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练习题及课堂教学设计7.1溶液的酸碱性一、预习检测1.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以用和两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2.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变;遇碱变;无色的酚酞试液遇碱变。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A.肥皂水B.食盐水C.白醋D.石灰水4.用pH试纸测量碱溶液的pH时,若事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则测量结果会()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判断二、课堂检测掌握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分为:、、常用的指示剂有:紫色的石蕊试液和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情况为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变,遇碱变,遇中性。无色的酚酞试液遇酸变,遇碱变,遇中性。如有一瓶试液,要想一次性的鉴别出酸碱性,最好选择。可以用蓝色石蕊试纸或红色石蕊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蓝色石蕊试纸遇到性溶液能变红,红色石蕊试纸遇到性溶液变蓝色。测量溶液的酸碱度用,操作方法为:07 14Ph<7,溶液显性;Ph>7,溶液显性;Ph>7,溶液显性,1.要确定溶液的酸碱度,可以使用()A.石蕊试液B.酚酞试液C.pH试纸D.蓝色石蕊试纸2.在pH=0的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A.紫色B.红色C.蓝色D.无色3.维生素C(C6H12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⑴取三片维生素C,压碎后溶于10mL水中,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呈性。⑵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容易被破坏。请你想一想,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三、课后检测:1.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以用和两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度用。2.位于美国富兰克林的小依科庞德湖,湖水的pH为4.2,是世界上性最强的湖。该湖水是否适宜一般作物的灌溉。(“是”或“否”)3.有A、B、C三种溶液,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遇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均无变化,则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A>C>BB.C>B>AC.B>A>CD.B>C>A4.用稀的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降低毒性。如用碱性溶液浸泡蔬菜,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A.白酒B.纯碱C.白糖D.食醋5.我们常见的一些食物的近似pH范围如下:食物橘子汁四川泡菜牛奶鸡蛋清近似pH范围3.0~4.03.2~3.66.3~6.67.6~8.0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鸡蛋清显碱性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四川泡菜C.橘子汁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D.牛奶比鸡蛋清的碱性强6.某化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探究某一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猜想或假设]溶液的pH可能为(请将你的假设填入空格中):①pH<7,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设计和实验]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除有正确的操作步骤外,其中不能采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来进行实验。①pH试纸②紫色石蕊试液③酚酞试液组内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乙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丙同学: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评价]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_____________同学。指出其余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练习题及课堂教学设计7.2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一、预习检测⒈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会()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⒉下列几种金属投入到稀硫酸中不会冒出气泡的是()A.锌B.镁C.铜D.铝⒊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生成白雾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④硝酸具有氧化性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⒋下列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Zn+2HCl=ZnCl2+H2↑B.2Fe+3H2SO4=Fe2(SO4)3+3H2↑C.Al+HCl=AlCl3+H2↑D.Fe2O3+H2SO4=FeSO4+H2O⒌下列几种金属投入到稀硫酸中产生氢气速度最快的是()A.铜B.锌C.镁D.铁二、课堂检测掌握是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1、酸能使指示剂变色2、酸和金属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镁条和稀硫酸反应锌粒和稀硫酸反应铁丝和稀硫酸反应,溶液颜色由色变为色。镁条和稀盐酸反应锌粒和稀盐酸反应铁丝和稀盐酸反应,溶液颜色由色变为色。3、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溶液颜色由色变为色。稀盐酸和氧化铜反应4、酸和盐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总结: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三、课后检测1.苯甲酸(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是()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B.苯甲酸溶液的pH大于7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蜇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该同学随身携带的下列物品可以用来涂抹在蜇伤处以减轻疼痛的()A.苹果汁(pH约为3)B.牛奶(pH约为6.5)C.矿泉水(pH约为7)D.肥皂水(pH约为10)3.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插入足量的稀硫酸中,首先看到______,溶液颜色由色变为色,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又看到铁钉表面出现,溶液颜色又由色变为色,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4.今有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50g,与6.5g锌恰好完全反应后,试求:(1)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铁粉样品(含有少量不与稀硫酸反应的杂质),放入烧杯中,加入98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题19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像,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g;(2)样品中铁的质量是多少?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练习题及课堂教学设计7.2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1、预习检测⒈下列物质中常用来改良土壤酸性的是()A.石灰石B.熟石灰C.干冰D.烧碱2.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是因为氢氧化钠固体具有()A.脱水性B.强腐蚀性C.易潮解D.强碱性3.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A.氧化钙、消石灰、CaOB.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C.碳酸钙、熟石灰、CaCO3D.氢氧化钠、烧碱、NaOH4.固体氢氧化钠不能露置于空气中的原因是()A.易见光分解B.易与氧气反应C.易潮解和易与CO2反应D.易与氮气反应5.氢氧化钠可作为干燥剂,但不能干燥的气体是()A.H2B.COC.?O2D.SO22、课堂检测1.取一些固体NaOH于表面皿中,露置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变潮湿,将一些NaOH固体放入试管加水,振荡,触摸试管外壁发现热,是因为氢氧化钠溶于水时用玻璃棒蘸取一滴稀溶液沾在手指上有_______感,立即用水将手指冲干净,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2.固体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除了吸水潮解外,还能与空气中的气体反应而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物质能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3.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石灰水,可以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上用此配成___________液对农作物有很好的杀虫作用4.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复分解反应是指3、课后检测1.下列生活经验中,不正确的是()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B.