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上科学1.1-1.2知识填空与例题1.1科学并不神秘知识梳理1、科学要研究各种,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和。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2、科学研究是从开始的。3、科学带给我们什么?①科学的发展改变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从工业化时代——电器时代——信息时代。②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③科学技术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④科学技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1: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巨变,下列关于科学史的叙述中,与事实相符的是()A.牛顿发明了白炽电灯B.爱迪生改良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C.袁隆平成功培育了杂交水稻D.法拉第发现了万有引力1.2走进科学实验室知识梳理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操作室(实验室)。常见的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一)、试管(1)主要用途:①盛放少量;②收集少量;③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2)使用方法: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③使用时试管应,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倾斜;⑤使用试管夹夹持,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1/3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3)原因:①;②;③;④;⑤。(二)、试管夹(1)主要用途:夹持试管。(2)使用方法:①试管夹应从试管往上套,然后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1/3处;②手握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3)原因:①防止杂质带入试管,加热时烧焦试管夹。②防止试管脱落。(三)、烧杯(1)主要用途:①用作常温或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②溶解物质或配制溶液。(2)使用方法:①加热时要垫,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前外壁应擦干,不能用于固体加热;②进行反应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容积的1/3;③配溶液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3)原因:①;②;③。(四)、玻璃棒(1)主要用途:①用于搅拌;②转移液体时引流;③蘸取少量液体。(2)使用方法:①搅拌时不可碰击容器壁,不可用棒端击碎固体;②用后要立即清洗。(3)原因:①;②。(五)、酒精灯(1)主要用途:用于加热物质。(酒精灯的火焰:酒精灯的火焰由外向内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2)使用方法:①灯内酒精的量不可超过容积的2/3,不少于容积的1/4;②灯芯松紧适宜,不能烧焦且应剪平;③不准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④不准用嘴吹灭(用灯帽盖灭);⑤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⑥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⑦调节灯焰大小时应熄灭酒精灯;⑧应用外焰加热。(3)原因: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六)量筒(1)主要用途:量取液体体积(精确到0.1mL,无零刻度)(2)使用方法:①不可加热、不可量取热溶液,不可用于配制溶液不可作反应容器;②应根据所取液体量选取量程合适的量筒。(3)原因:①;②。(七)胶头滴管(1)主要用途:①取用或滴加少量液体;②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2)使用方法:①取液时先将胶头中的空气挤出,再用滴管取液,不可反复挤压胶头;②滴加时应滴管悬空,位于容器口正上方,不可伸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壁;③不能吸液过多,用后不可平放或倒置;④取液之后立即清洗,不可一管多用;(3)原因:①;②;③;④。(八)蒸发皿(1)主要用途:①蒸发和浓缩结晶液体;②用作较大量固体的加热。(2)使用方法:①可直接加热;②均匀加热,切勿骤冷;③加热结束,用坩埚钳夹持移开;④加热后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试验台上。(3)原因:①;②;③;④。(九)放大镜(1)使用方法:方法一:让放大镜观察的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移动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方法二:放大镜尽量靠近。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注:物眼不动,移动放大镜;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线与通风情况等)。实验室仪器和试剂被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地点。小结:学校实验室的仪器中,用来加热的是,取用少量固体粉末药品的是,滴加少量液体的是,用作少量物体反应的容器的是,常用来搅拌的是。玻璃棒的用途: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蘸取。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和配制溶液是。借助各种仪器和工具可以扩大观察范围。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例2、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简单、最好的扑灭方法是()A.用嘴吹灭B.用湿抹布盖灭C.用水冲灭D.用灭火器扑灭例3、为探究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位的加热效果,小亮同学取来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向试管内各加入3mL水,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把A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cm处加热;②把B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③把C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焰心处加热.实验结果如表:试管编号ABC水沸腾所用的时间903045由此小亮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根据他的这一结论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酒精灯焰心温度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上科学1.1-1.2知识填空与例题1.1科学并不神秘知识梳理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3、科学带给我们什么?①科学的发展改变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从工业化时代——电器时代——信息时代。②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③科学技术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④科学技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1: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巨变,下列关于科学史的叙述中,与事实相符的是(C)A.