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一.学习目标: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的单位、意义。2.会查物质的比热容表,知道水的比热容。3.会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4.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学习重点:会应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应用比热容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解决相关计算问题。学习难点:理解比热容的概念。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1.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的。2.什么叫物质比热容?3.比热容的单位是读作。目标导学:知识点一: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性能1.实验运用什么研究方法?2.实验中要控制哪些物理量相同?实验中要如何控制单位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3.怎么比较物质的吸热本领?升高相同温度,观察是否相同。小组讨论:物体吸收(放出)热量的公式为。知识点二:什么是比热容1.水的比热容是,意义是。1.水的比热容是最大的吗?知识点三: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解释有关现象中午,为什么觉得沙子很烫?而傍晚,为什么觉得沙子又变凉了?巩固练习:1.冬天,我们常用热水袋取暖,这主要是因为水具有( )A.较大的比热容??B.较大的密度?C.较高的沸点??D.较大的质量2.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2,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甲、乙比热容之比为( )A.1:1B.1:2C.1:4D.4:1达标检测:1.一块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熔化一半后,剩余冰块的比热容为。2.我国许多城市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节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若某一人工湖湖水的质量为1.0×107Kg,水温度升高2℃,则湖水吸收的热量为J;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则砂石升高的温度(填大于/等于/小于)2℃。3.质量为5Kg的水温度从80℃降低到60℃,内能(填增加/减少)了J。4.下列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一杯水倒出一半B.把铁块加工成铁屑C.水凝固成冰D.10℃的水变成15℃的水5.沙漠地区在日光照射下,要比湖泊湿地处温度升高得快的原因是()A.沙的比热容小B.沙吸收的热量多C.沙的密度大D.沙漠地区日照时间长6.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7.把冰块放在食品上面,利用冰块吸热保鲜食品,一块低温的冰吸收8.4×103J的热量,温度从-14℃升高到-4℃,试求这块冰的质量。(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8.由实验测量可知,质量是100g,初温是24℃的实心金属球吸收2.3×103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50℃,则该金属球的比热容是多少?查表可知这种金属可能是什么物质?能力提升:1.某热水器内装有10kg的水,将这些水从20℃加热到70℃,水吸收的热量为[已知C水=4.2×103J/(kg?℃)]() A.2.1×106JB.2.1×107JC.8.4×106JD.8.4×107J2.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水4.2×103铝0.88×103煤油、冰2.1×103干泥土0.84×103沙石0.92×103铜0.39×103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3.如图,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初温都相同的不同液体.若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且液体均未沸腾,则( ) A.两杯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B.温度较高的液体比热容较大 C.温度较低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D.温度较高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4.净含量为350mL(lmL=1×10﹣6m3)的瓶装饮用纯净水的质量为kg.若将其放入冰箱冷藏,温度降低了20℃,则水放出的热量为J.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水的比热容c=4.2×103J/(kg?℃).5.燃气灶烧水时,把质量为2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燃烧了0.02m3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8.4×l07J/m3.求:(1)水吸收的热量;(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燃气灶烧水时的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