用食醋除去瓶中的水垢C.用钢丝球洗刷铝锅脏物D.扑灭图书档案火灾最适宜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2.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配制稀硫酸时,将水沿量筒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润湿pH试纸,然后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C.为了达到节约药品的目的,将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D.有腐蚀性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重3.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有“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请勿食用”等字样,回答下列问题:⑴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理由(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请勿食用”是因为干燥剂食用后对人体有_____________作用。4.NaOH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变质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能吸收空气中的而潮解;另一个原因是能和空气中的气体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能用什么方法或物质检验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吗?,现象为你所采用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5.在200g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50g盐酸时溶液pH=7。求:所得混合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NaOH+HCl=NaCl+H2O)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练习题及课堂教学设计7.2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一、预习检测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溶液混合;②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溶液混合。③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混合;④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硫酸混合;2.人被昆虫叮咬后皮肤红肿起泡,这是由于昆虫在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甲酸所致。把少许生活常用品________或______涂在被咬的皮肤上,痛痒便会消失3.鱼味道鲜美,但剖鱼时弄破鱼胆,胆汁沾在鱼肉上,便有苦味,产生苦味的是胆汁酸,其pH约为6,且难溶于水。则在沾有胆汁的地方涂上下列物质可消除苦味的是()A.纯碱溶液B.食醋C.食盐水D.自来水二、课堂检测1.有些游泳池中的水呈蓝色,是因为加入了一种能杀菌消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可能是()A.明矾B.食盐C.硫酸铜D.熟石灰2.在发酵面团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这种物质是()A.Na2C03B.Ca(OH)2C.CaOD.NaCl3.做酸碱中和反应,首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此时溶液呈色,溶液显性,溶液的PH值7,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然后逐滴滴加稀盐酸,当滴入稀盐酸较少时,溶液中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颜色的变化是,溶液呈性,溶液的PH值7,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当滴入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色,溶液呈性,溶液的PH值7,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④当滴加的稀盐酸过量时,盐酸有剩余,溶液呈色,溶液呈性,溶液的PH值7,溶液中的溶质是、。⑤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从反应类型上属于反应(复分解或中和),反应时(放热或吸热)三、课后检测1.下列物质的pH大于7的是(???)A、食盐水?????B、食醋????C、石灰水????D、汽水2.蚊子、蜜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射入一种叫做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瘙痒,甚至疼痛。要缓解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物质中的()A、食醋或酱油B.食盐水或牛奶C.苹果汁或西瓜汁D.牙膏或肥皂水3.C、H、O、N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a、Na元素是血液的必需组分。请用上述元素,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单质;非金属氧化物;酸;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4.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变质而增大是()A.浓NaOH溶液B.浓硫酸C.浓盐酸D.饱和NaCl溶液5.酸碱反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人的胃里有_________,因此胃液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缓解病痛。其治疗的化学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某课外兴趣小组,确立了“酸碱中和生成的正盐溶液的性质”作为研究课题,在研究中他们发现,正盐虽然不能电离出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但是其溶液却不一定呈中性,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为什么呢?盐溶液的酸碱性与什么有关呢?由“组成、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观点出发,他们又进一步从组成特征上去找原因,发现正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对应的酸和碱的强弱有关。他们将实验结果统计如下:酸碱相应的正盐溶液的pHHCl(强酸)NaOH(强碱)NaCl7H2SO4(强酸)KOH(强碱)K2SO47H2CO3(弱酸)NaOH(强碱)Na2CO3>7H3PO4(弱酸)KOH(强碱)K3PO4>7HNO3(强酸)Cu(OH)2(弱碱)Cu(NO3)2<7HCl(强酸)Fe(OH)3(弱碱)FeCl3<7请你判断硝酸钠、硝酸铁、硫酸铜、氯化钾、碳酸钾五种溶液的酸碱性,其中溶液呈酸性的是、呈碱性的是、呈中性的是。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练习题及课堂教学设计7.3几种重要的盐一、预习检测1、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在做肠镜检查之前要排空肠胃内的杂物,常用一种叫做硫酸镁的药品,该物质属于()A.氧化物B.酸C.碱D.盐2、一些食品包装袋中常用装有一小包脱氧保鲜剂,该保鲜剂的主要成分可能是()A.氧化钙B.浓硫酸C.烧碱D.铁粉3、市场上出售的紫葡萄,表皮上常附有一些浅蓝色的斑点,它是为防治霉菌而喷洒的农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中含有一种有毒的盐,因此在吃葡萄之前,应将葡萄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这种有毒的盐是()A.BaCl2B.CuSO4C.AgNO3D.Na2CO3二、课堂检测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 ,还能与空气中的 气体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所以必须密封保存。(2)判断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能否利用加无色酚酞的方法,请说明理由?(3)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应如何判断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可分别使用酸、碱、盐三类不同类别的物质来检验:A、加入酸现象是化学方程式为B、加入碱现象是化学方程式为C、加入盐现象是化学方程式为(4)经检测发现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如何除去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为证明变质的固体中仍然存在氢氧化钠,某同学按如下操作进行实验:、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现象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取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酚酞试液,现象为,其结论为三、课后检测1.下列物质中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A.碳酸钠.硝酸.硫酸锌 B.硫酸亚铁.氢氧化钙.硫酸C.盐酸.氢氧化镁.硫酸铜 D.氯化钙.碳酸钙.氧化钙2.做馒头的面团发酵过度会发酸,要除去酸味,可在面团中加入()A.氢氧化钠B.氧化钙C.碳酸钠D.氯化钠3.下列物质中常用来改良土壤酸性的是()A.石灰石B.熟石灰C.干冰D.烧碱4.下面是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5.研究性学习: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的质量分数[研究方案]先称取13.3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根据生成CO2的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解决问题]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填写下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发现问题]根据“与NaOH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对照图像,你发现了什么问题?Na2CO3的质量/gNaOH的质量分数(用质量分数表示)m(盐酸)/g50752501.02.2m(CO2)/g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