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6章《溶解现象》课堂练习及教学设计第一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一、自主先学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1)若物质分散到水中后,还是小颗粒(大量分子集合体),则该物质______(填溶于或不溶于)水,形成浑浊的悬浊液;如______、粉笔灰、碳酸钙等加到水中。悬浊液静置后会分层,所以它不均一、不稳定。(2)若物质分散到水中后,还是小液滴(大量分子集合体),则该物质______(填溶于或不溶于)水,形成浑浊的乳浊液;如______加到水中。乳浊液静置后也会分层,所以它也是不________、不_________。(3)如果物质分散到水中后,能变成单个的分子或离子,这种物质就能________(填溶于或不溶于)水,并形成透明的溶液;如食盐、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加到水中。溶液静置后不会分层,所以它______、_______。二、合作助学乳化在油与水的混合物里加点洗洁精,油珠就会被分的更小,比较均匀地悬浮在水中,形成的仍然是乳浊液。请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写序号)。(提示:植物油能溶解于汽油)①油与水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②在油污上加点乳化剂,油会被分的更小,这样油污就容易被水冲洗掉③在油水混合物里加点乳化剂后,乳浊液就会变成溶液④洗涤剂刷碗、洗头膏洗头等利用了乳化原理⑤用汽油可以洗去衣服上的油污,这也是利用乳化现象三、拓展导学物质溶于水时伴随能量变化如氢氧化钠(NaOH)溶于水,溶液的温度________;硝酸铵(NH4NO3)溶于水,溶液的温度;而食盐(NaCl)、蔗糖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基本。加快固体溶解的方法(1)不断;(2)升高;(3)把固体。水溶液的某些性质(1)酸碱盐的水溶液都能导电。例如,食盐(属于盐)、硫酸(属于酸)、氢氧化钠(属于碱)的溶液都能导电,这是因为酸碱盐溶于水时产生了_________的。蔗糖溶液、酒精溶液不导电,因为蔗糖、酒精溶于水时______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2)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水的,溶液的沸点比纯水的。四、检测促学1.下列各种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A.食盐水B.糖水C.泥水D.汽水2.把下列物质放入(通入)水中能形成均一、稳定混合物的是()A.面粉B.高锰酸钾C.碳酸钙D.奶粉3.溶液不一定()A.均一B.透明C.稳定D.导电4.将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汽油B.面粉C.氯化钠D.高锰酸钾5.下列物质的液体能够导电的是()A.碳酸饮料B.蒸馏水C.蔗糖水D.酒精溶液6.下列有关溶液及其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固体能作溶质B.溶液和浊液的区别是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不同C.不管溶液放置多久里面的溶质也不会析出来D.溶液的各部分性质不太相同7.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硝酸铵B.生石灰C.烧碱D.食盐8.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9.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碘盐B.面粉C.蔗糖D.味精10.下列物质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单质的是()A.稀硫酸B.碘酒C.液态氧D.澄清石灰水11.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硬水B.油水C.泥水D.蒸馏水五、反思悟学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被冻在烧杯底上了。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食盐B.硝酸铵C.生石灰D.氢氧化钠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6章《溶解现象》课堂练习及教学设计第二节第一课时《溶液组成的表示》一、自主先学1、溶液的组成:所有的溶液都是由和组成的。如“蔗糖水溶液”简称“蔗糖溶液”,其中蔗糖是,水是;“碘的酒精溶液”简称“碘酒溶液”,其中碘是,酒精是。2、溶质:高锰酸钾(态)溶于水得到高锰酸钾溶液;酒精(态)溶于水得到酒精溶液;氯化氢(态)溶于水得到盐酸。溶质可以是体、体、也可以是体。3、溶剂:是最常用的溶剂。一般不指明溶剂的溶液都是指溶液;如果溶液中没有水,其它液态物质就是溶剂,如果组成溶液的物质都是液体(水除外),则量多的为。4、溶液浓度的表示:人们把一定量溶液中所含的量叫做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可用多种方法表示,常用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二、合作助学1、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名称或化学式⑴澄清石灰水⑵碘酒⑶医用酒精⑷盐酸⑸硫酸铜溶液⑹硫酸溶液2、请你按下表所给数据配制成3份蔗糖溶液,并填入计算结果:溶液编号溶质质量/g溶剂质量/g溶液质量/g溶质质量分数蔗糖溶液①420蔗糖溶液②626蔗糖溶液③1014蔗糖溶液④210%其中最甜的溶液是_________(填溶液编号)。3、在80克15%硝酸钠溶液里加入20克水或20克硝酸钠。计算用这两种方法制成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三、拓展导学1、现有一杯蔗糖溶液,分别经过下列变化后,填写溶液里各种量的变化(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向溶液里加水将溶液蒸发浓缩不变将溶液倒出一半四、检测促学1.医院里常用的碘酒,溶剂是()A.碘B.碘酒C.水D.酒精2.在20%的蔗糖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之间的质量比是()A.1∶4∶5B.5∶4∶1C.4∶1∶5D.1:5:63、10gNaCl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等于10%B、大于10%C、小于10%D、无法比较4.把固体白磷溶于二硫化碳时,所形成的溶液叫做,其中是溶质,是溶剂。5、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食盐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50千克15%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五、反思悟学溶液加水稀释或蒸发浓缩(无晶体析出)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常可根据下列式子计算(M液1、M液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A1%、A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液1·A1%=M液2·A2%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6章《溶解现象》课堂练习及教学设计第二节第二课时《溶液组成的表示》一、自主先学1、溶液的配制:实验室欲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并填写下列相应空格。①计算:需要氯化钠质量为______g;需要水的质量是g,体积________mL。