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达标卷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知识·能力·运用(共42分)按要求完成字词练习。(12分)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整洁、美观。(5分)rìkòulūnqǐxǐanyàoxuányápāndēng2.选择合适的字填空。(4分)【豪毫】()米()迈【幅副】()手一()画【度渡】()口角()【爆暴】()炸()动3.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填序号)(3分)举∶①往上托,往上伸;②举动;③兴起,起;④推选,选举;⑤提出;⑥全。(1)举一反三()(2)举国欢庆()(3)选举代表()(4)举重()(5)一举两得()(4)举兵()二、选择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尽管尽力B.乘车乘法C.奔腾投奔D.坚强勉强2.下列词语中字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深仇大恨山涧(jiān)B.壮烈豪迈首都(dū)C.捡阅部队飘拂(fó)D.人流会集千钧一发(fà)3.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A.崎岖的广场B.猛烈的炮火C.豪迈的口号D.雄伟的丰碑4.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逶迤:山脉等弯曲绵延的样子B.等闲∶休闲,悠闲C.泥丸∶用泥制成的小球。D.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5.“毛主席曾经这样评价孙中山∶‘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填入句中空缺处最恰当的是()。A.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C.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D.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6.下列对加点部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狼牙山五壮士》∶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热血沸腾”表现了战士们作好了牺牲准备的英雄气概。B.《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喜”字体现了红军战士翻过岷山时的喜悦心情。C.《开国大典》∶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旗飘拂的声音。两个“只听见”用在一句话中,显得重复了。D.《灯光》∶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而又温暖。“光明而又温暖”写出了作者在这和平、安详的环境里,心头感到温暖。三、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6分)1.《七律·长征)的作者是。诗歌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狼牙山五壮士》按照“接受任务——痛歼敌人————跳下悬崖”的顺序记叙了五位壮士的英雄事迹,刻画出五位壮士的形象。四、张凯参加了主题为“革命精神”的演讲比赛,请你帮他出谋划策。(7分)1.他搜集了以下六个故事,其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和()(2分)①军民团结一心反“围剿”②红军过草地③瞿秋白宁死不屈④詹天佑修筑铁路⑤江姐英勇就义⑥林则徐虎门销烟2.演讲稿中还需要一些关于爱国的名言警句,请你帮他想两句。(2分)3.下面是他的演讲稿的开头部分,按要求完成练习。(3分)①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历史的拐点上。②能否完成民族复兴、实现大国崛起,已成为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年轻一代的强烈愿望。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扬和传承革命精神变得愈发重要。④对此,我说∶“我会踏实认真地传承和发杨革命精神,为铸就强国而努力。”(1)第②句不合逻辑,应当删去“”。(1分)(2)第③句中有一处语序不当,应当交换“”和“”的位置。(1分)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第④句中的“说”可换成。(1分)阅读·理解·感悟(共33分)五、课内阅读。(13分)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寂静安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告宣布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情热烈热心)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从选文的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打“√”。(3分)2.选文按顺序写了开国大典的、两个环节。(2分)3.画“”的句子中“站起来”指的是什么?(3分)4.选文次写到“掌声”,从中可以体会到。你在什么地方听到过掌声?那是什么样的掌声?用下面的句式写一写。(5分)当,响起了的掌声。课外阅读。(20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①1948年5月25日,攻城的大炮震撼着整个隆化城,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那座桥架在隆化中学墙外的一条旱河上。狡猾的敌人在桥的两侧筑了墙,顶上加了盖,构成了一座碉堡。冲锋的部队被压在一个小土坡下面,抬不起头。②董存瑞瞪着敌人的碉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③“连长,我掩护!”战友郅顺义也恳切地说。④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同意了他们的请求。⑤“同志们,扔手榴弹!”连长给战士们下了命令。⑥董存瑞抱起炸药包,郅顺义背起两兜手榴弹,同时跃出战壕,冲了上去。他们互相配合,郅顺义扔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进几步;郅顺义再扔一阵,董存瑞再跃进几步。跟在后面的战友把一捆捆手榴弹送到郅顺义手里。⑦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不断打在董存瑞身边,地上冒起了点点尘土和白烟。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了好几米。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敌人的机枪一齐向重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董存瑞离碉堡只有几十米了。他隐蔽在一小块儿凹地里。郅顺义接二连三地扔手榴弹掩护。董存瑞趁着腾起的黑烟猛冲到桥下。⑧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把炸药包放在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碉堡。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⑨巨大的爆炸声震得地动山摇,前进的道路被炸通了。战士们冲过烟雾,沿着董存瑞开辟的道路杀向敌军司令部,消灭了全部敌人。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飘扬.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⑥到⑧段的主要内容。(4分)在第⑦段中各找出一句“点”和“面”的描写,分别用“”和“”画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6分)3.把描写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时的动词写下来,并分析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4分)4.“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这句话生动地刻画了董存瑞的形象。结合文章,把这样写的好处写在横线上。(4分)本文的写作顺序是()。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事情发展顺序D.逻辑顺序选材·构思·表达(共30分)习作表达。(30分)题目∶第一次人生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滑雪、第一次骑自行车、第一次战胜自己、第一次网上购物、第一次独自走夜路…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出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内容完整,字数不少于400。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二单元达标测试一、1.日寇抡起险要悬崖攀登2.毫豪副幅渡度爆暴3.(1)⑤(2)⑥(3)④(4)①(5)②(6)③二、B2.B3.A4.B5.B6.C三、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引上绝路顶峰歼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不怕牺牲四、1.④⑥2.示例∶(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与其忍辱生,毋宁报国死。3.(1)能否(2)发扬传承(3)示例;承诺五、1.肃静宣读热烈2.升国旗宣读公告3.中国人民摆脱了黑暗统治,从此当家作主了。4.3人民群众激动的心情以及他们对毛主席的爱戴之情示例∶五星红旗在奥运会赛场升起的时候场上持久而热烈六、1.在战友的掩护下,董存瑞夹着炸药包冲到桥下,在万分紧急的关头,他托起炸药包,拉开了导火索。2.示例∶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了好几米。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不断打在董存瑞身边,地上冒起了点点尘土和白烟。既有对董存瑞的描写,也有对整个场面的描写,两者结合更加表现了董存瑞在危险的环境下机智、果断、舍生忘死的精神。3.站、托、顶、拉。这些动词写出了董存瑞的坚决、果断、义无反顾。4.这句话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董存瑞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C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2单元达标卷参考答案(word).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达标卷(word).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