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蚂蚁》教学设计杨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2.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蚂蚁的外表特征;能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2.借助放大镜对蚂蚁进行有序、细致的观察;能根据昆虫的特征制作昆虫模型。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昆虫的共同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珍爱生命。【重难点】通过观察,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器材准备】学生准备:橡皮泥、牙签、蚂蚁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活动准备在《蚂蚁搬家》的音乐中学生开始本节课的学习。1.[PPT1出示]课题:《蚂蚁》2.[PPT2出示]关于蚂蚁的谜语: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教师引出课题:看来同学们对蚂蚁并不陌生,这个谜语主要说了蚂蚁的生活习性,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课《蚂蚁》。(板书课题:1.蚂蚁)二、活动过程活动一:学生汇报搜集的有关蚂蚁的资料。1.[PPT3出示]我搜集的资料教师提出问题:谁来向大家汇报搜集的有关蚂蚁的资料?2.[PPT4出示]蚂蚁科普知识。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蚂蚁的知识。教师适时评价。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还想学习蚂蚁的哪些知识或者对于蚂蚁自己有哪些疑问。同学之间可以尝试回答。学生认真观看教师提供的关于蚂蚁的知识,进一步认识蚂蚁。活动二: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一)[PPT5出示]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为了便于学生寻找蚂蚁,教师提前在校园的几个角落撒上糖。]1.教师提问:你能在不伤害蚂蚁的情况下,把小蚂蚁带回教室里观察吗?学生说自己的办法。教师示范:用一段粘有糖水的线把蚂蚁“钓”起来放入容器中。教师出示温馨提示:捉蚂蚁时要注意安全,不能用手直接捏蚂蚁。还可以将馒头、糖块等食物放在蚁巢旁,等蚂蚁爬上去后直接将食物放入容器中,或者用纸、羽毛等物品将蚂蚁赶入容器中。盛放蚂蚁的容器要透明、透气,还可以放入适量的食物和水。学生进行观察。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观察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学生汇报:蚂蚁很小,跑得很快,很难全面进行观察,师生交流。3.[PPT6出示]观察工具:昆虫盒教师提出问题:观察蚂蚁需要用到哪些工具?怎样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学生交流,班内汇报。教师提供观察工具:昆虫盒。提醒学生可以从昆虫盒的A、B两个观察口进行观察,这样可以观察得更加全面。4.[PPT7出示]观察工具:培养皿和放大镜教师提供观察工具:培养皿和放大镜。[PPT8出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教师介绍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时候要用手握住放大镜的手柄,调整远近直至看到清晰的物体为止,不能用手直接去触摸放大镜的镜片。5.[PPT9出示]观察引导教师明确观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观察指导:(1)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2)每部分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3)把观察到的身体特点记录在观察表里,也可以画下来。6.[PPT10出示]观察蚂蚁教师布置观察任务:1.每个小组选3只蚂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2.观察蚂蚁的身体特点,记录在观察表中。[PPT11出示]蚂蚁观察记录表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一部分的结构特点画一画蚂蚁的身体结构……小组观察,汇报交流。7.[PPT12出示]蚂蚁的身体结构图学生观察交流,班内汇报。师生根据蚂蚁的身体结构图进行小结: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这是头部,这是胸部,这是腹部。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二)归纳蚂蚁的共同特征。1.[PPT13出示]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不同蚂蚁,说一说它们的特征。2.[PPT14出示]活动要求教师出示要求:找一找红蚂蚁、行军蚁、蜜罐蚁有哪些不同的和相同的特征,总结出蚂蚁的共同特征。小组交流讨论,班内汇报。师生总结蚂蚁的共同特征:蚂蚁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着三对足。活动三:归纳昆虫的共同特征1.[PPT15出示]各种动物图片。教师提出问题:老师搜集了一些动物图片,它们外形各不相同,通过仔细观察,你能找出哪些与蚂蚁的身体结构相同吗?并说说自己的理由。学生观察交流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带领学生讨论。通过集体观察来验证学生的猜测。2.[PPT16出示]活动记录表。