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传人教版化学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知识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上传人教版化学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知识点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组成(按体积计算)
氮气(N2):78%
氧气(O2):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0.03%
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二、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海水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例如:氧气、氮气、冰水混合物等
三、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实验原理: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将容器内氧气消耗掉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容器内空气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容器内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实验现象:1、集气瓶中有大量白烟产生;2、水倒流进入集气瓶,上升容积约为1/5。
注意事项:本实验可燃物的选取条件
1、此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铁丝代替,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2、此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只能消耗氧气,不能消耗其他气体。(不能用镁代替,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3、此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只能生成固体,不能生成气体。(不能用木炭、硫代替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是气体)
水面上升不足1/5的原因: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红磷不足、瓶内气体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四、氧气
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在101kP,-183度时变成淡蓝色液体,-218度时变成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化学性质:供物呼吸、助燃性、较活拨、氧化性
3.实验室制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化学变化)
4.工业上制氧气:
分离液态空气
(物理变化)
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分解反应
1、硫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在氧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注意: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污染空气
2、碳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铁在空气中:只红热,不燃烧
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使试管炸裂
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硫+氧气二氧化硫
碳+氧气二氧化碳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高锰酸钾
锰酸钾+氧气+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氧气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化合反应:(多变一)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
分解反应:(一变多)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催化剂:(一变两不变)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6、加热高锰酸钾
药品:高锰酸钾
器材: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橡胶塞、棉花、集气瓶、水槽
实验步骤: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末端插到水面以下,用手紧握试管,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2、装:把药品装入试管内。
3、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对试管预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5、收:当气泡连续均匀产生时开始收集,当水面上有气泡冒出时,集满氧气。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6、离:把导气管撤离水槽。
7、熄:熄灭酒精灯。
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复燃,证明是氧气。
验满方法:(1)排水法收集时,若看到水面上有气泡冒出,表面氧气已集满。
(2)向上拍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部,若复燃,说明已收满。
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2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导出
3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4排水法收集时,待气
连续均匀
时再收集。原因:
开始排出的是试管内的空气
5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为什么?
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