②称取氯化钠: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前先要,然后在天平两端分别放上质量相同的。称量时氯化钠应放在天平的托盘中。③量取水:用______mL量筒(10mL,50mL,100mL),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并倒入_____。④溶解:用______不断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⑤转移: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指定容器中,贴上标签备用。2、溶液的稀释在浓溶液里加水稀释成稀溶液时,稀释前后质量不变。计算公式是:稀溶液质量×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浓溶液×浓溶液。[练一练]配制30%的蔗糖溶液250g,需50%的蔗糖溶液g,需加水g。二、合作助学实验室需配制5%的稀硫酸400克,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是1.84g/mL的浓硫酸多少毫升?还要再加多少毫升水?(水的密度是1g/mL)三、拓展导学生产上要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来清洗钢材,现需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8g/mL的浓盐酸来配制100克10%的盐酸溶液,应如何配制,将有关步骤简要的填入下面的空格中。(1)请计算出所需浓盐酸的体积和水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量取浓盐酸和水(说明用什么规格的量筒):。(3)配制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检测促学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100g10%的NaCl溶液与50g20%的NaCl溶液混合均匀,可得到150g15%的NaCl溶液。()(2)100mL10%的酒精溶液与100mL20%的酒精溶液混合均匀,可得到200mL15%的酒精溶液。()(3)100mL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3)中含有硫酸184g。()2、把400g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A、100gB、200gC、400gD、800g3、现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以下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3.2克NaCl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并使用游码B、用量筒量取水时,面对刻度,俯视凹液面最低处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盛有NaCl的烧杯时,有水溅出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时,不慎洒落4、医院要配制8%的CuSO4溶液。现有16gCuSO4固体。可配置该CuSO4溶液g,需水mL。五、反思悟学溶液的配制:1、当溶质为固体时,溶液的配制步骤为:、、;2、当溶质为液体时或将浓溶液稀释为一定质量分数的稀溶液时,配制步骤为:、、。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6章《溶解现象》课堂练习及教学设计第三节第一课时《物质的溶解性》一、自主先学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称为这种物质的。(2)根据课本P16~17活动与探究回答:实验1:不同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即溶质本身性质影响溶解性。实验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中的溶解性不同,即溶剂本身影响溶解性。实验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有关,即温度影响溶解性。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下,的溶剂里,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二、合作助学1、交流与讨论: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你总结、归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2、在20℃时,往20g氯化钾溶液中加入5g氯化钾,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未溶解,稍加热后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B.加热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三、拓展导学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溶液(例如:60℃时,100g水里溶解109g的KNO3,溶液还不饱和,而60℃时,100g水里溶解0.13g的熟石灰已经饱和了)。对同种溶质的溶液而言,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________(填浓或稀)。四、检测促学()1、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一定是A.不能再继续溶解原来溶质的溶液B.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C.该溶液中溶质一定很多D.该溶液中溶剂的质量较少()2、向一瓶2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3g硝酸钾晶体,则在20℃时,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A.增大B.不变C.减小D.无法确定()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单可靠的方法是A.升高温度B.加入溶质C.降低温度D.减少溶剂()4、向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铵晶体,下列图像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五、反思悟学根据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里溶液是否能够再溶解某种物质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根据溶液里所含某种溶质的多少可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这是两种不同的对溶液分类的方法,不能混为一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6章《溶解现象》课堂练习及教学设计第三节第二课时《物质的溶解性》一、自主先学1、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定义:在下,该物质在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中达到时所溶解的(符号为S)。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表示在20℃时,克氯化钠溶解在水中,达到状态;也可认为是20℃时,100克水中最能溶解36克氯化钠。(2)溶解性和固体溶解度的关系根据常温下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和等。