师生共同总结:蝴蝶、蜘蛛等几种动物的特征后,教师指导学生将这些特征与蚂蚁的特征进行比较,找出可以与蚂蚁归为一类的动物,并做好记录。3.[PPT17出示]昆虫的共同特征。师生小结:像蚂蚁、蜜蜂、蝴蝶、螳螂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小动物都属于昆虫。4.教师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属于昆虫吗?学生举例,其他同学做出评价。5.[PPT18出示]昆虫资料卡教师提问:你知道世界上已知的有多少种昆虫吗?学生回答。学生阅读资料卡。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成虫通常有2对翅和6条腿。一生形态多变,遍布全球是个大家族。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种。昆虫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比所有其他动物种类加起来都多。昆虫在生物圈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虫媒花需要得到昆虫的帮助,才能传播花粉。而蜜蜂采集的蜂蜜,也是人们喜欢的食品之一等。6.[PPT19、20出示]各种昆虫图片师:我们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领略它们的风采。播放昆虫图片。学生谈感受。活动四:制作昆虫模型1.[PPT21出示]制作昆虫模型图。教师布置任务:用橡皮泥根据昆虫的特点制作一个模型。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可以怎样制作。2.[PPT22出示]制作要求。教师出示制作要求:(1)选择制作哪种昆虫的模型,小组讨论这种昆虫的外形特点。(2)选择制作使用的牙签、橡皮泥等所需的材料。(3)制作模型时要合理分工、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全等。3.[PPT23出示]作品展示展示作品,师生评价。三、拓展活动1.[PPT24出示]拓展活动要求。教师提出要求:请大家课后观察校园里的动物,说一说哪些动物属于昆虫。并将自己观察的结果写在活动手册中。2.推荐法布尔的《昆虫记》,去书的海洋中了解更多昆虫的种类以及各种昆虫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板书设计】蚂蚁(身体分为)头一对触角昆虫胸三对足腹【记录表】(共24张PPT)活动准备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猜一猜:活动过程活动一:展示搜集的资料有关蚂蚁的知识活动过程活动二: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温馨提示:捉蚂蚁时要注意安全,不能用手直接捏蚂蚁。可以将馒头、糖块等食物放在蚁巢旁,等蚂蚁爬上去后直接将食物放入容器中,或者用纸、羽毛等物品将蚂蚁赶入容器中。盛放蚂蚁的容器要透明、透气,还可以放入适量的食物和水。1.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活动过程观察工具:昆虫盒BA活动过程观察工具:培养皿和放大镜活动过程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时候要用手握住放大镜的手柄,调整远近至看到清晰的物体为止,不能用手直接去触摸放大镜的镜片。活动过程观察指导:1.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2.每部分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3.把观察到的身体特点记录在观察表里,也可以画下来。活动过程观察蚂蚁1.每个小组选3只蚂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2.观察蚂蚁的身体特点,记录在观察表中。活动过程蚂蚁观察记录表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一部分的结构特点画一画蚂蚁的身体结构活动过程蚂蚁的身体结构图。活动过程2.归纳蚂蚁的共同特征。活动过程找一找红蚂蚁、行军蚁、蜜罐蚁有哪些不同的和相同的特征,总结出蚂蚁的共同特征。蚂蚁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着三对足。活动过程活动三:哪些动物能与蚂蚁归为一类?1.观察图中动物的外形特征。活动过程活动过程昆虫的共同特征:像蚂蚁、蜜蜂、蝴蝶、螳螂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小动物都属于昆虫。2.对比多种动物特征与蚂蚁特征,进行分类,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活动过程昆虫资料卡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成虫通常有2对翅和6条腿。一生形态多变,遍布全球是个大家族。昆虫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比所有其他动物种类加起来都多。昆虫在生物圈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虫媒花需要得到昆虫的帮助,才能传播花粉。而蜜蜂采集的蜂蜜,也是人们喜欢的食品之一等。活动过程蜜蜂蝗虫蝉蝴蝶蜻蜓瓢虫活动过程蟹蛛萤火虫圣甲虫步甲虫活动过程活动四:制作昆虫模型活动过程制作要求:1.选择制作哪种昆虫的模型,小组讨论这种昆虫的外形特点。2.选择制作使用的牙签、橡皮泥等所需的材料。3.制作模型时要合理分工、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全等。活动过程作品展示:活动过程拓展活动观察校园里的动物,说一说哪些动物属于昆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蚂蚁》教学设计.docx 1.《蚂蚁》教学课件.ppt 蚂蚁.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