫下看到的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是树叶的影子围成的
C.光在同种介质中,也可以不是沿直线传播
D.能从不同的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9.凸透镜是一种基本光学元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体时,小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B.如果是远视眼,应当用凸透镜加以矫正
C.照相机照全身照时,所成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我们所学过的面镜有三种: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其中________对光线起发散作用;________对光线起会聚作用.________对光线既无会聚,又无发散作用(只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像与物体对应点连线与镜面________,像与物
体的大小 ________。  
3、凸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___
,凹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___。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主要探究的是像与物的哪两方面内容?
?
5、日常生活照镜子的经验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平面镜的
________
(选填“上方”、“下方”、“前面”或“后面”),你是怎样找到像在平面镜里的具体位置的?(点拨:替代法)
?
6、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
7、说一说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
互学探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操作步骤。
①把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的中间画一条直线,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竖立在这条直线上。
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固定,并记录下此蜡烛的位置。
③找到蜡烛的像的具体位置,并记录下蜡烛的像的位置。
④比较蜡烛与蜡烛的像的大小关系,将其填入位置1的相应表格中。
⑤将蜡烛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2次(或是面镜的方向移动2次),然后重复2、3、4步的实验过程,并将其结果填入位置2、3的相应表格中。
(3)试验中要测量的数据是什么?试验中观察的要点是什么?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缩小或不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5.分析与论证,得出结论
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问题:
(1)、像的虚实问题?
(2)、像和物体的大小问题?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的问题?
(4)、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是否对称的问题?
7.在黑板上画出平面镜,在镜的一侧画出一个发光点S.思考后回答:
①S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那些光线射到平面镜上?
②画出其中的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思考后回答: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徐祥是怎样形成的?
【课后练习】
1.艾梅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靠近妈妈的梳妆镜,她发现镜子中出现了两个该蜡烛的虚像(两像大部分重叠但稍有错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烛光经玻璃前表面反射形成一个虚像,经后表面反射又形成了一个虚像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不能选择梳妆镜,唯一的原因就是会产生两个像
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应选择厚一些的透明玻璃板
D.以上说法均不对
2.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3.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4.对于物体放在一个平面镜前或一个凸透镜前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实像
B.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像
C.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放大的像
D.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缩小的像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块平面镜,若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45°时,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匀速直线水平向右向平面镜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中的像的运动方向是(  )
A.水平向左
B.水平向右
C.竖直向下
D.竖直向上
6.对下列光的现象成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日食、月食—

—光的直线传播
B.影的形成—

—光的反射
C.倒影的形成—

—光的镜面反射
D.白雪耀眼—

—光的反射
7.某同学利用潜望镜观察物体A的像应是
A.正立的,缩小的实像
B.正立的,等大的实像
C.倒立的,缩小的虚像
D.正立的,等大的虚像
8.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5m处,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当他向平面镜前进2m后,那么他与平面镜中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A.3m
B.4m
C.6m
D.10m
9.一支铅笔与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则铅笔与镜面间的夹角为
A.30°
B.45°
C.60°
D.90°
10.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C.人向平面镜靠近0.2m,像将远离平面镜0.2m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11.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m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m,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_______,它在湖里所成的像是_______(填“虚”或“实”)像.
12.生活中一些光现象:
①阳光下树的影子;②水面波光粼粼;③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④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
其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____(填序号).
13.小立身高1.60m,站在镜前0.50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镜面_____m;当他慢慢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小丽上学前站在平面镜前理了理自己的头发.当她转身远离平面镜时,像离人的距离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则像距离平面镜
_____m远;如果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______m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C
2.C
3.A
4.B
5.B
6.D
7.A
8.C
9.B
【课后练习】
1.A
2.D
3.C
4.B
5.C
6.B
7.D
8.C
9.B
10.BD
11.20m

12.②③
13.0.5
不变
14.变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