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乐音的特性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2.了解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重难点】重点:知道乐音的三个特性,了解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性活动,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影响因素.难点:声现象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通过具体的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通过媒体演示建立相关的物理模型.【教学资源】鼓、梳子、玩具电动机【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我们听到的声音千差万别,但总有强弱、高低等方面的不同。那么声音有哪些基本特征?顺序声音大小米粒跳起的高度轻拍重拍顺序声音高低梳齿振动快慢慢拨快拨1.在桌子上放几个米粒,先后用不同的力拍打桌子,比较两次声音的大小,同时观察米粒跳起来的高度。你发现了什么?(提示:桌面振动幅度大小可以借助米粒被弹起的高度来比较。这种方法叫转化法。)2.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你听到卡片先后两次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3.声音有大小和高低之分,声音的大小叫声音的高低叫。从上面的探究可以发现声音的响度与有关。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阅读教材p13页“信息快递”)预习反馈二、课堂学习研讨(一)科学探究响度1、信息快递:响度振幅。2、活动: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1)怎样使鼓声更响?2)鼓声的响度是否跟鼓面振动的幅度有关?3)怎样验证你的猜想?4)响度的强弱除了与振幅的大小有关外,还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实验可知:声音的响度与有关,还与有关,越大,距离声源越,响度越大。音调1、试一试:请把歌曲《青藏高原》的后一句能唱给大家听听。再欣赏一下李娜的原唱。1)歌词中的“高原”的“高”为什么唱不上去?2)李娜的声音比你的声音(高/低)2、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1)仔细辨别老师用卡片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比较两次发声的不同之处。2)将齿轮固定在玩具电动机的转轴上,用一个塑料片接触齿轮,当后轮转速越来越慢时,塑料片发出的声音越来越(高/低)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声音的高低跟声源振动的有关。3)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高的就是音调高,声音低的就是音调低。(注意与响度的区别)振动的快慢用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表示,单位是赫兹(Hz)。4)结论:声音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低);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低),声音的音调越低。(二)典型例题例1: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填“音调”或“响度”).练习:敲鼓时撤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确水面,能溅起水花,且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产生的;(2)_________________。例2: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和晌度练习: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________叫声音调高,_______叫声响度大。三、课堂巩固1、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改变响度B.改变音调C.改变音色D.减小声音的分散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锣,发声的不同。敲击后,锣声会逐渐减弱,这是因为锣面的越来越小。3、C调中1(duo)的频率为256Hz,小提琴发这个音时琴弦每秒振动次。如果琴弦每秒振动265次,发声的音调将(变高变低不变)4、“引吭高歌”和“曲高和寡”两句成语中都有一个“高”字,前者指的是后者指的是。5、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关于二人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检测反馈C、“男声”声调高,响度小;“女生”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生”音调高,响度小四、教(学)后记: 五、课后作业1、有一些同学经常在嘈杂的公共场所戴耳机听MP3,为了听得更清哳,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相当于增大了声音的(“音调”、“响度”或“音色”),长此以往会使他们听力下降。2、某人说话声音很大,这里说的“很大”是指声音的____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3、学生才艺展示时,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4、图中小明同学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他研究的是()A.音色与用力大小的关系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用力大小的关系D.音调与振幅的关系5、如图所示,用硬卡片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拨木梳的粗齿与细齿,卡片发出声音的主要区别是()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C.一个人音色是不会改变的D.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会改变的7、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A.改变发声休振动的频率,使声音的音调变高B.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使声音的响度增大C.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增大D.缩短医生与声源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8、如图10所示,用细线拴住塑料尺.抓住细线的另一端转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若加快转动速度,发出声音的音调变化情况是()A.变高B.变低C.不变D.无法判断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10、如图所示,两个中学生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对该实验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用“土电话”通话,表明固体能够传声B.用金属丝代替棉线听到的声音就大些,是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C.听到声音就能分辨出是谁.是根据音色不同D.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11、小红利用一把钢尺在课堂上进行了如图所示实践活动,请你仔细观察这图,想想,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小红的实践活动目的是探究什么?(2)?利用该图还可以进行哪些有关声音的探究实验(举2例)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