S<0.01g0.01g≤S<1g1g≤S<10gS≥10g溶解性(3)溶解度曲线观察课本P20图6-13和图6-14的溶解度曲线,总结溶解度变化规律: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如等。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如等。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如。二、合作助学对照图6-13中7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①在20℃时的溶解度最大,约为g。②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最大的物质是;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最小的物质是。③60℃时,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铵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④0℃时,用100克水配制饱和石灰水。若把溶液加热到70℃(不考虑水的蒸发),从溶液中可析出溶质克。三、拓展导学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①t2℃时30ga加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g溶液。②t2℃时a、b、c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是。③将t2℃时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无溶质析出的是。④若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此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四、检测促学1、已知2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88克,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①在20℃时,g硝酸钠溶解在g水中,刚好形成g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是。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②在2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钠g。③在20℃时,将g硝酸钠溶解于200g水中刚好得到饱和溶液。④在20℃时,将20g氯化钠固体与50g水充分混合,氯化钠固体(填能或不能)全部溶解,溶液质量为。若在该温度下将15g氯化钠固体与50g水充分混合,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为,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①1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20℃时,将20gB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溶液的质量g,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③若使20℃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五、反思悟学拓展视野: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当温度不变时,随着压强的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反之,气体的溶解度随之减小。当压强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请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6章《溶解现象》课堂练习及教学设计第三节第三课时《物质的溶解性》一、自主先学1、蒸发(1)蒸发所用的仪器有(2)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3)当加热到,停止加热,并用不断搅拌,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2、结晶:的过程称为结晶。3、结晶的方法(1)把食盐水放在敞口容器里,让水分慢慢蒸发,溶液首先达到____,继续蒸发就会有____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固体物质,一般就采用____的方法得到固体。(2)如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产生的现象是____,该过程使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析出晶体后过滤,得到的液体是该温度下硝酸钾的____(“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二、合作助学1、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⑴在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在___℃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⑵随着温度升高,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有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物质是____。⑶要将A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如果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要将A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是________。(填“蒸发结晶”、“降温结晶”)。2、海水晒盐制得的食盐中常含有一些泥沙,如何除去泥沙等杂质获得较纯净的氯化钠?三、拓展导学设计实验方案,从硝酸钾和氯化钠(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四、检测促学1、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过滤、蒸发、结晶、溶解B溶解、蒸发、过滤、结晶C溶解、蒸发、结晶、过滤D溶解、过滤、蒸发、结晶2、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通常有两种方法,即、。3、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C.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4、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1)P点表示______(2)t2℃时,将30gB物质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3)从含有A和少量B的溶液中获得溶质A,适宜采用___的方法。(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t1℃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A____B.五、反思悟学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难溶物质易溶物质稀溶液浓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gABt2t1Ca温度/℃obPAGE9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