牛顿发明了白炽电灯B.爱迪生改良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C.袁隆平成功培育了杂交水稻D.法拉第发现了万有引力1.2走进科学实验室知识梳理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操作室(实验室)。常见的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一)、试管(1)主要用途: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收集少量气体或验纯;③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2)使用方法: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③使用时试管应干燥,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向上倾斜与桌面成45°角;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⑤使用试管夹夹持,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3)原因:①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②防止液体溢出;③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增大受热面积,使受热均匀;④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⑤避免烫伤手,防止试管炸裂,塑料试管架熔化变形。(二)、试管夹(1)主要用途:夹持试管。(2)使用方法:①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然后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②手握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3)原因:①防止杂质带入试管,加热时烧焦试管夹。②防止试管脱落。(三)、烧杯(1)主要用途:①用作常温或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②溶解物质或配制溶液。(2)使用方法:①加热时要垫石棉网,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前外壁应擦干,不能用于固体加热;②进行反应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容积的1/3;③配溶液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3)原因:①避免受热不均引起破裂,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②便于加热、搅拌以免溅出;③以免损坏烧杯。(四)、玻璃棒(1)主要用途:①用于搅拌;②转移液体时引流;③蘸取少量液体。(2)使用方法:①搅拌时不可碰击容器壁,不可用棒端击碎固体;②用后要立即清洗。(3)原因:①防止容器破裂;②防止污染所取药品。(五)、酒精灯(1)主要用途:用于加热物质。(酒精灯的火焰:酒精灯的火焰由外向内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2)使用方法:①灯内酒精的量不可超过容积的2/3,不少于容积的1/4;②灯芯松紧适宜,不能烧焦且应剪平;③不准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④不准用嘴吹灭(用灯帽盖灭);⑤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⑥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⑦调节灯焰大小时应熄灭酒精灯;⑧应用外焰加热。(3)原因:①酒精过多,在加热或转移时易溢出,太少时易引起爆炸;②保证更好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温度;③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④防止灯内酒精引燃失火;⑤防止引起火灾;⑥防止酒精挥发和灯芯吸水而不易点燃;⑦防止引燃酒精蒸气而失火;⑧外焰温度最高。(六)量筒(1)主要用途:量取液体体积(精确到0.1mL,无零刻度)(2)使用方法:①不可加热、不可量取热溶液,不可用于配制溶液不可作反应容器;②应根据所取液体量选取量程合适的量筒。(3)原因:①防止破裂;②以免增大误差。(七)胶头滴管(1)主要用途:①取用或滴加少量液体;②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2)使用方法:①取液时先将胶头中的空气挤出,再用滴管取液,不可反复挤压胶头;②滴加时应滴管悬空,位于容器口正上方,不可伸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壁;③不能吸液过多,用后不可平放或倒置;④取液之后立即清洗,不可一管多用;(3)原因:①防止空气中的物质污染试剂;②防止玷污滴管,污染试剂;③防止腐蚀胶头;④防止试剂相互污染。(八)蒸发皿(1)主要用途:①蒸发和浓缩结晶液体;②用作较大量固体的加热。(2)使用方法:①可直接加热;②均匀加热,切勿骤冷;③加热结束,用坩埚钳夹持移开;④加热后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试验台上。(3)原因:①薄瓷质器皿能加热;②防止炸裂;③以免烫伤自己;④防止烫坏试验台。(九)放大镜(1)使用方法:方法一: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的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移动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方法二:放大镜尽量靠近眼睛。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注:物眼不动,移动放大镜;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线与通风情况等)。实验室仪器和试剂被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地点。小结:学校实验室的仪器中,用来加热的是酒精灯,取用少量固体粉末药品的是钥匙,滴加少量液体的是滴管,用作少量物体反应的容器的是试管,常用来搅拌的是玻璃棒。玻璃棒的用途: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蘸取。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和配制溶液是烧杯。借助各种仪器和工具可以扩大观察范围。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D)例2、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简单、最好的扑灭方法是(B)A.用嘴吹灭B.用湿抹布盖灭C.用水冲灭D.用灭火器扑灭例3、为探究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位的加热效果,小亮同学取来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向试管内各加入3mL水,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把A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cm处加热;②把B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③把C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焰心处加热.实验结果如表:试管编号ABC水沸腾所用的时间903045由此小亮同学得出的结论是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______,根据他的这一结论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__用酒精灯外焰加热_____________.酒精灯焰心温度较低,其原因是_焰心部位氧气不足,酒精燃烧不充分,且焰心的酒精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上科学1.1-1.2知识填空与例题原卷板.docx 七上科学1.1-1.2知识填空与例题答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